《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ppt(5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2,1,1,3,COPD 等病因,通氣障礙,換氣障礙,缺氧和(或) 二氧化碳潴留,病理生理 紊亂的綜合征,或,4,病因,氣道阻塞性病變,肺血管病變,神經肌肉病變,肺組織病變,胸廓與胸膜病變,5,急危重癥,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其死亡率與能否早期診斷、合理治療密切相關。,6,肺通氣不足:PaO2 PaCO2 ,7,通氣/血流比例失調 造成低氧血癥最重要的原因 正常V/Q=0.8 若V/Q0.8,生理死腔增多,缺氧 若V/Q0.8,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8,9,10,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本節重點介紹,11,5,12,病因,誘因,COPD(最常見) 重癥哮喘 嚴重肺結核
2、胸廓畸形 廣泛胸膜增厚氣胸 重癥肌無力,呼吸道感染(最常見) 高濃度吸氧 手術 外傷 麻醉,起病情況,診治經過,既往健康狀況,13,除原發病癥狀外,主要表現為缺O2 和CO2潴留引起的多臟器功能障礙,1.癥狀,2.體征,各臟器損害體征,14,(1)呼吸困難: 最早、最突出的癥狀。嚴重時呼吸淺快、點頭或提肩呼吸。并發“二氧化碳麻醉”時,出現淺慢呼吸或潮式呼吸,嚴重者還可出現間歇樣呼吸。,1.癥狀,15,(2)發紺: 是缺氧的典型的主要表現。發紺以口唇、指(趾)甲、舌明顯。發紺主要取決于缺氧的程度,也受血紅蛋白、皮膚色素及心功能狀態的影響。,16,口唇及指甲發紺,17,(3)精神神經癥狀,18,精
3、神神經系統癥狀,19,(4)循環系統癥狀 CO2潴留使外周體表靜脈充盈、皮膚潮紅、溫暖多汗及血壓升高; 多數病人出現心動過速,嚴重缺氧和酸中毒時可導致周圍循環衰竭、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 因腦血管擴張,病人常有搏動性頭痛。,20,(5)消化和泌尿系統癥狀 嚴重呼吸衰竭時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 黃疸、蛋白尿、氮質血癥等肝腎功能損害 癥狀,少數出現休克及DIC等。,21,上消化道出血,22,外周體表靜脈充盈、皮膚潮紅、溫暖多汗、球結膜充血水腫。 血壓早期升高,后期下降;心率多數增快。 部分病人可見視乳頭水腫、瞳孔縮小,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錐體束征陽性等。,2.體征,23,球結膜充血水腫,2
4、4,血氣分析,是確定有無呼衰以及進行呼衰分型最有意義的指標。,血pH 電解質測定,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血pH明顯降低可伴高鉀血癥;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謝性堿中毒時,常有低血鉀和低血氯。,25,動脈采血進行動脈血氣分析,26,呼吸衰竭病人由于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特別是呼吸困難,用力呼吸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時,常表現為恐懼或煩躁不安,產生瀕死感。,隨著呼吸困難加重,采用人工氣道或機械通氣時,影響到情感交流,病人出現情緒低落、精神錯亂,甚至拒絕配合治療及護理。,部分病人過分依賴呼吸機,一旦脫機,可能出現情緒緊張,對自主呼吸缺少信心。由于病人長期受慢性疾病折磨,加上病情突然加重,病人及家屬可能出現
5、焦慮、恐懼等心理。,27,1.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前提下,28,與呼吸道分泌物多而黏稠、咳嗽無力、 意識障礙或人工氣道有關。,清理呼吸道無效,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上消化 道出血、顱內出血,潛在并發癥,29,1.呼吸困難緩解,發紺減輕或消失 2.血氣分析指標得到改善 3.氣道通暢,痰能咳出,痰鳴音消失 4.焦慮減輕或消失 5.意識狀態好轉,30,一般護理,對癥護理,病情觀察,治療配合,并發癥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指導,31,1休息與體位 臥床休息。協助病人取舒適且利于改善呼吸狀態的體位,一般取半臥位或坐位。,一般護理,32,呼吸衰竭多采用半坐位,33,2飲食護理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含多種維
