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管理培訓教程.ppt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生產計劃管理培訓教程.pptx(5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生產計劃管理培訓,01,02,03,04,生產管理概述,生管部門職能,生產計劃制定,生產進度控制,05,交期延誤改善,CONTENTS,生產型企業運作架構,生產管理的本質、定義及目的,第一講 生產管理概述,生產管理的十大課題,生產管理的推行原則,生產管理體系,銷售與生產運作流程圖,合理組織生產的基本要求,制造型企業的要素構成分析,一、生產型企業基本運作架構,投入,轉換,產出,信息更新,資本增長,價值提高,素質提高,生產作業平臺 功能:轉換升值,營銷網絡平臺 功能:實現升值,人 財 物 信息,人 財 物 信息,組織結構平臺 功能:組織保障,行政事務平臺 功能:后勤保障,物流控制平臺 功能:物資保
2、障,技術研發平臺 功能:技術保障,人力資源平臺 功能:人力保障,財務運營平臺 功能:資金保障,二、制造型企業的要素構成分析,企業戰略規劃,人力資源,生產決策,財務決策,廠址選擇,產品決策,產品試制,工藝設計,產品設計,生產計劃與控制,車間生產,出貨 配送,基 建,采 購,廣義工廠管理,狹義工廠管理,生產支持,工廠設計,成本控制,質量控制,營銷決策,其他決策,生產規模與技術決策,工藝-設備配置,廠區布置,車間布置,生產 管理 模式 和 機制,生產系統設置,生產系統運行,對生產活動有關之計劃與控制所采取的各種手段。,確立生產計劃并控制其生產活動依據計劃順利進行以達成生產之目的。,三、生產管理的本質
3、及目的,Method 結合作業方法,Machine 機械設備,Environment 適宜的環境,Measure 檢測手段,Man 人,Material 材料,Quality:品質 Cost:成本 Delivery:交期,四、生產管理的十大課題,如何制定生產計劃?,如何保持生產計劃的有效性?,如何控制生產進度?,如何協調生產管理同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如何進行班組建設,創造一種和諧與積極向上的工作氣氛?,如何提高效率與產量?,如何穩定與提高質量?,如何降低消耗、節約成本?,如何搞好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如何提高員工學習技能的熱情與工作水平?,01,02,03,04,05,06,07,08,09
4、,10,生產課題,五、生產管理的推行原則,計劃 管理,事前 管理,重點 管理,例外 管理,科學 管理,生產計劃的擬定是生產管理之首要任務。,事前周詳考慮以避免生產問題頻繁發生。,針對“人”、“機”、“物”,考慮其“時間”及“數量”。,對生產管理進程中所發生的異?,F象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欲使生產活動合乎經濟性,必須收集大量相關數據,以科學化的數字作精確的整體性分析。,六、生產管理體系,采購及到貨計劃,MPS,產銷協調,生產會議,交貨順,生產順,能做多少,生產排程,要做多少,標準工時,產能分析,銷售訂單,生產計劃,BOM,銷售接單,MRP,庫存,生產目標,訂單評審,產,銷,產能利用率及產能負荷分
5、析,工序負荷分析,生產日報,整個體系要強調過程、數據與邏輯并且要注重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業務,生管PC,物控MC,倉庫,采購,IE,車間,各有關部門,生產管理體系,銷售循環,先進的PMC組織,采購循環,制造循環,PC 生產控制,主計劃,生產計劃,成品,在制品,直接生產 資源,MC 物料控制,物料需求計劃,物料交貨計劃,BOM 物料,輔料,低值 易耗品,產能計劃,物料管理,PMC管理體系,倉儲物流循環,生產周期,準時交貨,生產效率,庫存周轉,成本規劃,成本管理,低成本 快反應、高交付,基礎建設,過程控制,目標,完善的業務流程,高效的信息系統,PDCA,七、銷售與生產運作流程圖,訂單,銷售部,生管部
