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全冊 第六單元 6.3 海水“制堿”(第2課時)教案 魯教版-魯教版初中九年級全冊化學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全冊 第六單元 6.3 海水“制堿”(第2課時)教案 魯教版-魯教版初中九年級全冊化學教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海水制堿
課 題
6-3 海水制堿(第二課時)
內 容標 準
了解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認識純堿(碳酸鈉)等鹽類物質的重要性質。了解常見鹽的溶解性。
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認識純堿(碳酸鈉)等鹽類物質的重要性質。
2、 了解常見鹽的溶解性。
3、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能力以及觀察、動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老師和學生共同合作,從中體會到平等交流、合作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法及學法
實驗探究純堿的性
2、質是本節的重點。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做過探究酸、堿性質的實驗,為本節的探究實驗奠定基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實驗探究純堿的化學性質的基礎上,歸納總結鹽的化學性質及反應規律及碳酸根的離子的鑒別方法,使學生嘗試由點到面的學習知識的方法。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本節的難點。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在酸堿部分已學過,學生對其反應條件有一定認識。學習了鹽的有關知識,再引導學生從離子的角度認識復分解反應,從而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微粒觀和科學觀。
課前準備
多媒體、動畫演示、實驗儀器
板書設計
6-3 海水“制堿”
一、純堿的性質:
1、與指示劑作用
2、與酸反應
3、與氫氧化鈣反應
3、
4、與氯化鋇反應
二、鹽的分類與命名
三、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課后反思
教學過程:
(一)診斷與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幻燈片《蘇氏三姐妹》,從圖片中你能看到什么?(碳酸鈉的用途)
2、教師提出問題:碳酸鈉的這些用途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性質)
(二)新授:
1、實驗探究2-5:
教師根據情況先將學生劃分為6組,讓每位同學都親手做實驗,同組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現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與指示劑作用
與酸反應
稀鹽酸
稀硫酸
與氫氧化鈣反應
與氯化鋇反應
強調:
①????? 實驗過程中注
4、意安全及儀器的正確使用;
②????? 在做“與指示劑作用”的實驗中,碳酸鈉的量取三分之一藥匙,水約2毫升;
③????? 在做“與酸反應”的實驗中碳酸鈉的量取四分之一藥匙,稀鹽酸約2毫升。若將稀鹽酸換成稀硫酸,現象又會怎樣?
實驗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做如下內容:
①????? 將實驗成果交流共享;
②????? 提問:碳酸鈉為什么又叫純堿?(結合實驗回答)
③?????引導學生對比碳酸鈉與稀鹽酸、碳酸鈉與稀硫酸、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你能發現什么規律?進而說出碳酸根離子的鑒別方法。
④????? 引導學生觀察“與氫氧化鈣反應”的生成物,讓學生知道此反應為工業制燒堿的化學反應原理
5、。
⑤????? 讓學生仔細觀察以上幾個反應方程式,歸納總結純堿等鹽類的化學反應規律。
2、鹽的分類和命名:
教師出示幾種物質的化學式:
NaCl、KNO3、FeCl2、FeCl3、FeSO4、Fe2(SO4)3
①????? 讓學生說出這幾種物質的類別:
②????? 讓學生注意觀察:這幾種物質的化學式從元素種類上看有什么不同?(提示:可借助酸的分類來判斷)
進而引導學生得出鹽的分類和命名:
某化亞某
命名
無氧酸鹽
鹽
某酸亞某
命名
某酸某
含氧酸鹽
某化某
鹽的種類也非常多,不同的鹽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6、不同的。我們可以結合附錄Ⅱ部分酸堿鹽溶解性表分析一下,后給學生總結一個順口溜,以便記憶。
附:鉀、鈉、銨鹽、硝酸鹽,全部溶于水中間;
鹽酸鹽不溶氯化銀,硫酸鹽不溶硫酸鋇;
碳酸鹽只溶鉀、鈉、銨,外加微溶碳酸鎂。
3、復分解反應實質:
①教師出示課件:演示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過程。
②教師點4名同學,以“交換舞伴”的形式演示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歸納總結:
酸堿鹽之間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其實質是離子之間的互換反應,兩種離子之間若能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水,反應便能發生,否則不能。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通過實驗探究了純堿的性質,總結出鹽的通性,加深了對復分解反應實質的理解。
(四)反饋練習:
1、日常應用
做饅頭的面粉在發酵時會產生一些酸,使蒸出的饅頭有酸味。如果在面團中加入一些碳酸鈉,可使饅頭不發酸且更松軟,原因是什么?
2、化學與人體健康
鋇餐透視檢查胃腸疾病時,病人需口服硫酸鋇,若誤服碳酸鋇(BaCO3)就會中毒,原因是碳酸鋇會與胃酸反應,生成對人體有害的可溶性鋇鹽,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醫療上通常用瀉利鹽(MgSO4)來解毒,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五)學科間的整合
我們的收獲……
結合本堂課內容,請用下列句式造句。
我學會了……
我明白了……
我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