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一章-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綜合自然地理學授課年級:2008級主講教師:劉目興E-mail:一、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基本特征一、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基本特征二、地理學的學科劃分二、地理學的學科劃分三、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三、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四、自然地理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四、自然地理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五、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實踐意義五、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實踐意義六、參考書籍和期刊六、參考書籍和期刊地理學的定義研究地理環境的科學研究對象:地理環境地球表層地理要素特征、分布及發展變化的規律性和人地關系,可分自然、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三類自然地理學研究對象地球表層的自然地理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的組成、
2、結構、空間分布及變化規律自然地理學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科學環境環境是相對于主體而言的概念,是圍環境是相對于主體而言的概念,是圍繞主體、占據一定空間,構成主體存繞主體、占據一定空間,構成主體存在條件的諸種物質實體或社會因素。在條件的諸種物質實體或社會因素。生態學研究生態學研究環境學研究環境學研究地理學研究地理學研究生物與環生物與環境矛盾境矛盾人體與環人體與環境矛盾境矛盾人類社會與人類社會與環境矛盾環境矛盾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由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物由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物質和能量組成,具有地質和能量組成,具有地理結構特征,受自然
3、規理結構特征,受自然規律控制的地理環境律控制的地理環境在自然環境基礎上由人類在自然環境基礎上由人類社會形成部分,指自然條社會形成部分,指自然條件和資源經人類改造利用件和資源經人類改造利用形成的生產力地域綜合體形成的生產力地域綜合體人類社會本身形成的人類社會本身形成的人口、社會、國家及人口、社會、國家及民俗、語言、文化等民俗、語言、文化等方面地域分布與組合方面地域分布與組合自然地理環境地球表層的大氣、水、巖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質組成的整體天然環境/原生自然環境人為環境/次生自然環境自然地理系統一個通過與外界環境保持著不斷的物質能量交換,保持內部有序性和穩定性,具有耗散結構的開放體系。自然
4、綜合體、地理殼、景觀殼或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分異性及各級自然綜合體的結構與功能l 太陽輻射的分布與轉化主要在地表表層進行 海陸表面是太陽輻射能對地表所有自然過程起作用的地方。l 地球表層是自然界氣固液三相物質和三個圈層界面 大氣圈、巖石圈和水圈的共存界面。l 地表表層的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生物、風化殼、土壤層、沉積巖等特有的產物l 地表系統的各個圈層相互滲透,進行復雜的物質交換、能量傳遞及化學物質的循環,并伴隨信息的傳遞。l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環境的內部分異是形成各級綜合體的原因所在。l地球表層是人類社會發生發展和人類活動基本場所 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的組成、結構及其區域分布規律 各自然地理要素
5、(氣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的特征、組合及空間分異規律 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的成因與變化規律 各自然要素及其組合景觀特征的成因、時空變化規律 自然環境系統的運行機制 物質循環、能量轉換、信息傳輸 人地關系 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的評估、預測及優化、調控。借助傳統或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對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的調查、觀測,獲得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組合特征的數據,分析時空變化規律,評估現狀,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制定并實施合理的規劃管理措施,達到優化調控地表生態系統,保護環境,建立和諧的人地關系,實現地球表層自然系統的可持續發展。l 綜合性:自然地理學多學科交叉、多要素融合自然地理學多學科交叉、多要素融合 的特性。的特
