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電氣:隔離開關安裝作業指導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變電電氣:隔離開關安裝作業指導書(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隔離開關安裝
作
業
指
導
書
目 錄
1 適用范圍 1
2 編寫依據 1
3 作業流程 1
4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 3
5 作業準備 4
5.1 人員配備 4
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 5
6 作業方法 6
6.8.1 電氣接線 13
6.8.2 試驗 13
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 14
7.1 質量控制措施 14
7.2 質量控制表 14
7.3 檢驗標準 15
1 適用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110~500kV電壓等級、頻率為50Hz的垂直斷口隔離開關、水平斷口隔離開關安裝作業。
2 編寫依據
表2-1 編 寫
2、依 據
序號
引用資料名稱
1
GBJ 147—19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
2
DL 408—1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3
DL 5009.3—1997《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所部分)》
4
Q/CSG 10001—2004《變電站安健環設施標準》
5
Q/CSG 10007—2004《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6
Q/CSG10017.2—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第2部分:變電電氣安裝工程》
7
Q/CSG 11105.2—2008《南方電網工程施工工藝控制規范
3、》
8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十項重點反事故措施》
3 作業流程
作業(工序)流程見圖3-1。
圖3-1 作業(工序)流程圖
4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
表4-1 工作前安全風險辨析及預控措施表
序號
安 全 風 險
預 控 措 施
檢查結果
1
施工前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2
施工人員違規操作
崗前培訓,現場懸掛操作規范,施工人員按章操作
3
特種人員未持證上崗
作業前檢查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證件
4
高空作業
高處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佩戴工具袋,衣著靈便、穿軟底鞋。安全帶高掛低用
5
高空墜物
4、傷人
所有施工工具必須用布條綁扎,不得隨意亂扔、亂放。傳遞物品時,嚴禁拋擲
6
物體打擊
使用合格的吊具,吊裝下方不得站人,作業人員應聽從統一指揮
7
機械傷人
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使用過程防護用品使用正確
8
起重吊裝
不得超負荷起吊,不得偏拉斜吊,吊件下方不得有人。指揮、操作規范,機械設備性能良好。使用合格吊具,不得以小代大。作業過程有人監護(注明負責人姓名)
9
觸電
焊機外殼必須可靠接地。電焊機裸露的導電部位和轉動部分必須裝設防護罩。焊鉗及電焊導線的絕緣必須良好;雨天焊接作業應有防雨措施。定期做好焊機維護檢修,保持設備性能良好