6、,物料需求,人力需求,制造命令,人事部門,采購部門,制造部門,產品/工藝圖 材料表 生產程序單 機器負荷表 人力記錄,人工/機器設備計劃 材料需求計劃 工作進度計劃 前期準備工作,八、合理組織生產的基本要求,01,連續性,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連續性,03,比例性,05,適應性,02,平行性,04,均衡性,平行交叉作業,縮短周期,人數/設備數/生產速率/開動班次互相協調,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生產的數量是基本相等或穩定遞增的,能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多變地組織或調整生產,生管的概念,生管在企業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第二講 生管部門職能,生產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做生管人員的必備條件,生管工作技
7、巧,生管人員具體工作職掌,生管工作流程,一、生管的概念,PMC: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PMC,PC,MC,生產計劃,生產控制,出貨協調,物料跟進,物料控制,物控:在日資和臺資俗稱MC (Material Control),根據PC生產計劃,負責物料管控和跟進。,生管:在日資和臺資俗稱PC (Product Control),主要負責生產計劃編制和跟進。,二、生管在企業中的角色定位,企業經營管理中心是總經理,企業生產運作中心是PMC;計劃是頭腦、制造是四肢,職能管理是血液。,PMC是生產系統的監督員,是充當營運系統的督察角色。,PMC是生產
8、系統的協調員,充當著營運系統的通信角色。,PMC是生產系統的指揮者,也是充當著企業營運系統的參謀角色。,PMC是生產系統的管家,充當營運系統的后勤角色。,生管中心,技術(含模具),行 政,財 務,生 產,品 質,采 購,銷 售,I E,產品bom、新模/改模進度、工程變更信息,訂單信息、增模申請、設計變更物料信息,新產品開發/產品更改信息/產品打樣,新產品開發進度、樣品提供,產品簽樣、檢驗/測試標準、變更信息,訂單信息/訂單評審要求/訂單簽樣/發(驗)貨通知,貨期回復、生產異常反饋,客戶標準、檢驗標準,驗貨信息、客戶投訴,三、生產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計劃,生產能力 生產目標 生產地點 采購
9、 質量管理 成本管理 生產進度,組織,集權程度 對外承包 加班 設備調度,布置,生產設備 生產人員配備 日程安排,領導,激勵員工 工作命令 工作指標 人員績效評估,控制,存貨控制 質量控制 進度控制 成本控制,四、做生管人員的必備條件,五、生管工作技巧(1),PDCA循環,Do 實行階段,Check 檢討階段,Action 改革行動階段,Plan 計劃階段,五、生管工作技巧(2),5W2H法是一種最基本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適用于我們工作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使我們能更快更準確的抓住問題的本質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五、生管工作技巧(3),第一步 發掘問題,第二步 選定問題,第三步 追查原
10、因,第四步 分析資料,第五步 提出辦法,第六步 選擇對策,第七步 草擬行動,第八步 成果比較,第九步 標準化,解決問題九大步驟,五、生管工作技巧(4),二八定律,“二八定律”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用戶、關鍵項目、關鍵崗位。,抓住關鍵 綱舉目張,重點投資 加大收益,重點用戶 滲透營銷,發動骨干 帶動一片,20%,決定性作用,80%,非決定性作用,六、生管人員具體工作職掌,01,確定生產產品、數量、交期,02,進行產能及負荷分析,并做好工作準備,03,安排生產計劃及進度,04,確實掌握生產所需之各種物料供應狀況,05,分派與協調生產工作,06,掌
