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電氣:軟導線安裝作業指導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變電電氣:軟導線安裝作業指導書(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軟導線安裝
作
業
指
導
書
1 適用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變電站內各種規格的架空軟母線及設備連線的安裝作業。
2 編寫依據
表2-1 編 寫 依 據
序號
引用資料名稱
1
GB 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2
GBJ 149—19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3
DL 408—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4
DL 5009.3—1997《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所部分)》
5
Q/CSG 10001—2004《變電站安健環設施標準》
6
Q/C
2、SG 10007—2004《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7
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第2部分:變電電氣安裝工程》
8
Q/CSG 11105.2—2008《南方電網工程施工工藝控制規范》
9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十項重點反事故措施》
3 作業流程
作業(工序)流程見圖3-1。
圖3-1 作業(工序)流程圖
4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
表4-1 工作前安全風險辨析及預控措施表
序號
安 全 風 險
預 控 措 施
檢查結果
1
施工前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3、
2
施工人員違規操作
崗前培訓,現場懸掛操作規范,施工人員按章操作
3
特種人員未持證上崗
作業前檢查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證件
4
高空作業
高處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佩戴工具袋,衣著靈便、穿軟底鞋。安全帶高掛低用
5
高空墜物傷人
所有施工工具必須用布條綁扎,不得隨意亂扔、亂放。傳遞物品時,嚴禁拋擲
6
機械傷人
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使用過程防護用品使用正確
7
物體打擊
使用合格的吊具,吊裝下方不得站人,作業人員應聽從統一指揮
8
現場施工成品保護
施工中始終保持現場文明施工,做到設備、材料、工具擺放整齊
請您認真檢查并簽
4、名確認,您的簽名意味著將承擔相應的安全質量責任。
施工單位檢查人: 監理單位檢查人:
日期: 日期:
注:對存在風險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寫“√”,存在風險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寫“”,不存在風險則填寫“—”,未檢查項空白。
5 作業準備
5.1 人員配備
表5-1 作業人員配備表
工 序 名 稱
建議工作人數
負責人數
監護人數
絕緣子金具串組裝
3
1
1
導線長度測量及計算
3
1
1
下料壓接
5
1
—
導線架設
6
1
1
注:作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
5.2 主
5、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
表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
序號
名 稱
規格/編號
單位
數量
備 注
1
高空作業車
19m/25m
臺
1
2
絞磨機
3T
臺
2
表5-2(續)
序號
名 稱
規格/編號
單位
數量
備 注
3
壓接機
380V/400A
臺
1
4
放線架
3T
副
2
5
金屬切割機
臺
1
6
鏈條葫蘆
3T
只
2
7
臺鉆
臺
1
8
游標卡尺
0~300mm
把
1
9
鋼卷尺
50m
把
1
6、
10
單柄滑車
3T
個
4
11
測距儀
臺
1
12
銼刀
把
2
13
鋼絲刷
把
2
注: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
6 作業方法
6.1 施工準備
6.1.1 技術準備:按規程、生產廠家安裝說明書、圖紙、設計要求及施工措施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
6.1.2 人員組織:技術負責人、安裝負責人、安全質量負責人和技術工人。
6.1.3 機具的準備。按施工要求準備機具,并對其性能及狀態進行檢查和維護。
6.1.4 施工材料準備。導線、絕緣子、金具、螺栓等。
6.2 絕緣子
7、金具串組裝
6.2.1 絕緣子和金具檢查。檢查絕緣子型號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集中放置在適當的地方,做好保護;在安裝之前應作耐壓試驗;凡外觀檢查不合格的絕緣子或耐壓值達不到要求的,均應標上明顯標志,另行存放。檢查所有金具型號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金具表面應無裂紋,光滑無毛刺。
6.2.2 按設計要求將絕緣子和各種金具組裝成串。根據施工需要,將各組裝好的絕緣子金具串移放在適當的地方,要注意保護其清潔和不受損壞。
6.2.3 絕緣子安裝前應按現行規程、規范的規定試驗合格。
6.3 導線長度測量及計算
6.3.1 測定絕緣子金具串的長度。將絕緣子金具串垂直吊離地面。用卷尺實測絕緣子金具串