10
5、火災
嚴格執行動火作業票制度,現場配備足量合適滅火器材。動火作業旁清除易燃物質,如不能清離現場的,應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11
機械、電氣閉鎖未安裝好,調試人員或二次人員進行電動操作,損壞傳動桿
機械、電氣閉鎖安裝好才允許進行電動操作,操作時需確認安裝情況。調試人員、二次工作人員、一次工作人員相互提醒、相互配合
請您認真檢查并簽名確認,您的簽名意味著將承擔相應的安全質量責任。
施工單位檢查人: 監理單位檢查人:
日期: 日期:
注:對存在風險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寫“√”,存在風險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寫“”,不存在風險則填
6、寫“—”,未檢查項空白。
5 作業準備
5.1 人員配備
表5-1 作業人員配備表
工 序 名 稱
建議工作人數
負責人數
監護人數
施工準備
5
1
—
設備開箱檢查
3
1
—
表5-1(續)
工 序 名 稱
建議工作人數
負責人數
監護人數
單相安裝
5
1
1
操動機構箱安裝
2
1
1
連桿及組件安裝
2
1
1
隔離開關調整
2
1
1
靜觸頭安裝
2
1
1
接線及試驗
2
1
1
隔離開關再次調整
3
1
1
注:作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
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
7、儀表配置
表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
序號
名 稱
規格/編號
單位
數量
備 注
1
力矩扳手
8~300Nm
套
1
2
套筒扳手
8~46mm
套
1
3
梅花扳手
10~32mm
套
1
4
水平尺
400mm
把
2
5
活動扳手
450mm
把
2
6
活動扳手
450mm
把
1
7
葫蘆
2T
個
1
8
線墜
個
1
9
交流焊機
380V
臺
1
10
金屬切割機
220V
臺
1
11
角尺
把
8、
1
12
鋼卷尺
5m
把
1
13
吊帶
條
2
14
吊車
16T/25T
臺
1
注: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
6 作業方法
6.1 施工準備
6.1.1 技術準備:按規程、生產廠家安裝說明書、圖紙、設計要求及施工措施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
6.1.2 人員組織:技術負責人、安裝負責人、安全質量負責人和技術工人。
6.1.3 機具的準備:按施工要求準備機具,并對其性能及狀態進行檢查和維護。
6.1.4 施工材料準備:槽鋼、鋼板、螺栓等。
6.2 設備開箱及附件清點
設備開箱應會
9、同監理、業主及廠家代表根據裝箱清單清點設備的各組件、附件、備件及技術資料是否齊全,檢查設備外觀是否有缺損,發現的缺件及缺陷應做好記錄并通知廠家處理。
6.3 單相安裝
6.3.1 垂直斷口隔離開關安裝,先將底座裝配用螺栓固定在基礎上,固定時應注意放置好斜墊圈,且將帶銘牌的底座裝配放在中間相,將主閘刀用吊機吊起,然后用人工扶起上節支柱瓷絕緣子和旋轉瓷絕緣子,用螺栓固定,組裝完上節瓷絕緣子后再將下節瓷絕緣子扶起組裝,全部組裝完畢后吊裝在底座裝配平面上,用螺栓緊固。
6.3.2 雙柱式水平斷口隔離開關則分相吊裝至安裝位置。
6.3.3 六柱式水平斷口隔離開關瓷絕緣子分別吊裝到各相底座的兩端,
10、并用螺栓固定;將三柱導電桿裝配的瓷絕緣子分別吊裝到各相底座的中間位置,并用螺栓固定。吊裝時注意底座下方三極聯動拐臂中心線應與底座中心線成大約35夾角,當開始分閘時,拐臂中心線應向底座中心線靠攏。
6.4 操動機構箱安裝
6.4.1 按設計圖紙將操動機構安裝在固定高度、固定位置上。
6.4.2 將操動機構放在一個適當高度的架子上,從主極隔離開關旋轉瓷絕緣子下方的主軸,使得主軸中心與操動機構輸出軸中心對中;同時用水平尺測量并調整操動機構各個面的水平度或垂直度,然后用適當長的槽鋼將機構箱與抱箍焊接(或用螺絲釘固定)。