11、握實際生產狀況,協調處理問題,07,負責有關出貨之各項聯絡工作,08,定期參與產銷協調會,召開生產會議,09,分析、檢討生產績效,核對與記錄報表,10,參與其他有關的生產活動、檢討會等,七、生管工作流程,見單獨附件,生產計劃的定義、分類及作用,生產計劃指標體系,第三講 生產計劃的制定,生產計劃的主要內容,生產計劃排產原則及條件,編制生產計劃的三要素及三周期,周生產計劃的編制/實施流程,計劃和生產控制八步驟,生產前的準備工作,一、產能負荷分析,1、產能分析的六個方面 規格(BOM)及流程(工序流程圖) 設備 人員 總標準時間和每個制程的標準時間 材料 場地,一、生產計劃的定義及分類,生產計劃又稱
12、生產大綱,它是根據銷售計劃所確定的銷售量,在充分利用生產能力和綜合平衡的基礎上,對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品種、數量、質量和生產進度等方面所作的統籌安排,是企業生產管理的依據。,生產計劃,人員配置計劃,設備配置計劃,生產管理計劃,長期計劃,中期計劃,短期計劃,生產指導計劃,生產作業計劃,生產進度 計劃,年度計劃,月度計劃,3-5年計劃,周 計劃,日計劃,長中期計劃,短期計劃,按內容劃分,按時間劃分,按性質劃分,二、生產計劃的作用,生產計劃為物料計劃、人員需求計劃及其他相關計劃的提供依據。 統籌調度整個公司的生產運作,協調各部門的工作開展和進度跟進。 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公司的生產產能及訂單排布狀況,是超負
13、荷還是不足,后期訂單應如何排程,做到心中有數。 能很容易看出各部門、各組別、各機臺的產能負荷是否合理。 跟進生產實效,及時找出生產異常原因并處理。 能幫助現場干部落實生產安排,做好前置準備。 能減少公司的不合理、浪費現象,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效益。,三、生產計劃指標體系,生產計劃指標體系,品種指標,質量指標,產值指標,產量指標,基本 產品,自制設備工具等,產品 產值,在制品自制工具設備,成品 半成品產值,來料加工產值,對外加工產值,總產值減物資消耗費,產品 型號,規格,計量 單位,產品 品名,成品,半成品,索賠率,一次驗貨通過率,產品 產值,合格 品率,總產值,凈產值,四、生產計劃的主要內容,A
14、:生產什么,B:生產多少,C:在哪生產,D :何時完成,產品名稱、零件名稱,數量或重量,部門、單位、車間,期間、交期,滿足客戶的三要素,交貨期,品質,成本,滿足生產的三要素,材料,人員,設備,五、生產計劃的排產原則,六、生產計劃應滿足的條件,01,02,03,04,計劃應是綜合考慮各有關因素的結果。,必須是有能力基礎的生產計劃。,計劃的粗細必須符合生產活動的內容。,計劃的下達必須在必要的時期。,七、編制計劃三要素,合理/有效的計劃,01,02,03,生產工藝,編制計劃三要素,標準工時,物料供應,八、編制計劃三周期,生產需要的時間,采購物料需要的時間,接單到生產計劃、物料分析需要的時間,決定公司
15、接單能力,生產 周期,采購 周期,接單 周期,九、周生產計劃的編制/實施流程,訂單需求,物料狀況分析,設備負荷分析,人力負荷分析,生產效率分析,工作環境分析,2周的生產計劃,第1周的生產計劃,執行計劃生產,進度追蹤,異常處理,計劃調整,計劃與進度協調一致,生產入庫,物控確認物料需求,生產做好前期準備,研發品保工藝協助,第2周生產計劃,準備結果追蹤與調整,十、計劃和生產控制八步驟,3,4,5,6,協調銷貨計劃,實施生產,制訂生產計劃,分析產能負荷,生產數據統計,制定物料計劃,1,2,7,8,控制生產進度,生產異常協調,十一、生產前的準備工作,人員,機器,工裝,物料,生產 工藝,品質 控制,培訓,
