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后處置內容分析-重慶狂犬抗體檢測指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狂犬病暴露后處置內容分析-重慶狂犬抗體檢測指南(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泓域健康/重慶狂犬抗體檢測
狂犬病暴露后處置內容分析
一、 狂犬病暴露后處置內容
盡早進行傷口局部處理,盡早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需要時,盡早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判定暴露級別后,應根據需要盡早進行傷口處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應當采取的處置措施并獲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應處置措施。(1)判定為I級暴露者,無需進行處置。(2)判定為II級暴露者,應立即處理傷口,并按相關規定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3)判定為III級暴露者,應立即處理傷口,并按照相關規定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并接種狂犬病疫苗。分析
二、 Zagreb2-1-1注射法有望得到更廣泛
2、的應用
與Essen5針注射法相比,Zagreb2-1-1注射法具有工作量更小,接種者依從性高,免疫保護更早等優勢,隨著越來越多國家的批準,以及疫苗生產商和醫療機構的推廣,Zagreb2-1-1注射法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寵物市場規模大幅增長下,對于動物疫苗的需求也愈發攀升。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達到6844萬人,較2020年增加8.7%。2021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增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市場規模達到2490億元,較2020年增長20.6%。
寵物市場規模大幅增長下,對于動物疫苗的需求也愈發攀升。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
3、》顯示,2021年我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達到6844萬人,較2020年增加8.7%。2021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增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市場規模達到2490億元,較2020年增長20.6%。預測2022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達4936億元,同比增長25.2%,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達8114億元。
三、 我國寵物犬貓數量破億,但犬只平均免疫率不到30%
消除狂犬病,動物免疫先行。我國的《國家動物狂犬病防治計劃(2017-2020)》明確提出,應加強動物傳染病源頭控制,對于狂犬病需采取全面免疫政策。
本次論壇上分享的《我國動物狂犬病免疫防控現狀》報告再次強調,95%以上的人狂犬病
4、都是由于被感染犬咬傷或舔舐了破損皮膚所導致。WHO指出,為犬、貓等動物接種疫苗是預防人類狂犬病最具經濟效益的方法,犬只免疫覆蓋率達到70%以上時就可以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傳播。
我國目前寵物數量不斷增長及犬只平均免疫率較低的情況共存?!?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寵物犬、貓數量突破1億只大關。與此同時,有關行業專家評估,我國目前犬只平均免疫率甚至都達不到30%。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即將于5月1日實施,其中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憑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免疫證明向所在地養犬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對飼養的動物未按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
5、或者免疫技術規范實施免疫接種的行為,將予以處罰。這也預示著我國的狂犬病防治工作進入新階段,進一步強調對犬只進行科學管理、提升犬主責任養犬意識的重要性,并為各方提供具體行動方案參考。
四、 狂犬疫苗出口市場廣闊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人們對狂犬病疫苗接種的認識相對較低,導致狂犬病疫苗接種率較低,例如孟加拉國、埃及和印度等。隨著這些國家疫苗接種工作的推進,未來疫苗接種率上升潛力空間大,國內疫苗公司將有更多機會開發和拓展海外市場。隨著發展中國家狂犬病暴露后疫苗接種率提高、醫療保健意識增強和可支配收入增加,這些新興國家和地區的狂犬病疫苗接種需求保持穩定增長。在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以及國內疫苗企業產
6、品質量持續提高的背景下,未來中國狂犬疫苗出口的市場規模還將繼續增長。
五、 狂犬病疫苗批簽發量呈現平穩波動的態勢