6.5 連桿等附件安裝
6.5.1 將三相聯動隔離開關拐臂用圓頭鍵裝在中
11、極,并用螺栓頂緊;將拐臂用月形鍵裝在兩邊極,并用卡板擋住。將調角聯軸器插入機構輸出軸上,并使調角聯軸器的中心與拐臂的中心對中;將接頭用圓頭鍵連接到拐臂中,將主隔離開關放到合閘位置,用手柄將機構順時針搖到終點位置,再反方向搖4圈,將鍍鋅鋼管一端插入到接頭中焊牢,另一端插入調角聯軸器裝配上端垂直焊牢。
6.5.2 橫連桿安裝時將主隔離開關置于分閘或合閘位置,并將拐臂調到正確位置,然后截取適當長的鋼管焊接到拐臂裝配上。在焊接橫連桿時須注意兩條橫連桿在同一直線上,如不在同一直線上時調整接頭裝配在拐臂長孔中的位置。
6.5.3 分相操作隔離開關則不需要安裝連桿。
6.6 隔離開關調整(以GW型隔離
12、開關為例說明)
6.6.1 垂直斷口(母線型)隔離開關調整兩部分運動復合而成的,即折疊運動、夾緊運動及分合閘調整(主閘刀結構原理如圖6-1所示)。
(1) 折疊運動。由CJ型電動機構驅動旋轉瓷絕緣子1作水平運動,與旋轉瓷絕緣子相連的一對傘齒輪2帶動平面雙四連桿3運動,從而使下導電管6順時針轉動合閘,逆時針轉動分閘;由于連板4與下導電管6的鉸接點不同,從而使與連板4上端鉸接的操作桿5相對于下導電管作軸向位移,而操作桿5的上端與齒條8的移動便推動齒輪9轉動,從而使與齒輪9固連的上導電管13相對于下導電管6作伸直(合閘)或折疊(分閘)運動;另外,在操作桿5軸向位移的同時,平衡彈簧7按預定的要求儲
13、能或釋能,最大限度地平衡隔離開關的重力矩,以利于隔離開關的運動。
(2) 夾緊運動。隔離開關由分閘位置向合閘方向運動的過程中,并在接近合閘位置(快要伸直)時,滾輪11開始與齒輪箱10上的斜面接觸,并沿著斜面繼續運動。于是,與滾輪11相連的頂桿14便克服復位彈簧15的反作用力向前推移,同時動觸頭座19內的對稱式滑塊增力機構把頂桿14的推移運動轉換成觸指18的相對鉗夾運動。當靜觸桿16被夾住后,滾輪11繼續沿斜面上移,直至完全合閘,此時夾緊彈簧12的力已作用在頂桿14上。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頂桿14獲得一個穩定的推力,從而使觸指18對靜觸桿16保持一個可靠不變的夾緊力。當隔離開關開始分閘時,滾輪1
14、1沿斜面向外運動,直到脫離斜面。此時,在復位彈簧15的作用下,頂桿14帶動觸指張開呈“V”形。
圖6-1 GW型主閘刀結構原理
1—旋轉瓷絕緣子;2—相嚙合的傘齒輪;3—平面雙四連桿;4—連板;5—操作桿;6—下導電管;
7—平衡彈簧;8—齒條;9—齒輪;10—齒輪箱;11—滾輪;12—夾緊彈簧;13—上導電管;
14—頂桿;15—復位彈簧;16—靜觸桿;17—支持瓷絕緣子;18—觸指;19—動觸頭座
(3) 分合閘調整。隔離開關要求主閘刀在合閘位置時,主閘刀裝配上的雙連桿“死點位置”距限位螺釘2mm(見圖6-2),上、下導電管應基本處于鉛垂位置,允許CA操動機構分、合閘時下杠(
15、也叫脫扣),隔離開關三相同期、接地開關合閘后插入深度、合后最小斷口距離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值。
圖6-2 隔離開關調節桿
1) 隔離開關合閘時不能壓單邊,走“之”字(壓單邊:隔離開關合閘即將到位時靜觸頭的靜觸桿不在觸指的中心位置;走“之”字:隔離開關合閘即將到位時靜觸頭的靜觸桿先向一邊觸指靠近,繼續合閘,靜觸桿又向另一邊觸指靠近,如此反復一次以上就為走“之”字)。
2) 用手柄搖CA操動機構進行分、合閘操作,并觀察主閘刀的動作情況,當出現下面情況時,調整方法如下:機構已運動到位,而主閘刀卻不到位,說明機構的輸出角度不夠,應調整CA機構內行程開關,以增大輸出角度。
6.6.2 如GW4
16、、GW5、GW14、GW34雙柱式水平回轉單端口,GW11、GW12、GW21雙柱水平伸縮式(見圖6-2),GW7、GW26、GW33三柱式水平回轉雙端口,GW25雙柱水平中央開斷式,GW28單臂折疊插入式,GW27水平與軸向旋轉復合,GW36梅花觸指插入式隔離開關的調整方式多樣,但都大同小異,大體分單極調整、分合閘調整?!?
