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農業機械化》PPT課件.ppt(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二章 農業機械化概論 一 什么是農業機械化 二 農業機械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三 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農機化技術 一、什么是農業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志之一 。 農業機械化是用機器逐步代替人力、 畜力進行農業生產的技術改造和經濟 發展的過程。 農業機械化在發展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替代、強化 1、農業機械化定義 2 農業機械的設計制造、試驗鑒定、銷售 推廣、運用維修,農業機械化生產,農 業機械化微觀和宏觀管理 2、農業機械化的基本內容 3 l有較發達的工業基礎; l有一定的資金; l有勞動力轉移的出路; l有所需的能源; l有適用的農機化技
2、術; l有較好的道路、水利等基礎 設施(條件); l有一定的生產規模。 3、實現農業機械化的條件 4 農業機械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 的各種機械。 包括動力機械和作業機械。 4、農業機械的定義 5 農業機械分類 一、耕整地機械 l耕地機械 l整地機械 二、種植施肥機械 l播種機械 l育苗機械設備 l栽植機械 l施肥機械 l地膜機械 根據2008年7月14日發布實施的農業機械分類 規定,農業機械共分14個大類,57個小類,276個品目 6 三、田間管理機械 l中耕機械 l植保機械 l修剪機械 四、收獲機械 l谷物收獲機械 l玉米收獲機械 l棉麻作物收獲機械 l果實收獲機械 l蔬菜收獲機械 農業
3、機械分類 l花卉(茶葉)收獲機械 l籽粒作物收獲機械 l根莖作物收獲機械 l飼料作物收獲機械 l莖稈收集處理機械 7 五、收獲后處理機械 l脫粒機械 l清選機械 l剝殼(去皮)機械 l干燥機械 l種子加工機械 l倉儲機械 農業機械分類 8 六、農產品初加工機械 l碾米機械 l磨粉(漿)機械 l榨油機械 l棉花加工機械 l果蔬加工機械 l茶葉加工機械 農業機械分類 9 七、農用搬運機械 l運輸機械 l裝卸機械 l農用航空器 八、排灌機械 l水泵 l噴灌機械設備 九、畜牧水產養殖機械 l飼料(草)加工機械設備 l畜牧飼養機械 l畜產品采集加工機械設備 l水產養殖機械 農業機械分類 10 十、動力機
4、械 l拖拉機 l內燃機 l燃油發電機組 十一、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設備 l風力設備 l水利設備 l太陽能設備 l生物質能設備 農業機械分類 11 十二、農田基本建設機械 l挖掘機械 l平地機械 l清淤機械 十三、設施農業設備 l日光溫室設施設備 l塑料大棚設施設備 l連棟溫室設施設備 l生物質能設備 十四、其他機械 l廢棄物處理設備 l包裝機械 l牽引機械 農業機械分類 12 農業機械的工作對象是土壤和作物。這些作物 的品種甚多,性狀差異很大。再加上地區性的差 別和栽培制度的不同,水田、旱地、壟作、套作 、間作等情況就更為復雜?,F在世界上已有的不 同種類和形式的農業機械約近兩萬種,新型的機 器還
5、在不斷出現。 1.種類繁多 農業機械的作業特點 13 農業機械的工作對象復雜,受土壤、水、肥 料、氣候的影響,又隨地域、作物類別、種類、 自然條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變化較大;而大多數 農業機械在作業時都不是只完成某項單一的任務 ,而是要完成一系列的作業項目。這就增加了機 器設計上的難度和結構上的復雜性 ,從而要求農 業機械應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2.作業復雜 農業機械的作業特點 14 許多農業機械是在地面狀況較差的田間 、露天地和高速行走狀態下作業,烈日暴曬 ,風沙塵土多,有時還受雨淋。因此,機器 容易腐蝕或磨損。 3.工作環境條件差 農業機械的作業特點 15 農業生產有很強的季節性,許多作物的播
6、 種期和收獲期都很短;某些農產品(如水果等) 收獲后的加工期也不長。這就使許多農業機械 在一年內的使用時間很短。 4.使用時間短 農業機械的作業特點 16 1、發達國家農業機械發展現狀 美國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規模機械化的模式,向大 功率、高速度發展是美國農業機械化的一個重要特點。 西歐國家土地規模適中,走的是中等規模集約機械化 的模式;近幾年,在谷物聯合收割機、噴霧機、播種機 等農業裝備上已經開始采用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監控作業 等高新技術,農業出現了向精準農業方向發展的趨勢。 日本人口稠密,耕地很少,走的是小規模精細機械化 的模式,集約化、可持續化是其顯著特點。 二 、農業機械化的現狀與發展趨
7、勢 17 2、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60年 19491980年,行政推動階段。國家在有條件的社、隊成立農機站并投資,支持 群眾性農具改革運動,增加對農機科研教育、鑒定推廣、維修供應等系統的投入 ,基本形成了遍布城鄉、比較健全的支持保障體系。 1981年“八五”期末(1995年)。體制轉換階段。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 ,市場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作用逐漸增強,對農機工業的計劃管制日益放松, 農民逐步成為投資和經營農業機械的主體,農業機械多種經營形式并存 “九五”初期至2003年,市場導向階段。1996年,國家有關部委開始組織大規模 小麥跨區機收服務,聯合收割機利用率和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實現了我
8、國小規 模農業生產單元使用大型農業機械的規?;a,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 初步形成。 2004年至今,依法促進階段。2004年出臺了農業機械化促進法,2004年- 2013年的中央1號文件都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要求和措施。購機補 貼政策對農業機械化發展和農機工業拉動效應顯著,農機工業步入歷史上最好的 發展時期。 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在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對農機裝備和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 的需求呈現出剛性增長的態勢。 這是我國農業機械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機遇! 18 3、我國農機行業現狀 近10年來,國家積極推動農
