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轎車前車門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文件全都有,,請放心下載,,有疑問咨詢QQ:1064457796或者1304139763 ====================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文件全都有,,請放心下載,,有疑問咨詢QQ:1064457796或者1304139763 ====================
SY-025-BY-2
設計任務書
學生姓名
院系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專業、班級
指導教師姓名
職稱
從事
專業
車輛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題目名稱
某轎車前車門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一、設計(論文)目的、意義
要求對轎車前車門的結構及功能特點進行分析,并根據轎車前車門的位置及功能特點選擇前車門的具體結構形式,并按照車門的有關設計要求具體設計一轎車前車門,完成車門具體尺寸的計算和相關校核。參考多種車門結構形式的基礎上,具體設計了一個分體式前車門。設計的車門應具有足夠大的強度、剛度和良好的振動特性,以滿足車門閉合時耐沖擊性及與側碰時的耐撞性等各項性能的要求。
二、設計(論文)內容、技術要求(研究方法)
設計內容:
1、完成限位器設計
2、后視鏡設計
3、外板設計
4、內板設計
5、門鎖機構設計
6、密 封設計
7、玻璃升降器設計
8、防撞梁設計
9、門玻璃等設計
研究方法:
實驗室調研
三、設計(論文)完成后應提交的成果:
1、設計說明部分:
畢業設計計算說明書(15000字)
2、設計圖紙:
CAD零件圖和裝配圖。(折合零號圖至少三張)
四、 設計(論文)進度安排:
(1) 第1周( 2月28日~3月7日):查閱參考資料,收集相關技術資料,了解威馳轎車前門的結構 及功能。
(2) 第2周( 3月8日~3月14日):結合任務書制定設計方案,撰寫開題報告。
(3) 第3周(3月15日~3月21日):查找相關設計資料或手冊,結合威馳轎車結構,進行車門的設計,制定設計方案,并了解各輔助元件的結構特點 。
(4) 第4周( 3月22日~3月28日):根據設計方案,完成完成限位器設計;后視鏡設計;外板設計;內板設計,繪制圖紙。
(5) 第5周(3月29日~4月4日): 繪制圖紙,繼續完成門鎖機構設;密封設計;玻璃升降器設計;。
(6) 第6周(4月5日~4月11日):繼續繪制圖紙。完成防撞梁設計及門玻璃等設計。根據設計方案,完善功能。
(7) 第7周(4月12日~4月18日):繪制零件圖,完成相應部件的校核。撰寫設計說明書。
(8) 第8周(4月19日~4月25日):接受中期檢查。
(9) 第9周(4月26日~5月2日):對中期檢查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
(10)第10周(5月3日~5月9日):對設計草圖進行修改,進一步完善設計。
(11)第11周(5月10日~5月16日):進行相關校核。
(12)第12周( 5月17日~5月23日):完成設計圖紙及說明書初稿。
(13)第13周( 5月24日~5月30日):說明書及圖紙送審,根據審閱老師意見進行修改。
(14)第14周( 5月31日~6月6日):預答辯。
(15)第15周( 6月7日~6月13日):修改預答辯中發現的問題準備答辯。
(16)第16周( 6月14日~6月20日):修改預答辯中發現的問題準備答辯。
(17)第17周( 6月21日~6月27日):答辯。
五、主要參考資料
[1] 王宏雁,徐少英.車門的輕量化設計.汽車工程,2004,(03)
[2] 古正氣。轎車車身.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0)
[3] 崔建,昆周偉.轎車車門斷面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8.
六、備注
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簽字:
年 月 日
開題報告
設計(論文)題目:某轎車前車門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院 系 名 稱: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專 業 班 級:
學 生 姓 名:
導 師 姓 名:
開 題 時 間:
指導委員會審查意見:
簽字: 年 月 日
開題報告
學生姓名
院系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專業、班級
指導教師
職稱
從事
專業
是否外聘
□是■否
題目名稱
某轎車前車門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一、課題研究現狀、選題目的和意義
1、課題研究現狀
中國政府已將汽車工業確定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的頒布實施,中國汽車工業步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1998年中國汽車產量達到了162.8萬兩,居世界第十位。但是汽車工業要成為真正的支柱產業,則必須具備自我發展能力。盡快建立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開發體系,形成自主開發產品的能力,這將關系到汽車工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規劃。
轎車車身占整車總成本的1/2-1/3,是轎車產品商品性的重要標志。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要求企業不斷的更新車型,以適應開發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由于在轎車設計中,其車身更新頻度高,技術進步快,因此將擁有轎車的車身開發能力最為形成轎車自主開發的突破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日本、美國和西歐近幾年上市的新產品來看,車身外型設計成了整體流線型與局部棱角型相結合的設計方法,這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而在車身結構方面,近年來出現的新變化主要體現在,在保證及提高抗碰撞能力的同時想方設法減少車身質量。據最新報道,國外汽車的自身質量與過去相比減輕20%-26%。歐洲汽車設計人員預測,在今后10年中,轎車自身質量還將減少20%。目前,減少質量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盡量減少零件數量(有些車型的車身骨架零件數已由400個減到了75個,質量減少30%);二是大量采用復合材料和輕質材料,如鋁、鎂合金等。據有關資料介紹,德國奧迪轎車A8系列的新車型采用了全鋁制車身后,減少質量15%,油耗隨之降低5%-8%。近年,日、美、歐轎車所產生的車身結構,主要有獨立式鋼制車身、組合式鋼制車身、鋼制立體框架和鋁制立體框架等幾種形式。分析表明,在未來的十余年間,車身結構將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其重點將是減少質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目前,國產汽車平均耗油比發達國家同類型車高出15%-23%,載貨汽車的質量利用系數低11%-20%。這與我國的道路條件差、零部件加工精密度低等因素有關,也與結構設計較粗糙以及輕質材料使用量少有關。與國外相比,由于我國的車型自主開發尚處于初級階段,所以汽車輕量化材料和輕量化設計方法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少。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汽車工業一直在走著一條引進開發的路子。雖然,在引進技術的過程中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國產化工作,但是,輕質材料及它所帶來的汽車輕量化問題一直以來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目前在轎車車身開發技術方面,國內和國外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尤其表現在以下主要方面:開發水平低、開發周期長;開發、試驗設備少,種類不全,不成套;基礎研究不夠,資料經驗積累缺乏;缺少有經驗的、掌握先進開發技術的人才等。這些因素制約著轎車車身自主開發工作的開展。
2003,年,面對國際汽車工業的科學技術發展態勢,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創造性地提出了“超前開發、聯合開發、自主開發”的思路。超前開發,就是抓好世界起跑線項目,根據世界汽車安全、節能、環保三大主題,進入到世界汽車技術的前沿領域,努力縮短與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為此,上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聯合有關高校、研究所及企業,組成了設計.材料.工藝為一體的研究群體,從占整車質量40%的車身入手,共同研究汽車車身輕量化技術路線。
車門是汽車最重要的大型覆蓋件,在車身質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無論車身采用何種結構型式,車門的結構和材料的使用都是相對獨立的。所以,對車門的輕量化研究,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車質量,而且可以獨立于車身之外單獨展開。對車門輕量化的研究,不僅可以總結出一種關于車門輕量化設計的方法,而且可以作為整車輕量化研究的突破口。
