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設施和工藝設計安全符合性檢查記錄》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生產設施和工藝設計安全符合性檢查記錄(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wd...
生產設施和工藝安全符合性檢查記錄
單位:山東淄博浩德化工
2016-02-15
生產設施和工藝安全符合性檢查記錄
序號
檢查內容
依據標準
檢查情況
檢查人
1
企業應確保建設工程安全設施與建設工程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不安全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標準
AQ3013-2008
2
企業應采用先進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
同上
3
企業應嚴格執行安全設施管理
2、制度,建設安全設施管理臺帳。
同上
4
在易燃、易爆、有毒區域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的檢測報警設施,
同上
5
在可燃液體罐區設置防火堤,在酸、堿罐區設置圍堤并進展防腐處理;
同上
6
在輸送易燃物料的設備、管道安裝防靜電設施;
同上
7
在廠區安裝防雷設施;
同上
8
配置消防設施與器材;
同上
9
配備個體防護設施
同上
10
在工藝裝置上可能引起火災、爆炸的部位設置超溫、超壓等檢測儀表、聲、光和/或報警安全聯鎖裝置的設施。
同上
11
各種安全設施應有專人負責
3、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
同上
12
安全設施應編入設備檢維修方案,定期檢維修。安全設施不得隨意撤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維修撤除的,檢維修完畢后應立即復原。
同上
13
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展標準管理,建設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定期進展校準和維護,并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的記錄。
同上
14
企業操作人員應掌握工藝安全信息
1) 化學品不安全性信息:
(1) 物理特性;
(2) 化學特性,包括反響活性、腐蝕性、熱和化學穩定性等:
(3) 毒性;
(4) 職業接觸限值;
2) 工藝信息:
(1) 流程圖;
4、(2) 化學反響過程;
(3) 最大儲存量;
(4) 工藝參數(如:壓力、溫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
3) 設備信息:
(1) 設備材料;
(2) 設備和管道圖紙;
(3) 電氣類別;
(4) 調節閥系統;
(5) 安全設施(如報警器、聯鎖等)。
同上
15
應保證以下設備設施運行安全可靠、完整:
1) 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閥門;
2) 泄壓和排空系統;
3) 緊急停車系統;
4) 監控、報警系統;
5) 聯鎖系統;
6) 各類動設備,包括備用設備等。
同上
16
對工藝
5、過程進展不安全性分析:
1) 工藝過程中不安全化學品不安全性;
2) 工作場所潛在事故發生因素;
3) 控制失效的影響;
4) 人為因素等。
同上
序號
檢查內容
依據標準
檢查情況
檢查人
生產裝置開車前應組織檢查,進展安全條件確認。安全條件應滿足以下要求:
1) 現場工藝和設備符合設計標準;
2) 系統氣密測試、設施空運轉調試合格;
3) 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已制訂;
4) 編制并落實了裝置開車方案;
5) 操作人員培訓合格;
6) 各種不安全已消除或控制。
17
生產裝置停車應滿足以下要求:
1) 編制停車方案;
6、
2) 操作人員能夠按停車方案和操作規程進展操作。
同上
18
生產裝置緊急情況處理應遵守以下要求:
1) 發現或發生緊急情況,應按照不傷害人員為原那么,妥善處理,同時向有關方面報告;
2) 工藝及機電設備等發生異常情況時,采取適當的措施,并通知有關崗位協調處理,必要時,按程序緊急停車。
同上
19
生產裝置泄壓系統或排空系統排放的不安全化學品應引至安全地點并得到妥善處理。
同上
20
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對工藝參數運行出現的偏離情況及時分析,保證工藝參數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時得到糾正。
同上
企業應根據生
7、產工藝、技術、設備設施特點和原材料、輔助材料、產品的不安全性,編制操作規程,并發放到相關崗位。
21
應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投產或投用前,組織編制新的操作規程。
同上
22
應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管理規定,對特種設備進展標準管理。
應建設特種設備管理臺帳和檔案。
同上
23
應對在用特種設備進展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至少每月進展1次檢查,并保存記錄
同上
24
應對在用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展定期校驗、檢修,并保存記錄。
同上
25
應在特種設備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
8、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企業應將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置于或者附著于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同上
26
應嚴格執行檢維修管理制度,實行日常檢維修和定期檢維修管理。
5.5.6.2 企業應制訂年度綜合檢維修方案,落實“五定〞,即定檢修方案、定檢修人員、定安全措施、檢修質量、定檢修進度原那么。
同上
在進展檢維作業時,應執行以下程序:
1) 檢維修前:
(1) 進展不安全、有害因素識別;
(2) 編制檢維修方案;
(3) 辦理工藝、設備設施交付檢維修
9、手續;
(4) 對檢維修人員進展安全培訓教育;
(5) 檢維修前對安全控制措施進展確認;
(6) 為檢維修作業人員配備適當的勞動保護用品;
(7) 辦理各種作業許可證;
2) 對檢維修現場進展安全檢查;
3) 檢維修后辦理檢維修交付生產手續。
27
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設備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展分析和控制。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 基本標準AQ/T 9006—2010
28
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內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等不安全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作業許可證應包
10、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內容。
同上
29
在有較大不安全因素的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進展不安全提示、警示,告知不安全的種類、后果及應急措施等
同上
30
應在設備設施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置戒備區域和警示標志,在檢維修現場的坑、井、洼、溝、陡坡等場所設置圍欄和警示標志。
同上
31
應執行變更管理制度,對機構、人員、工藝、技術、設備設施、作業過程及環境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展有方案的控制。變更的實施應履行審批及驗收程序,并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隱患進展分析和控制。
同上
32
應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對隱患進展分析評估,確定隱患等級,登記建檔,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同上
33
應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進展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并將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安康檔案。
同上
34
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
同上
35
應對現場急救用品、設備和防護用品進展經常性的檢維修,定期檢測其性能,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
企業應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并對演練效果進展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改進應急管理工作。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