9、業機械化科技創新,加大了農 業機械裝備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制開發和扶持力度,推動了農 業機械化部分“瓶頸”環節技術和技術集成問題的解決。高性 能、大功率的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增長幅度較快,特 別是大中型拖拉機、水稻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玉米收獲 機和保護性耕作機具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增長。農作物耕種收 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5%,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 重降至40%以下,我國的農業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 了跨越式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已經由初級階段跨入中級 階段。 從地域看,目前我國以山東、江蘇、福建為代表的華 東、華南地區農機化水平較高,在農用動力機械、種植收獲機 械、農
10、產品加工機械優勢尤為明顯。19 2011年國家將繼續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 策,同時增加補貼資金規模 。 4、我國農機購機補貼政策 20042010年國家購機補貼額 20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2010年 0.7億3億6億12億 40億 130億 155 億 20 5、四川農機行業現狀 全省有農機企業500家左右,農機產品年產量達90多萬臺,農 機工業總產值100多億元,擁有農機從業人員2萬人左右,實現利 稅7億多元。 集中度明顯偏低,大部分企業的產值都在500萬元以下,有 實力的大型農機“龍頭”企業屈指可數,普遍存在散、小、差、落 后、設施簡陋等問題,無法與省外大型農機
11、企業相抗衡,無法滿 足現代農業生產的需求。 缺乏專業人才,開發設計能力弱,自主創新能力差,人員素 質不高,技術人員比例偏低,生產一線工人占全部人員的80% 97%。 可以看出,農機行業國內落后于國外,西部落后于東部。而 四川作為農業大省,對農業機械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 21 進入21世紀,國際農業機械發展趨勢 傳統的:片面 強調經濟效益 ,造成資源的 大量浪費和對 生態環境的破 壞;新的:側 重于低自然資 源耗費、可持 續生產 如保護性耕作 農機具的發展 。它是對傳統 機械化耕作反 思的產物。要 求在把作物殘 茬留在地表做 覆蓋物、補充 土壤營養、控 制雜草和病蟲 害的農藝條件 下農機如何
12、做 到盡可能減少 土壤翻耕,以 保水保土。 大功率、大型 化以適應大規 模農場; 注重發展與拖 拉機配套的復 式或聯合作業 機,比如集收 割、撿拾、壓 捆、裝載為一 體的牧草收獲 機械 新的功能: 作業過程自 動化、并具 有運行狀態 監測、故障 自診、自動 報警功能 3S技術: 遙感技術 (RS)、地理 信息技術 (GIS)、全 球定位系統 (GPS) 是一種新 型多功能 農業機械 。 是機器人 技術和自 動化技術 發展的產 物 農業生產 概念的更 新 農機與農藝 結合日趨完 美 向高速、寬 幅、大功率 、復式或聯 合作業機方 向發展 向自動化、智 能化、成套化 方向發展 農業機 器人 22
13、系統組成: 計算機控制器 變量執行設備 GPS GIS實時傳感器 衛星導航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 23 美國凱斯公司450馬力大型履帶式拖拉機 24 25 l紐荷蘭TM175型拖拉機 26 歐洲的Profi Gigant Trac 3500超級拖拉機,長7120mm、寬4800mm、 高3750mm,采用的是來自MAN的12.5L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其最 大馬力為650匹,最大扭矩為2350Nm 27 28 29 30 插秧機運用GPS 技術可以有效控 制間距 由于機器人視覺和人 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能 辨別出西紅柿是否成 熟 具有運行狀態監 測、操縱方便、 舒適安全的農機 駕駛室 31 棉花收獲
14、機 32 (一)、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 l推廣水田耕整機械化技術 l水稻規范化育秧及機插秧技術 l水稻聯合收割機械化技術 l產地烘干與加工機械化技術 三、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農機化技術 33 (二)、保護性耕作技術 l保護性耕作是一項完全不同于傳統耕作的農業增 產新技術,其核心內容是用作物秸桿、殘茬覆蓋 地表,采用少耕和免耕耕作技術,達到保水、保 土、保肥,保護生態環境,降低生產成本,增加 作物產量和農民收入的目的。由于它有利于保水 保土、所以稱為保護性耕作。 l保護性耕作的基本要點:秸稈覆蓋、免耕播種、 以松代翻、化學除草。 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農機化技術 34 (三)、玉米機械化生產技術 l結合玉米主產區不同品種、種植制度、自然環境 和生產條件,推廣玉米免耕深施肥精量播種機械 化技術、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與設備。 l在大力推廣懸掛式玉米收獲機的同時,搞好自走 式玉米收獲機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積極推進 玉米機收跨區作業。 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農機化技術 35 (四)、薯類生產機械化技術 l針對薯類作物生產條件及特點,重點推廣適宜的 薯類種植、收獲機械化技術與配套作業機械。 l產地烘干與加工機械化技術 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農機化技術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