2、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1) 本項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對轎車前車門的結構及功能特點進行分析,并根據轎車前車門的位置及功能特點選擇前車門的具體結構形式,按照車門的有關設計要求具體設計一轎車前車門,并完成車門具體尺寸的計算和相關校核。使其質量水平能夠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2) 通過課程設計,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汽車結構、原理、組成部分的理解,進一步掌握CAD、Pro/E等軟件的應用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做到學以致用。
意義:
車門作為汽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車身側面最富變化和最受人關注的對象,可以說車門的造型直接地體現了整車的韻味和質感。而其設計也直接影響到汽車的行駛安全性,側面視野性,進出方便性,密封性及噪聲等。是汽車車身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設計(論文)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本設計的主要內容:
(1)轎車前門研究現狀
(2)轎車前門整體結構設計
(3)轎車前門尺寸參數設計
(4)轎車前門尺寸參數相關校核
(5)利用CAD、Pro/E等軟件繪制工程圖、建立實體
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設計一個符合所給參數的轎車前門
(2)對轎車前門的內部結構進行合理的布局;
(3)盡量使所設計的車門應具有足夠大的強度、剛度和良好的振動特性;
(4)對所設計轎車前門尺寸參數相關校核;
(5)掌握CAD、Pro/E等軟件的操作方法,并進行零件圖測繪、實體圖裝配等。
三、 技術路線(研究方法)
收集相關資料查找信息
撰寫開題報告
確定車門類型
初步確定車門邊界
車門結構分析
車門附件布置
運動校核
車門的尺寸參數強度校核
安全性校核
CAD繪制裝配圖、零件圖
完成設計說明書
四、進度安排
(1) 第1周( 2月28日~3月7日):查閱參考資料,收集相關技術資料,了解威馳轎車前門的結構及功能。
(2) 第2周( 3月8日~3月14日):結合任務書制定設計方案,撰寫開題報告。
(3) 第3周(3月15日~3月21日):查找相關設計資料或手冊,結合威馳轎車結構,進行車門的設計,制定設計方案,并了解各輔助元件的結構特點 。
(4) 第4周( 3月22日~3月28日):根據設計方案,完成完成限位器設計;后視鏡設計;外板設計;內板設計,繪制圖紙。
(5) 第5周(3月29日~4月4日): 繪制圖紙,繼續完成門鎖機構設;密封設計;玻璃升降器設計;。
(6) 第6周(4月5日~4月11日):繼續繪制圖紙。完成防撞梁設計及門玻璃等設計。根據設計方案,完善功能。
(7) 第7周(4月12日~4月18日):繪制零件圖,完成相應部件的校核。撰寫設計說明書。
(8) 第8周(4月19日~4月25日):接受中期檢查。
(9) 第9周(4月26日~5月2日):對中期檢查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
(10)第10周(5月3日~5月9日):對設計草圖進行修改,進一步完善設計。
(11)第11周(5月10日~5月16日):進行相關校核。
(12)第12周( 5月17日~5月23日):完成設計圖紙及說明書初稿。
(13)第13周( 5月24日~5月30日):說明書及圖紙送審,根據審閱老師意見進行修改。
(14)第14周( 5月31日~6月6日):預答辯。
(15)第15周( 6月7日~6月13日):修改預答辯中發現的問題準備答辯。
(16)第16周( 6月14日~6月20日):修改預答辯中發現的問題準備答辯。
(17)第17周( 6月21日~6月27日):答辯。
五、參考文獻
[1] 王宏雁,徐少英.車門的輕量化設計.汽車工程,2004,(03)
[2] 古正氣。轎車車身.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0)
[3] 崔建,昆周偉.轎車車門斷面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8.
[4] 姜連勃,王紹春.汽車車門設計.汽車技術,1995:4-5.
[5]王望予,張建文.汽車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08)
[6]藏杰,閻巖.汽車構造.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08)
[7]呂慧瑛.機械設計基礎.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8]黃天澤.汽車車身結構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9]劉自俠.汽車車門設計的探討[J].天津汽車,2000,(02)
[10]鄔晴暉,郭竹亭.國內外車身設計的技術差距[J].汽車技術,1999,(08)
[11]石琴.基于現代設計理論的車身結構設計方法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6.
[12]《汽車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汽車工程手冊設計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3]吳亞良.現代轎車車身設計.上海科技技術出版社,1999.
[14]溫吾凡編著.汽車人體工程學.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15]傅陽春主編.轎車構造圖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6]郟一丁,李文新,周祥庚.進12汽車的構造與修理.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17]吳鎮著.理論力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
[18]楊忠敏.汽車的發展與未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19]Kamal M M. Modern times automobile fabric analysis. Beijing :People’sTraffic Press , 1987( In Chinese)
[20]Edward Opbroek. Ultralight steel auto closures project . SAE , 982308.(end)
六、 備注
指導教師意見:
簽字: 年 月 日
摘 要
車門的結構設計與優化是整車開發設計中的重要環節,熟悉車門結構的功能要求、結構特點和較見的結構處理方法是車門結構設計的基礎;另外,設計的車門應具有足夠大的強度、剛度和良好的振動特性,以滿足車門閉合時耐沖擊性及與側碰時的耐撞性等各項性能的要求。本設計依據威馳轎車的結構尺寸和功能特點具體設計了一個分體式威馳轎車前車門。
本設計主要完成了車門限位器設計、后視鏡設計、外板設計、內板設計、門鉸鏈設計、門鎖機構設計、玻璃升降器設計、防撞梁設計及門玻璃等設計。并且對玻璃升降器進行了交叉臂的計算以及對車門鉸鏈及限位器進行了強度校核。設計了一個具有一定功能性、安全性、實用性、經濟性的威馳轎車前車門。
關鍵詞:結構設計;轎車車門;分體式;限位器;玻璃升降器
ABSTRACT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familiar with the door structure requirements of function, structure features and is seen structure processing method is the door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foundation; In addition, the design of the door should have enough strength, stiffness and goo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door closed and resistance to impact and side when touch the crashworthiness of and so on each of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is design basis WeiChi cars structure size and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 design a car before the door. WeiChi split
This design main finished the design of the limit, the rearview mirror design, the board design, design, door hinge in board design, door lock mechanism design, glass lifts design, impact-proof beam design such as glass door design. And the drive to glass cross arm of the calculation and on the door hinges and limit is the intensity. Design with a certain function, safety, practicability and economy of the car door WeiChi before.
