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全冊 第九單元 金屬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快樂學案1 (新版)魯教版
![九年級化學全冊 第九單元 金屬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快樂學案1 (新版)魯教版_第1頁](https://file7.zhuangpeitu.com/fileroot7/2023-9/24/360a4e46-488f-408e-8ebf-cba04802b748/360a4e46-488f-408e-8ebf-cba04802b7481.gif)
![九年級化學全冊 第九單元 金屬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快樂學案1 (新版)魯教版_第2頁](/images/s.gif)
《九年級化學全冊 第九單元 金屬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快樂學案1 (新版)魯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全冊 第九單元 金屬 第二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快樂學案1 (新版)魯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金屬的化學性質隨堂練習 例題精講 【例題1】金(Au)、銀(Ag)、銅(Cu)曾長期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我國有著悠久的金屬貨幣歷史和豐富的貨幣文化,下圖就是幾枚我國不同歷史時期制造的金屬貨幣。下列關于金、銀、銅三種金屬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金、銀、銅都屬于不活潑金屬 B.單質銅可以將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 C.黃銅(為銅、鋅合金)貌似黃金,有人以此冒充黃金行騙,其真偽可用稀鹽酸鑒別 D.三種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能力的大小順序為:金原子的>銀原子的>銅原子的 【評析】該題
2、聯系我國歷史上金屬貨幣文化和現實社會存在的假冒偽劣現象,解題的關鍵是能記憶金屬活動性順序,能正確理解并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 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意義: 強 (H之前活潑) 金屬活動性 (H之后不活潑) 弱 易 失去電子的能力 難 應用:(1)金屬 + 酸→鹽 + 氫氣,金屬指常見的Mg、 Al、Zn、Fe,酸是稀鹽酸、稀硫酸。 (2)金屬 + 鹽 →新金屬 + 新鹽,金屬(除了
3、K Ca Na)能置換出后面鹽溶液中的金屬?!敬稹緿 【例題2】如何除去硫酸亞鐵中混有的少量雜質硫酸銅?請寫出操作過程和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評析】酸根一樣,金屬活動性有差異的除雜題用置換法除去雜質。要除去硫酸銅雜質,又不能在硫酸亞鐵中引入新的雜質。可以利用鐵跟硫酸銅反應,將硫酸銅轉化為硫酸亞鐵。 【答案】具體操作如下:①把混有少量硫酸銅雜質的硫酸亞鐵溶解于水;②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Fe粉(擴大接觸面積);③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在濾紙上的固體)是銅和鐵的混合物,濾液是硫酸亞鐵溶液;④經過蒸發濃縮可以得到硫酸亞鐵晶體 有關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 【例
4、題3】某研究小組將足量的A、B兩種金屬同時分別放入兩份質量分數相同的少量稀鹽酸中,根據實驗現象,繪制的反應生成H2的體積: (氣體體積都在相同狀況下測定)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上圖所示。根據此圖,請你寫出兩條結論。 (1) ;(2) 。 【評析】通過金屬與酸反應的事實,要求學生從多方面考慮一個反應的能力和識表的能力。設A的時間為t1,B的時間為 t2,可以得出一些結論:兩種金屬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A>B,金屬活動性順序是A>B,反應結束時產生的氫氣一樣多,反應中鹽酸已反應完,A、B至少一種有剩余。 【答案】(1
5、)兩種金屬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A>B;(2)金屬活動性順序是A>B。(或反應結束時產生的氫氣一樣多或反應中鹽酸已反應完;或A、B至少一種有剩余。或鹽酸反應完的時間是: B > A)(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例題4】金屬鐵與濃硫酸接觸后,能與其發生反應并在鐵表面生成一層結構致密的氧化物,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該現象稱為金屬的鈍化。正因為具有這樣的性質,我們可以利用鐵桶來盛放濃硫酸。某硫酸廠中的一位工人,將一盛放過濃硫酸鐵桶稍做沖洗,一段時間后,用氧炔焰來切割鐵桶,突然鐵桶就發生了猛烈的爆炸,請你來解釋爆炸的原因。 【評析】鐵與濃硫酸能發生鈍化,但是在沖洗的過程,對其中的濃硫酸起了一個稀釋的作用
6、,稀硫酸就能很輕易的與該氧化物及其裸露出來的金屬鐵發生反應,并放出氫氣。鐵桶是一個相對密封的容器,當用氧炔焰進行切割時,就可能發生爆炸了。 【答案】沖洗的過程,濃硫酸變成了稀硫酸,稀硫酸就能很輕易的與該氧化物及其裸露出來的金屬鐵發生反應,并放出氫氣。鐵桶是一個相對密封的容器,當用氧炔焰進行切割時,在有限的空間內就可能發生爆炸了。 知識訓練 基礎知識訓練 1.置換反應指的是 ( ) A.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B、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的反應 C.