(1) 隔離開關各極獨立分裝,每極主要由底座、絕緣支柱閘刀、接地開關等組成。各極之間用拉桿進行傳動,三極隔離開關共用一臺交流電動操動機構。三極聯動時底座分為主極底座和邊極底座兩種,主極底座除四連桿機構和聯鎖裝置外,其余與邊極相同。主閘刀與旋轉瓷絕緣子成“T”形固定,放置
17、瓷絕緣子安裝在軸承座上。主極(中間極)通過連桿機構與交流操動機構的主軸連接;邊極是通過連桿在各自底座的下方與主極相連接。當操動機構主軸順時針旋轉90時,主閘刀便在水平方向順時針旋轉703,使動觸頭插入觸指中從而實現合閘,當主軸逆時針旋轉90時,主閘刀逆時針旋轉703,從而實現分閘。
(2) 單極調整。
1) 用手旋轉中間瓷絕緣子合閘,檢查動觸頭的波凸是否對應觸指的凹槽中間位置,如不是通過調節導電桿支架上的螺母來調整導電桿的整體高度,使動觸頭的波凸在對應觸指的凹槽中間位置。
2) 使之合閘到底,測量動觸頭的插入深度應符合要求,否則調節導電桿在托板中的插入深度或調整瓷絕緣子的鉛垂度。
3)
18、 檢查這一相兩端觸頭合閘的同期性(檢查方法:用手旋轉中間瓷絕緣子,當一端的動觸頭剛與觸指接觸時,測量另一端動觸頭與欲接觸觸指面的距離應符合要求),否則調整每一瓷絕緣子的鉛垂度。
4) 旋轉導電桿以調節動觸頭與觸指面的平行度,使每根觸指的前后共四點與動觸頭都能夠保持良好的接觸。
5) 全部調好后,合閘到底,調節定位螺栓的長度,使其靠近防雨罩。
6) 瓷絕緣子調整時不一定要將其調成垂直,可適當結合插入深度及合閘的同期性等技術要求而定。
7) 檢查合閘后觸頭的備用行程,如不符合要求且觸頭的插入深度滿足要求,則通知生產廠家調整。
(3) 分合閘調整。
1) 用手柄操動隔離開關并觀察,若機構
19、搖到分閘位置時,每個斷口的有效距離不符合要求;到合閘位置時,兩靜觸頭與導電桿沒成一直線,則調整調角聯軸器以調整起始角度。
2) 調整時須注意調到分、合閘位時機構內絲母在絲杠上位置相對稱(即分閘到位時搖n圈就下杠,合閘到位時亦要搖n圈就下杠)。
3) 若此時機構的脫扣問題仍未解決,則須打開機構箱將絲母在叉桿焊裝的位置往里面進一點以增大機構的輸出角度。減速箱裝配如圖6-3所示。
4) 用手柄進行隔離開關的分合閘操作,觀察其三極分、合閘情況,如果三極合閘都沒到位,則可適當延長主極底座上方的連桿長度;如果主極到位,而邊極滯后,則可調節極間連桿長度,使之也合閘到位。三極都能合閘位后,再通過調節分閘
20、限位螺栓的長度,來調整三極合閘的同期性,使之符合要求。
(4) 調整完成后,再次全面檢查一次開關的各項參數:觸頭的插入深度,備用行程,三極合閘同期性,觸頭與觸指的接觸情況,分閘角度及分閘時斷口距離。如均達到生產廠家技術說明書要求后將限位裝置調好,并把螺絲打緊。
圖6-3 減速箱裝配圖
1—上減速箱;2—下減速箱;3—安裝孔;4—連接螺栓;5—軸承;6—蝶形彈簧;
7—行程開關;8—絲母;9—限位螺栓;10—叉桿焊裝;11—絲杠;12—大齒輪
6.7 靜觸頭安裝[以GW垂直斷口(母線型)隔離開關為例說明,見圖6-4]
圖6-4 隔離開關靜觸頭安裝示意圖
1—母線夾板裝配;2
21、—上夾頭裝配;3—加強型鋼芯鋁導線;4—導電桿裝配;5—主閘刀裝配;6—橡皮墊;
7—上支持瓷絕緣子;8—下支持瓷絕緣子;9—上旋轉瓷絕緣子;10—下旋轉瓷絕緣子;