Key words:structural design,car door,split,door check arm,window regulator
目 錄
摘要 ………………………………………………………………………………………Ⅰ
Abstract……………………………………………………………………………………Ⅱ
第1章 緒論……………………………………………………….………………………1
1.1 汽車車門設計行業形勢………………………………...……………………1
1.2 車身外形設計在汽車工業中的地位和意義……………………………........2
1.3 傳統車身外形設計方法…..………......…………………….........……………2
1.4 現代車身外形設計方法...............……...……………….......………………3
1.5 車門流程化設計….............…………………………..........………………5
1.6 國內外發展現狀…….......…………………….………......…………………6
1.7 本設計的研究內容………………..………………………..…………………6
第2章 車門設計流程及主要硬點……......………………….………………………7
2.1 車門設計流程........……………………………………………………………7
2.2 車門設計的主要硬點…………….…………...………………………………7
2.2.1車門外板設計…………...........……....……………………………8
2.2.2門鎖設計……..…………………...……..…………………....………9
2.2.3車門內板設計............................………………………..…………9
2.2. 4 車門密封系設計和檢查.…………..……………………..…………..……9
2.2. 5 車門鉸鏈設計……………………………….…………….…..………….10
2.2. 6 車門玻璃以及車門玻璃升降器的設計………………..………………...10
2.3 本章小結………..………..................…...………………………………10
第3章 車門布置……………....……… ……………....……………………....……….11
3.1車門玻璃面校核確認…...........………...........……....……………………………11
3.2車門開口線定義與鉸鏈中心定義……..................……………………....………13
3.3車門主斷面設計................................................………………………..…………15
3.4車門剛性設計.....................................……...........……………....……..…………15
3.5車門玻璃升降器布置.....................................……...........…………………..……17
3.6車門外手柄布置.....................................……………...........…………..…………19
3.7車門內手柄布置.....................................……………...........…………..…………20
3.8內板作業孔、內飾板安裝孔及其它孔的布置..............................................……20
3.9密封膠溝的設計.....................................……………...........…………..…………20
3.10其它部件布置.....................................……………………….............…..………20
3.11本章小結…………………………………………………………………………21
第4章 車門結構設計及相關附件的強度校核…….......….……………………22
4.1 車門參數化設計技術……………………………….......………………………22
4.2 車門的結構形式及特點………………………………….......…………………22
4.3 車門的結構組成....……………………………………….......…………………23
4.3.1車門門體………….......……………………………………………………24
4.3.1.1車門外板……………………………...……………........…..……...24
4.3.1.2車門內板……………………………………………..…........……..25
4.3.1.3車門防撞梁…………………………………………........…....……26
4.3.1.4車門加強板……………………………………………............……27
4.3.1.5車門窗框……………………………………………..…........……..28
4.3.2 車門附件…………..…………..……………………………………28
4.3.2.1車門鉸鏈………………………........……………………..………..28
4.3.2.2車門限位器…………………………………………...............…….31
4.3.2.3車門鎖……………....……………….....…………..…...........……..32
4.3.2.4車門內外手柄…………………………………...……............…….33
4.3.2.5車門玻璃………………....…………………………................…….34
4.3.2.6車門后視鏡…………………………………...........……........…….35
4.3.2.7車門玻璃升降
器…………..………….…........….....……........….....35
4.3.2.
8車門密封條………………………............………...……........…….38
4.3.3 車門內飾件……………………............…………………………………39
4.4 車門設計的要求及方法………………………………………………………40
4.4.1 車門設計的要求 ……........……………………………………..………40
4.4.2 剛性要求…………………....……..……………………………………40
4.4.3 耐久性要求…………………..…………………………………………40
4.5 車門設計的相關標準…………………………………………………………41
4.6 本章小結………………………………………………………………………41
結論………………………………………………………………………………...………42
參考文獻………………………………………………………………….………………43
致謝…………………………………………………………………...............……………44
附錄…………………………………………………………………...............……………45
第1章 緒 論
1.1汽車車門設計行業形勢