7、有金屬和非金屬生成的反應 D.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的反應 2.將一枚潔凈的鐵釘浸入稀硫酸中,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①鐵釘表面產生氣泡 ; ②液體由無色逐漸變為淺綠色 ; ③鐵釘的質量減輕 ;④液體的質量減輕。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煉丹家魏伯陽著有《周易參同契》,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部煉丹專著,書中描寫到:“金入于猛火,色不奪精光”。這句話是指黃金的性質在強熱條件下
8、 ( ) A.易氧化 B.易還原 C.很穩定 D.很活潑 4.X、Y、Z三種金屬及其化合物間可發生如下化學反應:Y+ZCl2===Z+YCl2 ; X+ZCl2===Z+XCl2 ; Y+2HCl===YCl2+H2↑ ; X+HCl 不反應。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 A.Z>Y>X B.X>Y>Z C.Y>X>Z D.Y>Z>X 5.為適應火車
9、提速,滬寧線上原有的短軌全部連接成超常軌,在連接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點燃鋁熱劑(鋁粉和氧化鎂的混合物)能釋放出大量的熱量,生成熔融狀態的鐵可用來連接鐵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2AlAl2O3+2Fe其中還原劑是 ( ) A.Fe2O3 B.Al C.Al2O3 D.Fe 6.銅的下列用途中,主要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 A.制火鍋 B.塑造銅像 C.制造電線 D.制硫酸銅
10、 7.鋁片放入稀硫酸中,看到 ,反應后溶液質量 , 化學方程式 ,是屬于 反應。 8.1860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用電解法從蘇打中得到了一種金屬。他對新金屬做了如下的實驗:取一塊金屬,用小刀切下一小塊,將之投入水中,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它在水面急速轉動,發出嘶嘶聲,并立即熔化成一個閃亮的銀白色小球,并逐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加入酚酞指示劑后溶液顯紅色。請你歸納出該金屬的物理性質:① ;② ;③ ;④
11、 ;和化學性質⑤ ;以及發生的化學方程式⑥ ;該反應屬于⑦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推斷出該金屬應該隔絕 、隔絕 保存。 9.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長期攝入鋁元素,對人體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將造成損害,建議人們限制能導致人體攝入鋁元素的各種應用。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說說受限制的應用包括哪些?(至少說出兩方面) 10.某學生利用一支底部有破損的試管和一個廣口瓶組裝成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如圖所示),在銅網上應該盛放的是 ,廣口瓶中應盛
12、放的是 。若將銅網換成鐵網,產生的后果是 。 綜合提高訓練 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2Fe+6HCl==2FeCl3+3H2 B.Fe+H2SO4==FeSO4+H2↑ C.Fe+ CuSO4==FeSO4+Cu D.4Fe+3O2==2Fe2O3 2.廢舊計算機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鉑)、Au(金)等金屬
13、,經物理方法初步處理后,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然后過濾,剩余的固體中不應有的金屬是 ( ) A.Cu、Ag B.Fe、Zn C.Pt、Cu D.Ag、Au 3.收藏家收藏清末鋁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該藝術品不易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 A.鋁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B.鋁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C.鋁易氧化,其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護內部作用 D.鋁很難與酸發生反應 4.新買的鋁鍋、鋁壺用來燒開水,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會變黑,這現象說明該水中含有( ) A.鉀元素 B.