11—底座裝配;12—接地靜觸頭裝配;13—接地開關桿裝配
6.7.1 隔離開關靜觸頭示意圖見圖6-5。將隔離開關置于合閘位置,靜觸頭的高度H=管母中心到隔離開關防雨罩的距離-210mm;該尺寸的確定可在任意一極隔離開關上測量,余下的所有隔離開關按此數值計算。
圖6-5 隔離開關靜觸頭示意圖
1—導電桿裝配;2—鋼芯鋁絞線;3—上夾頭裝配;4—母線夾板裝配
6.7.2 測得尺寸H后,根據表6-1算出鋁絞線的展開長度
22、L。尺寸H與L的關系參考表6-1。
表6-1 尺寸H與L的關系
H(mm)
600
700
800
900
1000
L(mm)
4120
4780
5360
6040
6580
6.8 接線及試驗
6.8.1 電氣接線
詳見《屏柜安裝及二次接線安裝作業指導書》(編號:BDDQ-ZW-13)。
6.8.2 試驗
隔離開關試驗包括測量絕緣電阻、回路電阻、耐壓試驗及操動機構試驗等。
6.9 隔離開關再次調整
6.9.1 將組裝好的靜觸頭裝在管母上,再將主閘刀合閘,調整靜觸頭與主閘刀的相對位置,使靜觸頭的靜觸桿與防雨罩的距離符合要求,動觸片的八個觸點均應與
23、靜觸桿可靠接觸,且隔離開關在合閘的過程中不出現走“之”字的現象即可。
6.9.2 垂直斷口(母線型)隔離開關壓單邊情況出現的隨機性較大。當出現走“之”字的情況時,應放松下導電管與上導電管連接的螺栓,用手錘輕敲以旋轉一下上導電管,使觸指夾緊運動的方向與靜觸桿垂直。
6.9.3 接上臨時電源進行垂直斷口(母線型)隔離開關電動調整。
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
7.1 質量控制措施
7.1.1 電壓等級≥110kV時,隔離開關相間距離誤差小于20mm;電壓等級<110kV時,隔離開關相間距離誤差小于10mm;相間連桿應在同一水平線上。
7.1.2 接線端子及載流部分清潔,且接觸良好,觸頭
24、鍍銀層無脫落。
7.1.3 隔離開關所有轉動部分應涂以適合當地氣候的潤滑脂,設備接線端子應涂以薄層電力復合脂。7.1.4 均壓環和屏蔽環應安裝牢固、平正(如果有)。
7.1.5 安裝時所有螺栓必須按要求達到力矩緊固值。
7.1.6 操動機構、傳動裝置、輔助開關及閉鎖裝置應安裝牢固,動作靈活可靠;位置指示正確,無滲漏;合閘時三相不同期值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規定。
7.1.7 隔離開關絕緣電阻、回路電阻等常規實驗必須合格。
7.1.8 油漆應完整,相色標志正確,接地良好。
7.2 質量控制表
表7-1 質 量 控 制 表
序號
控 制 點
控 制 方 式
W
H
S
1
基礎檢查及設備支架安裝
●
2
隔離開關本體檢查安裝
●
3
隔離開關附件安裝及調整
●
4
引下線及設備連線安裝
●
5
控制柜及端子箱安裝
●
6
二次回路檢查及接線
●
注:H:停工待檢點;W:見證點;S:旁站點。
7.3 檢驗標準
質量檢驗按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第2部分:變電電氣安裝工程》中Q/CSG表3.3.1的規定執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