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
![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_第1頁](https://file7.zhuangpeitu.com/fileroot7/2024-4/22/276fa861-a4b8-42e3-bb1d-a40129794d93/276fa861-a4b8-42e3-bb1d-a40129794d931.gif)
![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_第2頁](/images/s.gif)
![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_第3頁](/images/s.gif)
《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 1.適合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大唐信陽華豫發電廠660MW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的周期、標準檢修項目、大修的施工步驟及工藝質量標準,并附錄了一些檢修維護相關的知識,供大唐信陽華豫發電廠二期脫硫漿液循環泵檢修工作使用,也可做脫硫運行、檢查人員參考。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DL/T998-2016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裝置性能驗收試驗規范 DLT 341-2010火電廠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裝置檢修導
2、則 Q/CDT 207-0002-2010 石灰石-石膏法脫硫系統定期工作指導意見 DL/T573—95 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 DL/T596—96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3.二期脫硫脫硫漿液循環泵規范 3.1漿液循環泵規范 序號 項目 單位 數值 1 型號 LC700/900 LC800/1000 2 型式 臥式 3 數量 臺 8 4 密封型式 機械密封 5 材質 泵殼 / 葉輪 1.4596 6 流量 m3/h 8200-11340 7 揚程 m 21-28 8 轉
3、速 r/min 480 450 9 功率 kW 810-1000 10 生產廠家 襄樊五二五 3.2主要參數 序號 泵型號 流量范圍m3/h 揚程范圍(m) 效率范圍% 轉速范圍r/min 1 LC700/900 6000-9000 15-30 86-90 480 2 LC800/1000 8300-11000 15-30 86-90 450 3.3減速機參數 序號 減速機型號 運行功率 KW 傳動比 運行輸出功率 KW 高速軸r/min 低速軸r/min 潤滑油 1 MIPSF70N/DS(SEW) 900
4、 3.04 17400 1485 488 VG220(80L) 2 MIPSF60N/DS(SEW) 630 3.54 14200 1485 416 VG220(60L) 3.4電機參數 設備名稱 技術參數 #3A、4A循環漿液泵電動機 #3A、4A、#3B、#4B氧化風機電動機 #3B、#4B循環漿液泵電動機 #4C、#4D循環漿液泵電動機 #3C、#3D循環漿液泵電動機 型號 YXKK560-4 YKK355-8 YKK500-4 YXKK500-4 YXKK500-4 容量(kW) 1400 315 800 90
5、0 900 電壓(V)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電流(A) 159 38.3 93.3 104.6 104.6 轉速(rpm) 1484 2980 1484 1484 1484 頻率(Hz) 50 50 50 50 50 絕緣等級 F F F F F 功率因數 0.87 0.86 0.87 0.87 0.87 接線方式 Y Y Y Y Y 重量(Kg) 7199 2500 3480 4700 4700 工作制 ISII ISII ISII ISII 防護等
6、級 IP54 IP54 IP54 IP54 IP54 安裝型式 臥式 臥式 臥式 臥式 臥式 冷卻方式 IC11 IC11 IC11 IC11 IC11 反側軸承 NU234 NU224 NU226 NU228 NU228 負荷側軸承 NU234 6234 NU224 6224 NU226 6226 NU228 6228 NU228 6228 出廠編號 QB/T10315.2-2006 QB/T10315.2-2013 QB/T10315.2-2006 QB/T10315.2-2006 QB/T10315.2
7、-2006 制造日期 2015.11 2016.06 2008.05 2015.05 2015.10 制造廠家 長沙電機有限公司 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湘潭電機有限公司 長沙電機有限公司 湘潭電機有限公司 3.5漿液循環泵測溫裝置 3.5.1熱電阻參數 項目 方法或檢查要素 數量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后軸承溫度 電阻測溫元件 1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前軸承溫度 電阻測溫元件 1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后軸承溫度 電阻測溫元件 1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U相繞組溫度1 電阻測溫元件 1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U相繞組溫度2 電阻測溫元件 1