由于狂犬病患病高死亡率,狂犬病疫苗使用接種尤為剛性,人用狂犬病疫苗是我國常年批簽發量較大的疫苗品種之一。近年來,國內狂犬疫苗每年的批簽發總量維持在6000-8000萬支,即1200-1600萬人份(4-5針/人份),2020年我國全年批簽發各類狂犬疫苗大約8238萬劑,較2019年同期增長40.04%。2021年第一季度,狂犬病疫苗批簽發量為1439萬支,同比增長30.19%。
六、 中國動物狂犬病現狀
在2004年至2018年期間,科研人員從17個省的185只疑似狂犬病動
7、物中收集了動物腦組織,FAT(directfluorescentantibodytext(FAT),直接熒光抗體檢測)檢測后發現其中有144株(77.8%)為狂犬病病毒陽性樣品。在陽性物種中,狗是主要感染動物,占總病例數的68.8%(99/144),其次是牛(12.5%),綿羊(9.7%),駱駝(4.2%),狐貍(2.1%),豬(1.4%),(0.7%)和驢(0.7%)。同時,研究人員在對中國7個省的健康犬進行主動監測的10,118個腦組織樣本中,有33個(0.33%)呈FAT陽性。在33份陽性樣本中,有31份來自隨機檢測狗和無主人的狗(包括流浪狗),另外2份來自緊急情況下被處死的狗(具體不詳
8、)。而對于畜禽狂犬病,科研人員查詢到2013-2018年期間內蒙古和新疆報告了29例牛、綿羊和駱駝病例,且所有這些病例都是由狐貍叮咬引起。
七、 常用狂犬疫苗對比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獸共患急性傳染病,多見于犬、狼、貓等食肉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幾近100%,目前對于狂犬病尚無有效治療手段,因此暴露后接種狂犬疫苗是預防狂犬病的關鍵。
我國常用狂犬疫苗可分為動物細胞狂犬疫苗和人源細胞狂疫苗兩大類,其中動物細胞狂犬疫苗常用地鼠腎、雞胚、非洲綠猴腎(Vero)細胞,人源細胞狂犬疫苗則使用人二倍體細胞。
八、 狂犬疫苗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
2022年1-6月獸
9、用狂犬病疫苗簽發批次均較2021年同期增長了約46.2%,截止2021年底總批簽發數量為4536次,2015-2021年禽流感疫苗批簽發次數年均批簽發超過4000次。
近年來,我國狂犬病防控成效顯著,狂犬病發病人數逐年下降,從2007年高峰時的3300例下降到2020年的202例,降幅高達94%。但由于狂犬病的高病死率,而且現在社會上飼養寵物貓狗的人越來越多,狂犬病防控仍然任重道遠。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狂犬病已呈低水平散發,部分地區已達區域性消除狀態。但與此同時,也面臨困難和挑戰:我國傳染源(犬只)數量龐大,約0.8-1.3億只,分布廣,而犬的免疫率不高;部分群眾文明養犬意識淡薄,不登
10、記、不免疫、隨意遺棄犬只;狂犬病流行在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更為嚴重。
中國每年賣出的人用狂犬疫苗數量都在1000-1500萬份,也就是5000-7500萬只疫苗。全球范圍內,中國的狂犬疫苗產量和銷量世界第一,但這并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其背后對應的是,在中國,每年最少有1000萬人被狗咬傷,80%的狂犬疫苗都注射到了中國人體內,而在美國,人用狂犬疫苗一年的銷量僅有5萬份,不足在中國銷量的1%。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狂犬疫苗批簽發量7855.29萬劑,同比33.5%,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腎細胞)、狂犬疫苗(Vero細胞)、狂犬疫苗(Vero細胞)凍干、凍干狂犬疫苗(人二倍體細胞
11、)批簽發量分別為492.46萬(支/瓶/袋)、735.05萬(支/瓶/袋)、6271.6萬(支/瓶/袋)、356.19萬(支/瓶/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顯示,我國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華中、華南、西南、華東地區。人群分布上呈三多特征:農村地區病例較多、15歲以下兒童和50歲以上人群發病較多。中國的犬數超過1億只,其中大部分在農村散養。消除狂犬病必須免疫動物,而與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動物普遍免疫不同,中國接種疫苗的動物比例較少。因此,人用狂犬病疫苗屬于剛性需求。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內民眾將愈發重視對疾病的預防和管理。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人們付費接種疫苗的意愿和能力也將隨之提高。此外,教育程度的提升會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種率,這將促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銷量增長。
預計未來隨著國內企業在寵物疫苗領域的研發投入加大,有望對進口產品實現替代。有行業分析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場,近年來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簽發量均保持在5000萬劑以上。該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145億元。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上對于狂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辦法。在暴露后接種狂犬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預防狂犬病。近年來,通過各種防疫措施,我國狂犬病發病人數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