14、鈉元素 C.鈣元素 D.鐵元素 5.室溫下,等質量的鎂片和鋁片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m)與時間(t)的關系圖正確的是 ( ) A. B. C. D. 6.將鐵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質量會減少的是 ( ) A.鹽酸溶液 B.硫酸溶液
15、 C.硫酸亞鐵溶液 D.硫酸銅溶液 7.實驗室的廢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是因為 。工人師傅常在切割鋼板是時,用硫酸銅畫線是因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8.下面是甲、乙、丙、丁四種常見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示意圖。 (1)上述四種金屬可以分為兩類,其中哪幾種金屬可以歸為一類? (2)若乙是金屬Zn,則丙可能是什么金屬?請你說出理由。 9.銅和鋁是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重要的金屬。金屬鈦(Ti)有許多神奇的性能,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它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
16、之一。 (1)為探究鋁、銅、鈦的金屬活動順序,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先用砂布將金屬表面擦光亮; ②將大小厚薄相等的三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盛有相同體積的鹽酸的試管中,觀察到如下的現象: 金 屬 鈦 鋁 銅 與鹽酸反應 放出氣泡緩慢 放出氣泡快 無現象 由此可推測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2)依據三種金屬的性質和用途等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① 高層建筑常采用鋁合金門窗而不采用鐵門窗,主要原因
17、 ; ② 某同學的銅制眼鏡框表面出現了綠色物質[主要成分Cu2(OH)2CO3],用你學過的一種常見物質就可以出去,這種物質是 (填名稱)除去。 ③鈦或鈦合金放到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這說明金屬鈦具有很強的 性。 10.某實驗室的廢液中含有硝酸汞、硝酸銅和硝酸鋅。為了分離并揮手金屬汞和銅,化學課外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分離和回收的方案:方案中濾液A、濾液C除了水外只各含有一種物質。 (1)加入的金屬X是 ;濾渣B中含有 ;濾液A中的
18、物質是 。 (2)生成濾液C中的物質的化學方程式是 。 【中考鏈接】 1、鎂帶在耐高溫的密閉容器(內含空氣)內加熱,容器內有關的量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 ) 2、某課外活動小組從實驗廢液中回收銀,再檢驗所得銀粉的樣品中是否含有鐵粉. (1)甲同學用簡單的物理方法迅速證明了樣品中含有鐵粉.他的方法是:
19、 . (2)乙同學很快擬定了進一步測定樣品中銀的質量分數的實驗步驟: A.取兩藥匙樣品,加入過量稀鹽酸 B.待充分反應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經洗滌、干燥后稱量,記下其質量 ①步驟B中如何判斷已經充分反應? ; ②步驟B中的主要操作的名稱是 ,需要用到的儀器和用品有鐵架臺(帶鐵圈)、燒杯、 、 、 。 ③根據乙同學的設計進行實驗
20、達到目的(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3、黃銅是由銅與鋅組成的合金,外觀上類似于黃金。請你設計有關問題:請你設計些具體的實驗來鑒別黃金與黃銅。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4、某同學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沒有發現有火星四射的現象。請你幫助他一起來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問題。 基礎知識訓練 1.A 2.C(鐵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淺綠色的硫酸亞鐵和氫氣,鐵釘質
21、量減少) 3.C(黃金的化學性質穩定) 4.C(對反應分別進行比較,得出Y>X>Z ) 5.B(鋁得到氧,被氧化,是還原劑) 6.D(A、B、C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不能表現出化學性質) 7.鋁的表面有大量的氣泡,且鋁減少;增加(鋁消耗質量54份,產生6份質量 的氫氣,所以溶液質量增加);2Al+3H2SO4==Al2(SO4)3+3H2↑;置換反應 8. 物理性質① 質軟 ;② 密度小于水 ;③ 熔點低 ;④ 銀白色固體;和化學性質⑤ 能和水反應 ;以及發生的化學方程式⑥2Na+2H2O==2NaOH+H2↑;該反應屬于⑦ 防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推斷出該金屬應該隔絕