車門是轎車車身設計中十分重要而又相對獨立的一個部件,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整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其性能直接影響著車身結構性能的好壞。它是車身中工藝最復雜的部件,涉及到零件沖壓、零件焊接、零部件裝配、總成組裝等工序,尺寸配合和工藝技術等要求都非常嚴格。因此,車門要求密封性好、防塵、防水、隔音,如果車門的質量差,時間久了容易產生車門卡死、關閉不嚴等現象,隨之帶來的噪聲和振動不但降低乘坐舒適性,而且容易造成汽車零部件的損壞。
過去的車型主要以整體式車門為主,如桑塔納、富康、賽歐、派力奧等等,只有在部分高端車型上才使用分體式車門;從不同車系來看,日韓車系更多的采用分體式車門,而一些歐美車型依然沿用整體式車門的結構;從車門內部構件來看,防撞梁由鈑金件代替過去的管梁結構,限位器由凸輪機構式替代了傳統形式的拉桿式,玻璃升降器由雙導軌繩輪式結構取代了傳統的齒輪式結構等等。
由于分體式車門顯而易見的優勢,而其缺點也可以通過一些工藝手段輕易的解決,越來越多的車型上開始采用分體式車門,目前幾乎所有檔次的車型都開始采用。而一些老車型在進行換代開發時也開始用分體式取代原來的整體式車門,如:老款的蒙迪歐和新款蒙迪歐、老款的馬自達323和新款的馬自達3等。
21世紀以來,“安全、環保、節能”的造車理念已基本確立。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的優化設計包括車門的輕量化設計都成為研究的重點,其中逆向設計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從每年交通事故比例看,側撞要占1/3左右,其致死率僅次于正面碰撞,而致傷率則居第一位。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側撞法規主要要求的是車輛側門結構的安全性。因此,在概念設計階段完成好車門的布置設計是轎車前車門結構概念設計中相當關鍵的一環, 可以為以后的詳細設計打好基礎。
本設計將依據轎車前車門的結構現狀做進一步改進,充分考慮影響車門開度的各種因素(H點、人體模型尺寸、頭部間隙、高寬度、A柱視野障礙角等),采用Y型防撞梁、三道密封條等設計,優化門鉸鏈、門鎖及門窗附件等的布置,將傳統設計與逆向造型設計在汽車車門設計中的應用技術相結合,進行及車門各附件的功能、結構等的分析、計算和校核,總成及零部件的布置,車門密封、通風設計等,最后應用Auto CAD等軟件進行繪圖。
1.2車身外形設計在汽車工業中的地位和意義
在現代汽車工業中,車身作為汽車的三大總成之一和新車型的象征,其研制與生產技術的水平是汽車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車身工程已經為汽車工業中發展最迅速而最具活力的分支之一。一個總成設計優良的汽車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敗主要取決于其外形能否吸引顧客和能否不斷更新。一部汽車的地盤生存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而車身的生命周期只有3~5年。一個國家沒有高水平的車身研制與生產技術,就沒有自主發展的汽車工業,就難以在競爭中獲勝。因此,如何利用現代設計方法,加快車身設計總體和外形的設計,實現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是一個汽車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
探討汽車車身設計的理論和實際意義主要體現在有助于促進汽車車身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有助于縮短車身產品的在設計周期,有助于制造和完善各種外形美觀的車身產品,有助于提高車身產品的制造精度和經濟效益。
1.3 傳統車身外形設計方法
汽車車身外形是汽車結構中與底盤和發動機并列的三大部分之一,其開發和生產準備周期最長,圖紙及工藝準備的工作量最人,并且還經常要改型,不像底盤和發動機那樣容易做到系列化、通用化。
車身結構的特點在于組成車身外形的各個零部件多為尺寸大而形狀復雜的空間曲面(即所謂人型覆蓋件),這些空間曲面無法用一般的機械制圖方法將其完整地表現出來,因而不得不建立立體模型作為依據。為了使這些圖紙和換型能夠確切地表現出車身的形狀和結構,需要通過一套復雜的設計程序來完成。
在傳統車身設計方法中,車身的設計信息和數據的傳遞主要是靠二維圖紙和主模型,人的手工設計部分較多。傳統設計方法無法克服的缺點土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力物力消耗大。傳統的車身設計開發需要美工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其工人通力合作,如二維工程圖(車身曲線圖的繪制)、土模型的制作和保存、模具設計、制造、研配和調試、生產準備中的工藝設計等都將耗費人量的人力和物力。
2、設計精度低、周期長。精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設計和生成準備的各個環節之間信息傳遞是一種“移形”,例如由主圖板制作主模刑,由主模型進行加工工藝補充,制造工藝模型,由凸的工藝模型翻成凹的工藝模型,再由工藝模型反靠加工沖模,原始數據經過這些環節的轉換,各種人為的誤差就在所難免,導致加工出的模具精度無法保證,只有靠下一步的手工研配來解決。
3、車身定型過早且不能進行并行設計。傳統車身設計基本上是一種單向不可逆設計狀態,產品一旦定型,修改或改型非常困難,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低。
此外,現代汽車的車身零部件由于結構和美觀的需要,空間曲面日趨復雜化,傳統的設計方法己很難滿足設計要求。
傳統的車身設計方法的流程可用圖1.1來表示。
繪制1:5的車身總布置圖
繪制縮小比例的色彩效果圖
制作縮小比例的油泥模型
繪制1:1油泥模型并繪制1:1黑板圖
繪制1:1的內板模型圖
繪制車身主圖版
繪制車身工作圖
繪制主模型
模具設計和制造
樣式試制、生產準備
圖1. 1 傳統車身設計方法流程圖
1.4現代車身外形設計方法
近幾年來,由于計算機技術(CAD/CAM/CAE/CIMS等)的迅猛發展,車身外形設計方法己經發生了質的突破。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按照產品設計信息來源的不同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流程上要分為以下幾大類:
1、產品的逆向設計(仿形設計),如圖1.2所示,產品信息來源土要是實物(樣車)、二維圖紙等。
2、產品的正向設計(概念設計),如圖1.3所示,產品信息來源土要是圖片、模型及造型人員的設計思維等。
3、基于上述兩者之間的交互式設計(改型設計)。
汽車造型設計
總布置圖
設計思維
設計思維
1:5油泥模型
平面效果圖設計
1:1油泥模型
CAD面表模型建構
制定曲面分塊方案
油泥數控銑削造型確定
模擬表面數據采集
CAD結構模型建構
點云數據分析處理
CAE分析
曲面拼接、精修
快速原始制造
曲面數據質量評估
模型設計及制造
最終造型審查
樣車試制生產準備工作
圖1. 2 產品的逆向設計(仿形設計) 圖1. 3 產品的正向設計(概念設計)
現代車身設計中大量采用CAD/CAM技術,這會帶來傳統設計方法無法比擬的優點,主要表現在:
1、提高了設計精度:造型一旦完成建立了車身外表面的數學模型并存入數據庫,經計算機管理便可以多方共享,為生產準備、工裝設計制造提供方便、詳細、準確的原始依據,消除了中間數據的轉換,使模具加工的精度大大提高,并可消除凸凹模之間的研配,使調試、修改的工作量大為減少。
2、提高了設計和加工效率,縮短了設計和制造周期:一方面表面數學模型可直接用來進行沖模設計,提高沖模設計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模具的制造可以通過直接引用CAD模烈進行數控加工,從而大大提高了模具制造的速度。
3、可以方便地將造刑結果的CAD數學模型用于車身設計中的各種分析;建立了車身的CAD數學模型后,即可用于車身的強度、剛度有限元分析、車身覆蓋件成烈模擬和空氣動力特性模擬,獲得對招個車身設計的車身剛度,車身安全性,整車空氣動力特性的初始評定,使得設計的可信度大為提高。有了這樣一個基礎,一般只需要試制一輪樣車作為驗證,產品即可定型。
4、在原設計基礎上改型和換刑比較容易??梢员苊獯舐柗辨i重復性的工作,縮短設計開發周期、提高效率。如轎車的二廂、三廂車的設計,卡車的單排、排半、雙排、寬車、窄車、高頂、平項系列車身的設計等,均可在一個車身平臺的基礎上衍生多個車身,使得產品的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大人提高,極人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1.5車門的流程化設計
車門是汽車車身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相對獨立,是供乘員或貨物進出的必要通道。車門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車的造型效果、安全性、密封性、視野、噪聲控制以及乘坐空間等諸方面的優劣。
車門主要由車門內外板、內飾板、加強梁、加強板、車門玻璃及升降器、門鎖、內外手柄、車門鉸鏈、限位器、車門密封條和車門開關機構組成。車門從布置到設計再到制造,每一個環節考慮的因素都比較多,既要保證車門與整車的協調一致,還要保證車門本身的技術要求。很多時候,各個環節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造成了傳統的車門設計難度與周期很長。
車門設計必須走流程化的道路,并且要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平臺做早期的判斷分析、循環優化,是目前我們公司正在努力探索的一個方向。車門結構分析的早期介入,可以及早解決因結構設計不合理造成的機能件運動干涉、鈑金成型性差、總成的振動特性無法滿足整車NVH的需要,避免后期修改造成的資金與時間上的大量浪費。
隨著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結合知識工程,各大汽車公司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研發流程,確立了現代設計方法在汽車領域的主導地位。
長期以來,車門設計一直是一個難點,現代設計方法的應用,使得車門設計的后期分析可以提前到設計過程中進行,使設計的難度降低。車門設計兼顧的方面多、初期布置復雜、需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基于流程與知識的車門布置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本課題以某款新車的開發為例,在該領域做一些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1.6 國內外發展現狀
基于逆向的現代車身設計方法日前己在技術先進的國外汽車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世界上比較大的汽車公司都已普遍采用CAD系統進行車身的二維設計,如車身的總布置(人機工程)、內外覆蓋件的曲面結構設計、零部件結構和裝配設計、模具設計,并自動生成相關的設計技術檔。CAM/CAE乃至CIMS技術應用也很普遍。各大汽車制造公司都擁有自己龐大的車身開發隊伍,而且不惜投入巨額資金建立先進的實驗室,開發或引進專門的軟件進行車身設計。
在車身設計領域應用較多的可進行逆向工程設計的軟件包主要有美國ALIAS公司的Autostudio, IBM公司的子公司Daussault的CATIA, EDS公司的UG、參數技術公司的PRO/Engineer等。這些軟件都屬于通用機械設計軟件,具有較強的曲面設計、參數化設計能力或混和設計功能,并能支持機械制造的全過程,即設計建?!こ谭治觥庸ぶ圃?,有些甚至能較好的支持車身設計的最初階段,即概念設計(Concept Design)階段(如Autostudio),并通過一定的手段將其與建模結合起來,將平面設計轉換為二維模型。
國內計算機用于汽車設計始于70年代。長春汽研所研制了曲面光順程序車身專用功能板,建立了其車身設計用的圖形庫,開發了基于逆向工程基礎上的汽車車身表面造型及結構設計程序系統,該系統具有繪制車身土圖板和車身零件圖,提供加工主模型NC數據,制作土模型的能力。北京汽車摩托車制造公司研制了BJA-BSM車身CAD系統,成功地應用于BJ124, BJ125等各種新車型的車型工作。上海通用汽車、上海同濟同捷科技有限公司等對基于逆向工程基礎上車身設計開發流程進行了比較深入地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車身開發程序。但在逆向工程點數據處理、曲面表面光順、數學模型轉換過程等方面仍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國內很多中小汽車企業由于資金、設備和人員的限制,使得對UG的應用水平不高,未能對基于逆向I程基礎上的車身設計方法進行比較系統的研究和應用,或者僅應用逆向工程的某一領域,應用得最多的也只是對產品做局部或少黃的改動??偟膩碚f,國內逆向工程在汽車車身外形設計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在CAD/CAM、UG集成應用等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
1.7本設計的研究內容
本設計是以威馳汽車開發項目為依托,主要完成了車門限位器設計、后視鏡設計、外板設計、內板設計、門鉸鏈設計、門鎖機構設計、玻璃升降器設計、防撞梁設計及門玻璃等設計。并對車門各個機能件選型,結構布置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2章 車門設計流程及主要硬點
在本章里,我們將以威馳車的開發為例,從車門外表面建立發布開始,到車門生產裝車為止,介紹車門鈑金、密封與機能件的前期布置方法、設計流程以及簡單介紹后期的技術處理。
2.1車門設計流程
1)確定車門類型
一般情況下,車門類型根據設計任務書及使用調研分析結果來確定,然后再結合汽車廠以前產品存在的問題,以及保持結構的先進性、工藝的延續性等,最后確定車門的類型和選擇車門上的附件。一般在確定車門類型時,我們應考慮如下一些因素,車門的實用性、舒適性、安全性、密封性、工藝性和藝術性等。
2)初步確定車門邊界