8、的長度。注意絕緣子金具串的實測長度的起點,應為絕緣子金具串兩端掛件的內沿接點。逐串記錄絕緣子金具串的長度。
6.3.2 檔距測量。采用測量儀器具進行架空軟母線檔距測量,每檔的檔距均應進行逐相測量,并做好記錄。
6.3.3 導線長度計算。軟母線施工須滿足設計規定的弧垂,且要求三相弛度達到同一水平,關鍵是精確計算母線下料長度,嚴格控制各工序測量值的準確性。目前國內對大截面軟母線實放長度的計算有幾種方法。本工程采用國內最常用的導線長度計算公式,計算準確,保證了施工質量。計算公式如下:
L=L′+ak-2(DL1+L1)
式中:
L ——導線實際下料長度,m。
L′ ——實測檔距,m。
9、
ak ——導線計算長度增加量。
ak=0.9a-0.02
a=2(L0-X0)+8(f-Y0)2/3(L-2X0)
計算水平分量 X0=T0Y0/(W0/2+B0)(m)
計算垂直分量 Y0=T0(m)
計算導線重量的一半 B0=(L′/2-L1)G(kg)
計算水平張力 T0=[L0(W0+B0)+B0L′/2]/(2f)(kg)
f ——弛度;
L ——跨度;
G ——每米導線質量;
W0 ——金具質量。
DL1 ——導線端頭至鋼錨掛點內沿的距離,m。
L1 ——絕緣子金具串實測長度,m。
注:① 此公式可利用計
10、算機Excel軟件計算。
② 設備間連線的導線長度可放樣確定。
6.4 導線裁線
6.4.1 導線的展放、測量、切割等施工應在平地進行。導線展放應使用支架,為保護好導線及準確測量導線長度,導線需放平不能彎曲。
6.4.2 放線過程中,導線不得與地面摩擦,并應對導線嚴格檢查,當導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使用:① 導線有扭結、斷股和明顯松股者;② 同一截面處損傷面積超過導電部分總截面的5%者。
6.4.3 切斷導線時,應在導線端頭處綁扎鐵線,以防導線切斷后散股。導線切斷后,切口周邊應用銼刀修整,端面應整齊、無毛刺。當壓接耐張線夾時需切割鋁線不切割鋼芯時,要用鋼鋸切割,嚴禁傷及鋼芯。
11、
6.5 導線壓接
6.5.1 各種導線及線夾壓接前應進行拉力試驗,每種導線取試件兩件,每種線夾取試件一件,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6.5.2 壓接導線時,壓接用的鋼模必須與被壓管配套。壓接時必須保持線夾的正確位置,不得歪斜,相鄰兩模間重疊不應小于5mm。
6.5.3 導線與線夾壓接面均應用酒精清洗干凈,清洗長度不應少于連接長度的1.2倍,清洗干凈后在線夾內壁均勻地涂上薄薄一層電力復合脂。
6.5.4 線夾和鋼錨壓接前,應調整其放置方位,使之與導線的自然彎曲方向相協調,且符合安裝要求。
6.5.5 線夾壓接前,應先量好線夾的深度,并在導線上標明穿入尺寸標記,以保證足夠的插入深度。
12、
6.5.6 液壓壓接過程中,應有兩人在液壓鉗兩邊把持住被壓管,使其與導線始終都保持在水平狀態。
6.5.7 壓接時應自接線板一端開始壓第一模,壓后管的六角形對邊應為0.866D,當有任何一個邊尺寸超過0.866D+0.2mm時應考慮更換鋼模(D為被壓管的外徑)。當管壓好后如有飛邊時,應把飛邊用銼刀銼掉;外露的鋼錨及壓接管口應涂防銹漆。
6.5.8 導線穿入管時,應沿鋁股絞向旋入,注意不使導線松股,再穿鋼錨,沿鋼芯絞向旋入。
6.6 軟母線架設
6.6.1 導線與絕緣子金具串的組裝應按檔距、絕緣子金具串的實測長度及導線下料長度的組合關系進行。
6.6.2 軟母線架設前將絞磨機固定在
13、安全、便于觀察和控制地方,在牢固可靠的支柱基礎和構架橫梁上選擇合適位置掛好滑車。
6.6.3 用絞磨機將組裝好的軟母線的一端掛至一側構架橫梁上,然后再將另一端掛好。掛線過程中,要注意導線不得與地面和間隔內的構支架摩擦。掛線時,構架上的施工人員應與操作絞磨機的人員密切配合,當絕緣子金具串拉至靠近構架時應將速度放緩。
6.6.4 測定母線的弛度,其值應在設計弧垂的允許范圍-2.5%~5%。若實測弛度值達不到要求時,可用更換或增加“U”形環的方法進行母線弛度調整。
6.6.5 設備連線、引下線和跳線安裝前,應用鋼絲刷清除接觸面上的氧化層和其他臟物,并涂上一層電力復合脂。軟母線與電器接線端子連接
14、時,不應使設備接線端子受到超過允許的外加應力。
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
7.1 質量控制措施
7.1.1 軟母線不得有扭結、松股、斷股及其他明顯的損傷或嚴重腐蝕等缺陷。
7.1.2 采用的金具應有質量合格證外,尚應進行下列檢查:規格相符,無裂紋、傷痕、砂眼、銹蝕、滑扣等缺陷;線夾船形壓板與導線接觸面應光滑平整,懸垂線夾的轉動部分應靈活。
7.1.3 軟母線與金具的規格和間隙必須匹配,并應符合國家標準。
7.1.4 放線過程中,導線不得與地面摩擦,并應對施工過程導線進行嚴格檢查。
7.1.5 切斷導線時,端頭應加綁扎;端面整齊、無毛刺,并與線股軸線垂直;壓接導線前需要切割鋁線
15、時,嚴禁傷及鋼芯。
7.1.6 軟導線和各種連接線夾連接時應符合的規定:導線及線夾接觸面均應除去氧化膜,并用汽油清洗,清洗長度不應小于連接長度的1.2倍,導電接觸面應涂以電力復合脂。
7.1.7 母線弛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允許誤差為-2.5%~5%。同一檔距內三相母線的弛度應一致,相同布置的分支線,宜有同樣的彎度和弛度。
7.1.8 線夾螺栓必須均勻擰緊,緊固“U”形螺絲時,應使兩端均衡,不得歪斜;螺栓長度除可調金具外,宜露出螺母2~3扣。
7.1.9 母線跳線和引下線安裝后,應呈似懸鏈狀自然下垂。且各相間的下垂弧垂一致。在滿足弧垂允許誤差規定時,各相間的相對誤差不應超過300mm。
7.2 質量控制表
表7-1 質 量 控 制 表
序號
控 制 點
控 制 方 式
W
H
S
1
導線測量及加工
●
2
導線壓接及試驗
●
3
絕緣子串檢查安裝
●
4
軟導線安裝及調整
●
注:H:停工待檢點;W:見證點;S:旁站點。
7.3 質量檢驗
按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第2部分:變電電氣安裝工程》中Q/CSG表3.1.1、表3.1.3、表3.2.5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