22、 空氣 、隔絕 水保存(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 9.少吃鋁罐飲料、用鋁箔包裝的食品,少吃含鋁的胃藥及鋁制餐具等。 10.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氫氣。 綜合提高訓練 1.B、C(A鐵發生置換反應一般化合物中顯+2價,D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2.B(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足量的鹽酸中不可能有鐵和鋅) 3.C(鋁易氧化,其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護內部作用) 4.D(鋁比鐵活潑,鋁把水中的鐵元素置換出來而形成黑色的鐵粉) 5.C(等質量的鎂和鋁與足量的酸反應,產生氫氣鋁比鎂多,但鎂比鋁活潑先反應完) 6.D(AB反應后溶液質量增重,C不反應質量不變。) 7
23、.會腐蝕金屬管道;Fe+ CuSO4==FeSO4+Cu 。 8. (1)甲、乙、丙可以歸為一類。(都能和酸反應產生氣泡) (2)丙可能是Fe(或Sn、Pb)。其理由是丙能和鹽酸反應,但反應的劇烈程度比乙(Zn)小,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位于Zn和H之間。9. 9.Al>Ti>Cu ;鋁的密度小且易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稀鹽酸 ;抗腐蝕。 10.(1)鋅(將硝酸汞、硝酸銅轉化為汞和銅);鋅、銅、汞;硝酸鋅。 (2)Zn+H2SO4===ZnSO4+H2↑ 【中考鏈接答案】 1、【評析】金屬與氧氣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個數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也不
24、變。 【答案】D 2、【評析】用最簡單的方法證明鐵粉是用磁鐵吸引,銀粉和鐵粉的分離,要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鐵溶于酸而銀不溶,分離出不溶物質用的方法是過濾,涉及到儀器的選用,濾紙不是實驗儀器而是實驗用品。 【答案】(1)用磁鐵吸引。 (2)①加入過量的稀鹽酸,不再冒氣泡; ②步驟B中的主要操作的名稱是 過濾 ,需要用到的儀器和用品有鐵架臺(帶鐵圈)、燒杯、玻璃棒 、 漏斗、 濾紙 。 ③根據乙同學的設計進行實驗不能 達到目的(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實驗開始前沒有測定原混合物的質量 ,無法計算出樣品中銀的質量分數。 3、【評析】通過題意可知,黃銅是由銅和鋅組成。聯系到銅加熱會變
25、黑,鋅比較活潑,能和酸反應產生氣泡確定含有鋅而不是黃金。根據物理方法,先稱出其質量,再測定其體積,求出密度和黃金的密度比較即可。 【答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將該固體在酒精燈進行加熱 若看到黃色固體變黑; 看到沒有明顯變化 是黃銅 是黃金 將該固體加入到稀鹽酸中 在金屬表面出現氣泡 金屬沒有明顯變化 是黃銅 是黃金 查找資料,金的密度為ρ0 ,稱取一定質量的該固體m , 投入水中,測得固體的體積V,根據ρ=求出ρ。 ρ=ρ0 ρ<ρ0 是黃金 是黃銅 4、【評析】在實驗中沒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現象,就說明沒有真正的燃燒起來。因此我們應該從燃燒的
26、三個條件開始考慮:第一,燃燒需要有可燃物。鐵絲是可燃物,但是其表面容易形成一層氧化物,這樣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所以,我們認為有可能在實驗前,該同學可能沒有充分的打磨鐵絲去除氧化膜;第二,燃燒需要有充足的氧氣。我們知道,在做鐵絲燃燒實驗中,對氧氣的濃度要求是比較高的,如果達不到某某濃度,鐵絲就不能燃燒起來,因此,可能是氧氣的濃度不夠高;第三,燃燒時需要溫度要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以上。可能火柴預熱的溫度不夠,沒有使之達到鐵絲燃燒的著火點。 【答案】①鐵絲表面有一層氧化物或油漆,這樣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實驗失?。? ②可能是氧氣的濃度不夠高; ③火柴預熱的溫度不夠,沒有使之達到鐵絲燃燒的著火點。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