在車門類型確定后,就可根據車身外表面線圖及車身總布置確定車門的尺寸和位置。車身骨架與車門的相對關系,鉸鏈及門鎖的位置、窗玻璃中心線等。同時車門與座椅的相對位置也很重要,要用人機工程學的知識進行校核,在確定車門邊界時,各邊界處的結構斷面應該初步確定下來。在具體確定邊界線時還可以做一定修改,以適應其它的要求。窗玻璃中心線與鉸鏈中心的位置對邊界的走向有很大影響,車門與門洞之間采用幾道密封以及密封條的固定方法都直接影響邊界的確定。
3)車門附件布置
關于車門附件,除了門鎖、鉸鏈、玻璃升降器三個主要部件外,車門后視鏡
車燈、空調裝置、音響設備等也可能布置在車門上。車門附件的布置在車門設計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而車門結構設計大部分也是為了解決車門附件的緊固和保證車門附件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方便性。
4)車門結構設計
進行車門結構設計,實際就是把前面的工作細化。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要考慮零件的加工工藝,設計的東西必須能夠制造出來。無論汽車外形設計如何漂亮,但如果制造不出來,它只是一幅藝術畫,沒有任何實際功用。車門前端板上通常焊有加強板,因為該處要裝鉸鏈、開度限位器等。此外,還要求保證密封 不干涉等要求,形狀較復雜對于車門本體上面的兩個角部要考慮與車窗連接的強度以及密封性。所以這部分形狀較為復雜附件與操縱機構的連接應滿足易拆裝 不脫落不變形,運動中不產生撞擊等要求。
車門本體也要密封,它可保護附件不受腐蝕。運動件能正常運動在結構設計中對于制造材料的選擇是很重要的,如鋁制車門比鋼材輕有輕量化的優點。車門的各附件要容易裝拆,門內板上要留有足夠大的孔洞并考慮玻璃的裝配方法。
5)運動校核
車門是運動件,在設計時必須進行運動校核,包括鉸鏈、限位器、門鎖的布置,以及車門的形狀和尺寸與車身骨架之間的運動關系另外要避免車門內部附件運動干涉。
6)安全性校核
為了保證安全性,車門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包括車門與骨架連接的鉸鏈和門鎖在內都要進行強度校核。另外,還要檢查是否有尖角或突出物避免碰傷乘員或行人。
當然,上述的設計步驟并不是絕對不變的,要根據設計的需要靈活進行各步驟之間的反復往往要多次進行,如根據鉸鏈位置等初步確定車門邊界,然后進行附件布置,但布置過程中出現問題又要求重新修改邊界等等。各步驟不斷交叉進行多方面考慮才能保證最終設計的合理。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一定要回到前面程序進行修改,切不可馬虎草率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2車門設計的主要硬點
車門設計總的設計原則是由外而內、先外板再內板、先斷面再數模、先周邊再內部的過程。主要設計硬點有外板曲面、分縫線、門鎖結構、內板結構、密封間隙、鉸鏈中心線長度姿態、玻璃升降器位置和玻璃曲面等。
2.2.1車門外板設計
車門外板設計是在光順好的整體造型面和車門輪廓線的切割面片基礎上加周邊翻邊和門鎖等特征后的車身零件。分縫線和鎖機構等是門外板的設計硬點。分縫線通過2種方法獲得:(1)一般先將汽車內外觀面整體造型面光順到A級曲面(CLASS A),同時將造型邊界線投影到XZ鉛垂平面后光順到A級曲線,然后采用該投影的邊界線投影到光順好的A級大造型面與造型面相交,獲得邊界線,該交線理論上定為A級曲線。(2)另外也可以采用空間曲線光順后與曲面相交,反復相交反復光順的方法,相交后將交線進一步光順,重新獲得邊界線,再將該線投影到光順面上獲得更新的邊界線,重復這一過程直到邊界線達到A級曲線要求,用最后獲得的邊界線作為車門邊界線,并與大的光順面相切割得到車門外板面。
外板面設計好后,將門鎖機構等有關設計硬點特征加上去便完成了車門外板設計,較大的門外板需與內板或車門側向防撞梁,采用傳力膠進行支承,不允許直接接觸外板焊接,以防止熱變形和幾何干涉變形。
2.2.2門鎖設計
車門內板設計是先建立門鎖。門鎖與上下鉸鏈共同構成車門的3個受力點,因此要求門鎖高度的理想位置居于鉸鏈軸線的中心垂直面;門鎖的位置還應保證車門順利開啟和鎖止,因此在后視圖中鎖舌的中心線必須與鉸鏈軸線平行。鎖扣到門內板魚嘴口的距離設計有2種方案:(1)當鎖扣超出車門內板表面時,直接留足鎖開啟和閉合的余量,超出鎖體口邊緣3 mm;(2)當鎖扣不超出車門內板表面時,鎖扣到門內板魚嘴口的距離在超出鎖體口邊緣的情況下為7 mm以上。這考慮到保證碰撞后車門仍能順利打開。
2.2.3車門內板設計
車門內板設計首先依靠主斷面來進行,預先考慮車門密封要求,確定好設計斷面,斷面便成為設計硬點。各汽車廠商為了縮短開發周期、節省設計成本,更多的是根據已有成熟車型的主斷面加以調整修改,得到新車的設計主斷面。主要方法有:(1)肥邊調整法。當新車的外造型面與原車在y方向相差-3~+5 mm,分縫線x方向相差不超過50 mm時,可直接調整原車內板斷面肥邊,其他部分不變,得到新的車門內板結構。(2)斷面平移。當新車外造型面相對于原車較大時,采用肥邊調整法,將造成肥邊過短、車門剛度強度不足、車門過重等情況,采用斷面平移法,使原車主斷面平移至原車外造型面與新車外造型面重合,得到新車內板結構設計斷面。
2.2.4車門密封系設計和檢查
車門密封系的設計主要是車門內板與周邊零件如側圍等的間隙,密封條及其壓縮量的設計。這兩項車門設計硬點應在設計之初根據制造商制造精度確定,制造精度高、公差小,則間隙可設計得相對較小,密封條壓縮量也可設計得較?。恢圃炀鹊?、公差較大,則間隙必須設計得相對較大,密封條及其壓縮量也要設計得相對較大。如果設計得較小,在公差較大的情況下,將出現關門力過大關不上或者密封條壓縮量太小關不緊的情況。
車門密封系的設計以斷面為主要手段。在車門內板和側圍建模完成后,取車門周邊不同位置的斷面,逐一檢查修改,根據國內廠商的生產精度水平,車門周邊密封間隙應取15 mm左右,日本車廠車身制造精度較高,密封間隙多取在10~12 mm。密封條的斷面應處于裝配狀態,這樣可以根據密封條斷面進行檢查和修改。密封面密封條處于干涉狀態,干涉不能太大或太少,一般為有效壓縮尺寸的1/3~1/2,這樣既保證了密封效果,又不至于運動件在運動過程中產生過大的噪聲和關門力。另外在車門與側圍之間沒有密封的部分要留9~12mm的騰空間隙,以防止干涉。
2.2.5車門鉸鏈設計
車門鉸鏈的設計是車門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直接關系到車門能否正常開啟。在鉸鏈設計中,鉸鏈中心線定位和鉸鏈中心距是重要的設計硬點。
鉸鏈軸線一般設計成具有內傾角和后傾角。內傾角指鉸鏈軸線在x=0平面上的投影與z軸之間的夾角,內傾角一般為0~4°,后傾角指鉸鏈軸線在y=0平面上的投影與z軸之間的夾角,一般為0~2°。內傾角和后傾角都是為了使車門開啟時獲得自動關門力,也有個別汽車門鉸鏈具有前傾角,但一般不會有外傾角。
2.2.6車門玻璃以及車門玻璃升降器的設計
玻璃要設計為雙圓環面,可以和外造型匹配,達到玻璃升降的平順性,圓環面的數學方程如下,當R足夠大且圓柱半徑r遠遠小于R時,從圓環面上截取的玻璃曲面仍近似為柱面。玻璃的運動可以認為是一種繞圓環面中心引導線的旋轉運動,其運動軌跡是與引導線成一定夾角的圓環截面線的一部分。R=15~25km,r=1200~2000m;大客車為R=∞,r=4000~7000m。
玻璃升降器是車門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的合格與否直接影響到車窗的開閉。玻璃升降器在設計過程中,關鍵在于安裝和玻璃導軌的曲線確定。