16、人力負荷是否合理,人員是否符合需求數量,工模、夾具、工具:是否準備充分,是否良好,生產工藝、制造流程是否有問題,人員的培訓是否到位,是否能熟悉本崗位的操作,機器是否夠用,其產能是否滿足要求,有無異常問題,物料是否準備充分,是否確定能按時到位,品質如何,品質控制方法、檢驗規程、標準是否確定,01,02,03,04,05,06,07,十二、生產排程實操演練,四、生產計劃實施管理精細化 建立基礎資料 訂單登記 標準產能建立 建立生產主計劃 如何做好生產周計劃 訂單交期負荷分析 掌握員工出勤、設備等狀況 掌握生產計劃目標的產量 如何做好有關生產計劃的相關資料完整性 掌握周計劃的各項產品進度 如何召開生
17、產會議 訂單延誤與插單的處理,生產進度控制點,生產進度控制方法,第四講 生產進度控制,現場巡視注意要點,進度延誤應對措施,生產異常處理原則,一、生產進度控制點,事務進度,采購進度,檢驗進度,生產進度,進度 控制,二、接受物控的請購單后,進行供應商選擇、比價、議價、采購、跟催等采購進度控制,(含外發加工)。,四、生產時的進度,由制造部門管理人員不時反饋給計劃部門人員,用適當調整進度。,一、從接到訂單后,進行銷貨計劃協調、生產計劃編排、物料分析、物料請購、物料訂購等進度控制(新品需考慮技術開發的進度)。,三、物料進廠進行檢驗或試驗,遇有異常情況需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二、生產進度控制方法,三、現場巡
18、查主要控制點,特別緊急, 各工序環環相扣的產品。,訂單量大, 每天巡查關注進度,及時處理異常。,工藝復雜,易發生問題 之產品或機臺。,瓶頸工序 產能需重點關注。,四、生產進度落后需應對措施,生產進度落后應對措施,五、生產異常處理原則,銷售接單,工程技術,第五講 交期延誤改善,物料管理,品質管理,設備管理,生產排程,產能負荷,其他原因,一、接單管理不良緊急訂單太多,原因:緊急訂單多,交期過短,引起生產準備不及,投產倉促,導致制程混亂。 改善對策 業務要接單需了解公司的產能與設備。要接過剩的訂單必須要透過專案會議共同來研究增人增設備增模具或委外或用其它方式。 生管必須在接單統計上資料要掌控產能與目
19、前人機狀態當業務超過產能時應反應不該照單簽收。 建立產銷管理制度,明確產銷的權責。 確立緊急訂單的處理原則及應變能力,緊急插單不是正常的有時一二次沒問題時常要變會大亂。 生管與制造單位的密切配合。 緊急插單的次數要愈少愈好一般公司超負荷的訂單約10%可突破超過10%訂單會人馬仰翻, 員工的累品質的不穩定客戶的報怨以及成本的增加最后也是白忙一場。,二、產品技術變更頻繁,原因: 產品設計、工藝變更頻繁,圖紙不全或更改不及時,造成生產無所適從,而導致生產延誤。 改善對策 建立設計、技術、工程等變更的規范。 技朮單位的圖紙BOM 在做樣品時即要有草圖與記錄,不可做好再量測,當然在時效上,質量上會有問題
20、。 主管審核要確實。 新品要發表與說明會。 修改的工序應與相關單位說明。,三、物料計劃不良,原因: 用料計算不對、供料不及時,在制品移轉不順,導致生產停工待料。 改善對策 對物料的進廠日期要掌控。 對在制品的移轉要有好的規定制度。 對所需的物料數量要精確。 要確認BOM的用料是否準確。 要把停工待料消減到最少或零。 跟單員與制造單位統計員要確認數量的準確性。,四、制程品質控制不良,原因: 操作員未能做好自檢,班組長督導不周,技術不成熟 。 改善對策 對制程的相關技朮與模具要能防呆法處理. 對不良的分析與改善要即時. 對員工的認知與教導培訓要到位 設備維護保養欠缺,五、設備維護保養欠缺,原因:
21、機器設備平時未做好保養及不知如何保養、工夾具管理不當,造成生產無法完成。 改善對策 該要每天保養的,必須設置點檢表。 工夾具使用完后,應歸位并做好規定的制度。 對TPM的認知要給培訓。 對重要的設備保養要有專人,并要有追蹤。,六、排程不佳,原因: 計劃人員不熟生產負荷、作業流程、漏排訂單。 改善對策 對生產的產能,計劃人員要清楚,不可隨意排多少就多少,要依據生產單位產能,做有效的計劃,所以要建立相關生產單位的生產量。 對安排的訂單應要有記號注明,才不會有漏排的現象,所以要分類與顏色管理。,七、能力、負荷失調,原因: 產能不足,且外協計劃調度不當或外協廠商選擇不當,作業分配失誤等,導致交期延誤。 改善對策 改善動作,符合IE原則。 供應商要確實評估及輔導。,八、其他,原因: 沒生管或生管不得力。 生產、物料控制不良。 部門溝通不良。 內部管理制度不規范、不健全等, 都會導致交期延誤。,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