6、性。l 區域性:區域性是地理學的本質特性區域性是地理學的本質特性,區域特區域特 征、區域聯系與區域分異規律為主要征、區域聯系與區域分異規律為主要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l 環境性:地理學以人類生存環境是研究的主要地理學以人類生存環境是研究的主要 對象與內容。對象與內容。l 系統性:地球表層是一個系統,它具有整體性、地球表層是一個系統,它具有整體性、層次性、動態性與結構功能性。層次性、動態性與結構功能性。認識(1):傳統地理學的二分法(辭海)傳統地理學的二分法(辭海)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 系統地理學與區域地理學系統地理學與區域地理學 部門地理學與綜合地理學部門地理學與綜合地
7、理學 認識(2):地理科學是地理科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的交叉學科 現代地理學的二分法(錢學森現代地理學的二分法(錢學森現代地理學的二分法(錢學森現代地理學的二分法(錢學森)(一)以系統論劃分地理學 系統論強調子系統與系統間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而整體大于部分的總和,系統具有整體性、層次性。從而將地理學分為三個組織水平的三層次:綜合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 隨著地理學的發展,地理學科的三分法逐漸占據了主流: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社會文化地理學此外,除了三層次和三分法對地理學的劃分外,根據研究內容和研究時段也可對地理學進行劃分: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和區域地理
8、學(研究內容差異)古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研究時段差異)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綜合自然地理部門自然地理部門自然地理理論研究理論研究區域研究區域研究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人文地理綜合人文地理部門人文地理部門人文地理 氣候學氣候學地貌學地貌學水文學水文學土壤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生物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綜合經濟地理學綜合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層次研究層次研究領域研究領域應用研究應用研究(二)從地理學發展史看地理學分科1.區域學派 創始人:創始人:赫特納(赫特納(HettnerHettner)主要觀點主要觀點:區域是自然與人文現象的
9、結合,將二者統一于區域研究之中。優缺點優缺點:過分強調地理學與歷史學差異,取消了發生學研究,忽視地理現象與時間的聯系。2.人地關系學派 創始人:創始人:德國的拉采爾德國的拉采爾(Ratzel),法國的白蘭士、白呂納,法國的白蘭士、白呂納和美國的戴維斯等和美國的戴維斯等 主要觀點主要觀點:強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環境決定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強調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決定作用 優缺點優缺點:弱化了人類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把人看成了地理環境的一部分,只從社會科學方面研究人地關系,陷入決定論和可能論之爭。3.景觀學派 創始人:創始人:英國的英國的赫伯森和德國的帕薩格、洪堡,伊薩欽科赫伯森和德國的帕薩格
10、、洪堡,伊薩欽科等等 主要觀點主要觀點:地表按發生的相對一致和形態結構的同一性劃分地表按發生的相對一致和形態結構的同一性劃分成一個個地理區域和地段,研究各個區域或地段的特征,包括成一個個地理區域和地段,研究各個區域或地段的特征,包括基本地段的識別、自然區的劃分和區域分異?;镜囟蔚淖R別、自然區的劃分和區域分異。優缺點優缺點:強調地表的地域分異和特征,是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發展方向,但蘇聯的景觀學派忽視了人地關系研究,把自然地理變成天然環境研究,經濟地理變為社會科學的研究。4.地理學綜合思潮的來源l 多學科間邊緣領域的研究l 從控制論到系統論的思潮影響:維納的控制論l 科學通論和科學學的興起5.綜合
11、地理學的產生 從從2020世紀世紀5050年代開始科學走向綜合,學科研究重點區域邊緣年代開始科學走向綜合,學科研究重點區域邊緣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研究受到重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研究受到重視。地理學綜合思潮來源于對地理環境的綜合研究地理學綜合思潮來源于對地理環境的綜合研究 瓦倫紐斯的通論地理學,洪堡的瓦倫紐斯的通論地理學,洪堡的宇宙宇宙和道庫恰耶夫的自和道庫恰耶夫的自然地帶劃分,卡列斯尼克的然地帶劃分,卡列斯尼克的普通地理學原理普通地理學原理等為自然地理等為自然地理的綜合研究奠定了基礎。的綜合研究奠定了基礎。l 土地綜合研究、考察及評價和區域規劃,成為綜合自然地 理的主要研究