有了玻璃的數據后,可求出玻璃的質心位置,根據以往設計經驗和一些樣車數據,一般單導軌的位置是在玻璃質心位置向B柱方向偏移15~25mm,雙導軌的間距應在不干涉內門板和其它附件的情況下盡可能大,但兩個導軌的中線應該在玻璃質心位置向B柱方向偏移15~25mm。導軌位置確定后,通過偏置玻璃面求出導軌的弧度,此導軌弧度為空間螺旋曲線。
由于玻璃運動近似圓弧運動,但升降器的長導軌在自由狀態下是平面運動,所以在玻璃升降過程中,升降臂和平衡臂會變形隨長導軌一起運動。為了提高升降器的壽命,應使運動過程中升降臂和平衡臂的變形量盡可能小。玻璃運動軌跡和長導軌在自由狀態下的運動軌跡,A、B、C分別表示了玻璃在上、中、下3個位置時升降臂和平衡臂的最大變形量,其中C>A=B。
2.3本章小結
車門設計硬點是總布置設計過程中,為保證零部件之間的協調和裝配,及造型風格要求所確定的控制點(或坐標)、控制線、控制面及控制結構的總稱。這是汽車零部件設計和選型、附件及車身設計最重要的尺度和設計原則,能使項目組分而不亂,是并行設計的重要方法,一旦確定后不要輕易調整。
第3章 車門布置
3.1車門玻璃面校核確認
對過程外表面切斷面測量主要是對玻璃和車門外板面的成立性進行探討,對玻璃升降器需要的空間做初步分析。如圖3.1所示,對頂蓋、腰線、外手柄、地板邊梁處做斷面分析,分析的目的是探討玻璃面和外板面的成立性。
圖3.1 玻璃面校核斷面
1)頂蓋斷面A
此斷面主要對噪音等級做探討。首先確定a值,如在威馳車中,a=9.7mm,噪音等級為8級(豐田標準);同時還要對車門開口線點相對密封膠條的位置做初步確定,并據此對頂蓋、窗框斷面做出初步設想,對開口線的間隙做初步確認,如圖3.2所示。
圖3.2 頂蓋斷面A
2)腰線斷面B
此斷面主要對內、外板及加強板在此處相對玻璃的關系作出分析,對玻璃升降器的安裝面也要確認,據此內板一般面也可以有初步的定位,如圖3.3所示。
圖3.3 腰線斷面B
3)車門外手柄斷面C
對車門外手柄斷面的分析,主要目的是分析外手柄對玻璃的間隙。對此間隙要做三種分析,如圖3.4所示:
外手柄動——玻璃動b大于8mm
外手柄動(靜)——玻璃動(靜)b大于5mm
外手柄靜——玻璃靜b大于3mm
對外手柄的分析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危險感的分析(在后面詳細討論)。在1:5模型階段就要對此項做研討,以確保造型的成立。
外手柄斷面還應對所初選的門鎖作出一定的分析,主要也是分析與玻璃面的間隙。
圖3.4 車門外手柄斷面C
4)梁處斷面D
此斷面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車身開口線及地板邊梁上口線,根據內板一般面的位置,初步確定車身開口線的斷面位置,如圖3.5所示。
圖3.5 邊梁處斷面D
3.2車門開口線定義與鉸鏈中心定義
表3.1 開口線主要控制尺寸目標值
序號
項目
前后車門
目標值(mm)
1
a
前車門
≥380
2
后車門
≥330
3
b
前車門
≤35
4
后車門
≤30
5
c
——
≥15
6
d
——
≥15
7
e
——
≥16
8
f
——
≥16
車身外表面數據在經過造型與質量檢查確認之后,會發布到工程部門,作為工程設計的基礎。外表面上有全部的車身開口線,這些開口線是造型階段概念設計與造型設計的共同結果?,F在我們需要將發布過來的外表面數據做工程設計的詳細分析,反饋到外表面調整上,做最終定型。
造型階段對開口線所做工程概念分析只是為了分析外板面的成立性。一般來講,車門開口線的確定,與外板面和鉸鏈的位置有很大關系,但鉸鏈對車門來講承擔著支撐車門重量、回轉中心的任務,因此鉸鏈應盡可能拉開間距,鉸鏈中心線盡可能向外板一側靠近,這樣可以減小車門開口線的回轉半徑。
設計目標值如表3.1所示:
這些經驗值僅作為設計時的參考,重要的是斷面分析,防止干涉。
車門開口線的確定直接與造型有關,一定要首先做好,以免在設計過程中出現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
1)車門開口線界限
車門是運動部件,運動干涉是設計中的大忌,而車門開口線又是造型師體現其個性的要點,因此,有必要確定一個限界,防止發生運動干涉。開口線的限界通過斷面分析可以做出。
前車門應分析上、下鉸鏈、限位器、一般位置等幾個斷面,從而確定開口線的限界。一般做法為:切鉸鏈位置的斷面,車門的活動余量為1.5mm(前門),因此,以此余量為基礎,將外板向外、向前移動1.5mm,然后以鉸鏈中心為軸回轉78°,并保證車門外板與前翼子板運動間隙為0.4mm,此時即可確定相對前翼子板限界點,對鉸鏈的限界應保證回轉78°后不發生干涉,與鉸鏈座面(側圍安裝)間隙為0mm時,確定相對鉸鏈的限界點。此兩點之間為開口線區。
就像鉸鏈位置斷面一樣,要對圖中所有位置進行斷面分析,找出對應的限界點,然后將點光滑連接,即為車門開口線對鉸鏈和前翼子板的限界區間。下鉸鏈同樣做斷面分析。
2)鉸鏈布置
車門開口線限界的確定是以鉸鏈中心為基礎進行的,前面提到過鉸鏈的配置,但只是為了分析外板成立性而進行的簡單分析。在車門設計中,鉸鏈的配置是十分關鍵的一步,下面就前車門,介紹鉸鏈的配置。
在L方向以車身開口線為基準,確定鉸鏈。鉸鏈的安裝要求有一定的空間,還要確保其平面位置,以有充足的調整余量。鉸鏈與內板之間的間隙為D1=2.5mm,內、外板間距3mm,內板厚度1.2mm,所以鉸鏈凸緣到外板的間距為2.5mm+3mm+1.2mm=6.7mm,車門上安裝鉸鏈平面調整余量為D2=2.5mm,鉸鏈座與外板間距D=2.5mm+6mm+3mm=11.5mm,以這兩個數據為基礎在H、W兩方向反復比較,使上圖中a、e兩值盡可能合理,最終確定鉸鏈位置。鉸鏈安裝位置的密封條線要光滑。
各種間隙應是用作分析的參考,而不應作為設計的標準,前后車門鉸鏈配置不要把目標值作為限界,而應以斷面分析為主要依據。
鉸鏈中心線在經歷概念定義、開口限界、詳細定義、鉸鏈布置這一過程之后,最終確定,同時外表面開口線也已經確定。至此,工程分析對前車門外表面的定義已經基本結束。
3.3車門主斷面設計
主斷面設計是車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造型設計提供盡可能多的結構信息,也是指導詳細結構設計的依據。在主斷面設計中,包含了盡可能多的信息:來自各個方面的概念設計數據:外板、內板、鉸鏈、限位器、手柄、內飾、升降器等;部件的安裝點表示、與相鄰部件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相鄰部件的料厚關系等;設計目標品質;材料信息;料厚信息估算的重量、重心;估算的成本;設計規則;繼承件信息;部件的設計形狀趨勢描述,等等方面。
主斷面設計要自成一系,實現參數化設計,從外表面發布開始,到主斷面設計而止。外表面的變動能夠直接引起主斷面的快速更新。主斷面不能被其他設計直接引用,主斷面位置如圖3.5所示。
圖3.5 前車門斷面分布
3.4車門剛性設計
a)車門窗框的剛性設計與膠條壓縮量定義
窗框剛性設計主要考慮的問題如下:
1)前車門:高速運行時的負壓影響;結構本身剛性(用密封條反作用力來計算)。2)后車門:結構剛性;品質剛性。
密封條的壓縮量S的設計應考慮表3.2中的幾個方面
表3.2 密封條壓縮量考慮的幾個方面
序號
變量
內容
推薦值(mm)
1
a
負壓吸出量
≤2.1
2
b
安裝公差
±2
3
c
窗框振動量
0.5
4
d
密封永久變形
1.4
5
e
最低密封量
1.0
S=a+b+c+d+e (S一般為7mm)
不論在任何位置,都要確保密封條的安裝平面,及密封條與內板的貼合部位不能超過R終止線。密封條的壓縮量要大于5.5mm,密封條線要光滑,最小圓角不得小于R90。