6、生素、易消化、少刺激性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對昏迷病人應給予鼻飼或腸外營養。,34,3氧療護理 重要治療措施,(1)氧療適應證:呼吸衰竭病人PaO260mmHg,是氧療的絕對適應證,氧療的目的是使PaO260mmHg。,35,(2)氧療的方法: 臨床常用、簡便的方法是應用鼻導管或鼻塞法吸氧,還有面罩、氣管內和呼吸機給氧法。 缺氧伴CO2潴留者,可用鼻導管或鼻塞法給氧; 缺O2嚴重而無CO2潴留者,可用面罩給氧。 吸入氧濃度與氧流量的關系:吸入氧濃度(%)=21+氧流量(L/min)。,36,鼻塞法 鼻導管,37,面罩吸氧,38,(3)氧療的原則: I型呼吸衰竭:多為急性呼吸衰竭,應給予較高濃度
7、(35%吸氧濃度50%)或高濃度(50%)氧氣吸入。急性呼吸衰竭,通常要求氧療后PaO2維持在接近正常范圍。 II型呼吸衰竭:給予低流量(12L/min)、低濃度(35%)持續吸氧。慢性呼吸衰竭,通常要求氧療后 PaO2維持在60mmHg或SaO2在90%以上。,39,(4)氧療療效的觀察: 若呼吸困難緩解、發紺減輕、心率減慢、尿量增多、神志清醒及皮膚轉暖,提示氧療有效。 若發紺消失、神志清楚、精神好轉、PaO260mmHg、PaCO250mmHg,考慮終止氧療,停止前必須間斷吸氧幾日后,方可完全停止氧療。 若意識障礙加深或呼吸過度表淺、緩慢,提示CO2潴留加重,應根據血氣分析和病人表現,遵醫
8、囑及時調整吸氧流量和氧濃度。,40,吸氧及停止的護理記錄,41,1.觀察呼吸困難的程度、呼吸頻率、節律和深度。 2.觀察有無發紺、球結膜充血、水腫、皮膚溫暖多汗及Bp升高等缺氧和CO2潴留表現。 3.監測生命體征及意識狀態。 4.監測并記錄出入液量,血氣分析和血生化檢查、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狀態。 5.觀察嘔吐物和糞便性狀 6.觀察有無神志恍惚、煩躁、抽搐等肺性腦病表現,一旦發現,應立即報告醫師協助處理。,病情觀察,42,(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指導病人進行有效咳嗽、咳痰。病情嚴重、意識不清病人,應及時吸痰。遵醫囑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口服或霧化吸入祛痰藥。,對癥護理,(2)建立人工氣道 對于病情嚴重
9、又不能配合,昏迷、呼吸道大量痰液潴留伴有窒息危險或PaCO2進行性增高的病人,若常規治療無效,應及時建立人工氣道和機械通氣支持。,43,根據呼衰類型調節氧流量及氧濃度,44,呼吸機,人工氣道和機械通氣,45,治療配合,遵醫囑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對長期應用抗生素病人注意有無“二重感染”。遵醫囑使用支氣管舒張劑。,46,治療配合,在呼吸道通暢的前提下,遵醫囑使用呼吸興奮劑,靜脈輸液時速度不宜過快。若412h未見效,或出現肌肉抽搐等嚴重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報告醫師。 對煩躁不安,夜間失眠病人,禁用麻醉劑,慎用鎮靜劑,以防止引起呼吸抑制。,47,治療配合,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減輕或消除緊張、恐
10、懼情緒。 按規程連接呼吸機導管 加強病人監護和呼吸機參數及功能的監測。 注意吸入氣體加溫和濕化,及時吸痰。 停用呼吸機前后做好撤機護理。,48,并發癥護理,1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 定期監測血氣分析和血生化指標。遵醫囑給予藥物糾酸,或補鉀。 2上消化道出血 注意觀察嘔吐物和糞便性狀,出現黑糞應給予溫涼流質飲食,出現嘔血時應暫禁食。,49,心理護理,經常巡視、了解和關心病人,特別是對建立人工氣道和使用機械通氣的病人。采用各項醫療護理措施前,向病人作簡要說明,給病人安全感,取得病人信任和合作。指導病人應用放松技術、分散注意力。,50,健康指導,1疾病知識指導 向病人及家屬介紹疾病發生、發展與治療、護理過程,與其共同制定長期防治計劃。指導病人和家屬學會合理家庭氧療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2疾病預防指導 指導病人呼吸功能鍛煉和耐寒鍛煉,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及冷水洗臉等;教會病人有效咳嗽、咳痰、體位引流及拍背等方法。若病情變化,應及時就診。,51,健康指導,3生活指導 勸告吸煙病人戒煙,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改進膳食,增進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指導病人制定合理的活動與休息計劃,勞逸結合,以維護心、肺功能狀態,4用藥指導 遵醫囑正確用藥,了解藥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