12、內容。l 社會經濟地理學研究中的區位論、生產力地域綜合體和經 濟區劃成為綜合經濟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l 對環境的感應和行為研究促進了社會文化地理學綜合研究 以上三者為綜合地理學的理論研究和理論地理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研究研究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的(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相互關相互關 系系,彼此之間的本質聯系和作用效應,彼此之間的本質聯系和作用效應 研究研究地理環境的動態地理環境的動態,從整體上闡明其變化發展規律,預測,從整體上闡明其變化發展規律,預測 其演變趨勢其演變趨勢 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空間分異規律空間分異規律,劃分不同等級的自然綜
13、,劃分不同等級的自然綜 合體合體 確定自然綜合體的特征及其開發利用方向,確定自然綜合體的特征及其開發利用方向,參與經濟建設的參與經濟建設的 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評價以及自然災害防治的研究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評價以及自然災害防治的研究,為資源,為資源 利用和環境保護服務。利用和環境保護服務。協調環境、資源、人口和發展的關系,探求自然環境和資源協調環境、資源、人口和發展的關系,探求自然環境和資源 的永續利用途徑。的永續利用途徑。地球表層自然系統是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構成的。研究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的核心學科分別是大氣科學、水文學、地質學與生物學。自然地理學,包含了這些學科的
14、某些內容。從人類環境科學的角度來看,自然地理學是將這些內容有機地交叉、融合在一起,將人類生存環境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以及對各個區域的環境組合進行研究的。自然地理學是大氣科學、水文學、地質學與生物學的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1.自然地理學與環境科學的關系 環境科學只研究影響人類正常生產、生活的一部分環境的性質及環境工程,是伴隨工業發展和產業革命出現的。2.自然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的關系 經濟地理學研究區域的生產力配置,而區域生產力配置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可能是合理的,實施生產力布局必須從自然地理條件和自然規律分析入手。地理學家在生產力戰略布局和區域經濟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綜合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
15、的關系 綜合地理學研究地域的綜合分異規律,單元劃分和資源評價及人地關系的綜合分析、區域開發和綜合規劃。不同于部門自然地理學的分異規律、評價及區劃。其理論部分包括:地理系統學說、自然條件和資源評價學說、人與自然關地理系統學說、自然條件和資源評價學說、人與自然關系的研究、建設地理學系的研究、建設地理學 農業區劃、工業布局、交通建設、環境保護、城市規劃、農業區劃、工業布局、交通建設、環境保護、城市規劃、旅游等多方面都是地理學的應用領域,而主要應用還是自然旅游等多方面都是地理學的應用領域,而主要應用還是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評價、人類影響地理環境引起的變化預測、資源和自然條件評價、人類影響地理環境引起的變
16、化預測、環境合理的地域組織及區域經濟結構的優選等。環境合理的地域組織及區域經濟結構的優選等。此外,新興的國土經濟學中國土規劃是以地理學為基礎:此外,新興的國土經濟學中國土規劃是以地理學為基礎:經濟發展和物質需求需要地理學提供供給量的地域分布經濟發展和物質需求需要地理學提供供給量的地域分布概況概況地理學為資源合理開發提供區域優選地理學為資源合理開發提供區域優選為環境保護和避免生態破壞,作國土規劃為環境保護和避免生態破壞,作國土規劃避免重大的經濟戰略性布局錯誤避免重大的經濟戰略性布局錯誤 綜合自然地理學應用實例:廠址選擇中自然條件和經濟區綜合自然地理學應用實例:廠址選擇中自然條件和經濟區位的綜合考
17、慮;航空照片和衛星影像的綜合判讀;區域農業位的綜合考慮;航空照片和衛星影像的綜合判讀;區域農業發展方向的確定。發展方向的確定。六、參考書籍、刊物自然地理學(第3版),伍光和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綜合自然地理學,劉南威主編,科學出版社 現代自然地理學,王建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自然地理(第3版),趙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進展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Geomorphology“綜合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設計與要求 1.教學方式課堂講授:課堂講授:主講(電子講義)、課堂提問。主講(電子講義)、課堂提問。組織討論:組織討論:專題討論或學科前沿討論。專題討論或學科前沿討論。作業方式:作業方式:重要知識點回顧、熱點問題探討重要知識點回顧、熱點問題探討2.2.要求:要求:上課:上課:每周二晚上每周二晚上9-109-10節(節(83168316)。)。作業:作業:布置的作業布置的作業2 2周內交。周內交。成績評定:成績評定:課堂考勤課堂考勤10%10%,作業作業30%30%(3 3次);次);期末成績占期末成績占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