密封條的質量對保證車體外形質量十分重要,在設計過程中對密封條的反力計算也是建立在質量穩定的基礎上的。
一般的車采用一層密封,高級車采用雙層密封。
通過風洞實驗及分析,可得出窗框最大負壓處及結構剛性最差處如a、b兩點。所以在設計中就應把這兩點作為最大位移來調整窗框,即向車內偏轉。具體分兩步:
第一步,以m軸轉o點,偏1mm;
第二步,以n軸轉,偏2mm。
b)車門外板剛性設計
外板張剛性設計也是外板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首先要確定目標值(下表為參考等級),然后選定測試點,測試點的選定以經驗確定,如表3.3所示。
表3.3 剛性等級推薦值 測試力:10kgf
等級
4級
5級
6級
7級
8級
變形(mm)
2.98—3.83
3.83—4.68
4.68—5.53
5.53—6.38
6.38—7.23
對于測試結果不合格的點,有以下幾項對策:
1)增加板厚,如圖中②、④(前門)不合格,板厚增加到0.7mm時,②點變形量為6.7mm,④點變形量為6.3mm,由此可知,t=0.7mm時,基本滿足8級要求。
2)增加加強梁,加強梁的位置應與變形量相對應。
3)增加PP片
這三種方法要對其成本加以考核,最終確定(如圖3.7所示)。
圖3.7 外板剛性測試點
對外手柄周邊位置的張剛性探討,以永久變形為主,目標值為25kgf時,永久變形小于0.3mm。
3.5車門玻璃升降器布置
a)W方向升降器壓縮、引張量的經驗設計如圖3.8所示:
圖3.8 升降器壓縮、引張量
1)上止點壓縮量:a≤12mm
2)最大引張量: b≤9.3mm
3)下止點壓縮量:c≤25mm
b)擠出力計算
如圖3.9所示:
圖3.9 擠出力計算
1)上升力F1
(:上升最大扭矩 D1:齒板直徑 D2:齒輪直徑)
2)擠出力P
(:效率80%)
c)壓縮引張量的確定
1)a、b分別為上、下止點的兩臂交叉點;
2)以a、b連線處切斷面;
3)得出玻璃中心線和c、d兩點,對應在玻璃中心線上的e、f兩點,即為計算壓縮量的兩點,中間一點g為引張量的計算點。
表3.4 升降器布置尺寸推薦值
序號
變量
內容
推薦值
1
a
玻璃托架與玻璃導槽夾角
≤104°
2
b
上止點滾輪間距
≥200mm
3
c
下止點滾輪間距
≥190mm
4
d
滾輪中心到止點余量
≥10mm
5
e
舉升臂滾輪的余量
≥10mm
6
f
平衡臂滾輪中心的余量
≥10mm
7
g
玻璃殘余量
3mm≤h≤5mm
d)升降器布置經驗判斷
升降器布置以經驗值來判斷,但不是絕對的,最終的參數確定需要經過校核,其推薦值如表3.4所示。
e)升降器與玻璃中心的關系
玻璃升降器在H方向的配置:以玻璃下邊緣為基準,放置在中間,在L方向,以玻璃中心為基準,玻璃中心與臂交叉點距離為S,S≤60mm,如圖3.10所示。
圖3.10 叉臂交點與玻璃重心的關系
f)布置的實現
按照如上進行升降器布置,玻璃托架也在此時定義。將升降器按照斷面點裝配到位,它的安裝座面就確定了。
3.6車門外手柄布置
外手柄配置中最重要的就是位置的確定,如果位置確定得不合理,乘員在開關車門時就有可能發生危險。以額頭、鼻子、下顎三部分為基準點,確定三個橢圓,橢圓長軸336mm,短軸184mm,傾角θ=31.2°
A——外手柄距地面高
B——車門角距地面高
C——外手柄距車門角距離
D——車門角軌跡與橢圓間隙
1)下顎:
L=0.159×(A)+0.498×(C)+94
W=0.0917×(A)+157
Z=0.0302×(B)-0.244×(D)-38.7
2)鼻子:
L=0.151×(A)+0.557×(C)+66
W=0.118×(A)+104
Z=0.0328×(B)-0.257×(D)-48.6
3)額頭:
L=0.167×(A)+0.561×(C)+51
W=0.137×(A)+87
Z=0.0320×(B)+0.216×(D)-47
以上計算式中,L、W確定橢圓中心,Z為判別式,Z小于零為合適。
以經驗值來判斷,從外側手柄中心到車門窗框的距離C≤244mm,外拉式外手柄相對車門外板的突出量要小于40mm
在車門外手柄位置確定后,根據外手柄的位置,確定車門外板的翻邊深度、倒角、扣手的空間等尺寸,并將這些信息以斷面的型式傳遞給外板設計人員,作出外手柄的安裝結構及型面。
3.7內手柄布置
內手柄的位置是造型所必需的,而且要滿足人體工學的要求,根據人體工學的要求,內手柄相對的適用范圍見圖。內手柄安裝螺釘與玻璃面間隙要大于8mm。
3.8內板作業孔、內飾板安裝孔及其它孔的布置
內板作業孔主要是為了安裝機能部件設計的,分別為玻璃升降器作業孔(兼有安裝玻璃導槽下固定位安裝)、門鎖安裝作業孔、限位器安裝作業孔。內板面上其余位置可作相應加強處理。
其他孔的布置主要包括:裝焊基準孔、沖壓基準孔、升降器安裝孔、限位器安裝孔、鎖安裝孔、玻璃導槽安裝孔、內飾安裝孔、內扣手支架安裝孔、鉸鏈安裝孔、線束卡子安裝孔、排液孔、工藝過孔等。
3.9密封膠溝的設計
密封膠溝的設計應光滑,溝寬一般為d1=14mm,溝深d2=1mm,溝邊倒角R≤3,防水罩到溝邊距離d3≥10。
密封膠溝設計注意以下幾點:
1)防水罩的密封要可靠地實施;
2)全周設定丁基膠帶;
3)按各車的要求性能、線束等的切口部要設定海綿條、粘貼膠帶,要仔細檢查。
3.10其它部件布置
車門止動塊、后視鏡安裝面等部件的布置也需要逐步與相關人員溝通確認,最終在車門布置階段做分析。
在經歷了以上詳細布置以后,所有的布置信息在中用最簡單的點、線、面構建出來,作為對所有車門部件詳細設計的必備輸入條件來發布。
3.11本章小結
本章對車門的前期準備、布置流程與方法、詳細結構設計與方法、分析內容做了研究,特別是對車門的布置流程與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討,對涉及布置的硬點分別從理論上與經驗上做了判斷,另外在詳細設計的技巧與分析工作的內容上也作了研究,該流程的研究能夠對實際的開發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4章 車門結構設計及相關附件的強度校核
4.1車門參數化設計技術
汽車車門的參數化設計方法,是通過參數化設計采用幾何約束控制產品形狀的幾何特征,改變約束可迅速獲得不同的設計結果,提高設計效率
收藏
編號:233735733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rhrnvbf" class="font-tahoma">3.25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3-10-13
45
積分
- 關 鍵 詞:
-
轎車
車門
結構設計
優化
- 資源描述:
-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文件全都有,,請放心下載,,有疑問咨詢QQ:1064457796或者1304139763 ====================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文件全都有,,請放心下載,,有疑問咨詢QQ:1064457796或者1304139763 ====================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flmh8.cc/article/23373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