8、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V相繞組溫度1 電阻測溫元件 1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V相繞組溫度2 電阻測溫元件 1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W相繞組溫度1 電阻測溫元件 1 吸收塔漿液循環泵電機W相繞組溫度2 電阻測溫元件 1 3.5.2熱電阻校準項目與技術標準 熱電阻的校準,只測定0℃和100℃時的電阻值R0、R100,并計算電阻比W100(= R100/R0)。 保護管可以拆卸的熱電阻應放置在玻璃試管中,試管內徑應與感溫元件直徑或寬度相適應。管口用脫脂棉或木塞塞緊后,插入介質中,插入深度不少于300mm。不可拆卸的熱電阻可直接插入介質中進行檢定。 校準熱電阻時,通過
9、熱電阻的電流應不大于1mA。測定時可用電位差計,也可用電橋。 工業熱電阻允許誤差表 熱電阻名稱 分度號 R0標稱電阻值Ω 電阻比R100/R0 測量范圍℃ 允許誤差℃ 鉑熱電阻 Ⅰ 級 Pt10 10.00 1.3851±0.05% -200~500 ±(0.15+0.2%|t|) Pt100 100.00 1.3851±0.05% Ⅱ 級 Pt10 10.00 1.3851±0.05% -200~500 ±(0.30+0.5%|t|) Pt100 100.00 1.3851±0.05% 注1:表中|t|為,溫度的絕對值,單
10、位℃ 注2:Ⅰ級允許誤差不適用于采用二線制的鉑熱電阻。 3.6脫硫漿液循環泵結構說明 3.6.1一般概述 結構特點 (1)泵為單級單吸式離心泵,該形式在實踐中已證明特別適用于FGD裝置吸收塔循環泵輸送磨蝕性、腐蝕性漿體。 (2)葉輪、耐磨板不采用口環密封形式,口環的設置將會被漿體快速磨損,從而導致泵的效率快速下降。 (3)具有軸向調節結構,葉輪能方便軸向調節保持葉輪與前蓋板與耐磨板的間隙,從而保持泵的高效率。這是始終保持泵高效運行的最簡便和最有效的辦法。 (4)泵的布置形式為“后拉式”結構。這樣可使泵在拆卸葉輪、機械密封和軸等組件時無須拆卸泵的進出口管線。 (5)軸承采用稀油
11、潤滑。軸承安裝在有橡膠密封圈輔助密封的可拆卸軸承盒內,防止污物和水等介質進入。 (6)泵軸為大直徑、短軸頭,可以減小軸在工作中的撓曲,從而延長密封的使用壽命 3.6.2吸收塔循環泵的設計優點 總述:背拉出式設計,整套轉子部件可以從電機端拉出,易于維護,泵體可保留在管路上,無需拆卸電機,前拉出式設計 耐磨板、葉輪、機械密封可由進口端拆卸,軸承支架可調節 提高耐磨性能,軸承采用浸油潤滑。 泵體:泵體尺寸足夠承壓及耐磨,材料采用2605n,可焊,隔舌部分特殊耐磨處理,流道切線出口,泵體設置底腳支承方式。 耐磨板:該零件裝在泵體與進口之間,材料為cr30a,此種材料具有優良的抗磨蝕及耐沖蝕綜
12、合性能,由此而延長了泵體和葉輪的使用壽命。 葉輪:材料為1.459,不可焊,考慮到長期運行更為經濟,因為軸承架可以調節,當葉輪有磨蝕的情況,葉輪可以重新加工延長使用壽命。前葉片結構可防止大的顆粒沖到葉輪與耐磨板的間隙中,前葉片與耐磨板間隙大,減小了介質(在葉輪與耐磨板)流速,減小磨損 ,葉片進行了特殊耐磨處理設計,背葉片的設計,減小了軸向力,還能阻擋大顆粒,軸承設計承壓高(模擬在無背葉片情況下軸向力的水力模型),葉輪排氣孔的設計,能夠排出介質內的氣體,防止機械密封干運轉。 后泵蓋:材料采用2605n,可焊,磨損通常發生在背葉片的區域,后泵蓋安裝在軸承支架上,釋放應力,允許更大的磨損,延
13、長了使用壽命,后泵蓋通過螺栓固定在軸承架上,便于拆裝,拆裝時不會卡到泵體而損壞機封。 軸承體:軸承體由兩部分組成,托架及軸承箱,軸承箱可通過螺栓及調節螺絲調節,在托架內水平移動。這樣的優點是:軸承箱在托架內移動(根據葉輪再加工尺寸),但軸承內外環無相對位移,由于無相對位移,油封完全正常工作。拆卸時,較低部分保留在底座上,便于拆卸,位置準確,不會發生安裝時部件相互卡住的現象。 4.檢修周期 漿液循環泵的大、小修與主機的設備同時進行。 檢修類別 檢修間隔 標準停用日數 大修 5——6年 65天 小修 1——2年 18天 注:1、循環泵大修周期進行,并且不超過6年;部分檢修
14、隨機組檢修同步進行,并且不超過3年。 5.檢修項目 5.1小修項目: 部件名稱 標準項目 備注 聯軸器 1.檢查膜片。 2.檢查聯軸器螺栓。 襯膠管道 1.檢查入口管道襯膠。 2.檢查出口管道襯膠 3.檢查入口濾網 找正 1.復查減速機和泵體中心 電動機 1.高壓電動機應打開接線盒檢查接頭是否過熱變色,引線是否完好 2.打開電動機小蓋檢查,潤滑油脂應無變質,不清潔現象,必要時需更換或補充新油 3檢查軸承是否完好 4.絕緣、直流電阻及耐壓合格,空載試運行良好。 高壓開關 1.開關本體清掃、檢查 2.高壓限流熔斷器檢查 3.一次插頭檢查
15、 4.真空接觸器檢查 5.接地裝置檢查 6.機械部位檢查 7.電流互感器檢查 8.二次線及輔助開關檢查 9.各部螺絲檢查 10.高壓開頭各項電氣預防性試驗 1.1 大修項目: 部件名稱 標準項目 備注 準備工作 大修前的準備工作 循環泵 1.循環泵解體檢修 2.葉輪檢修 3.軸檢修 4.泵體泵蓋檢修 5.聯軸器檢修 6.機封檢修 7.循環泵回裝 漿液循環泵電機及開關 1.漿液循環泵電機檢修 2.漿液循環泵電機各項預防性試驗 3.漿液循環泵電機開關檢修 熱控系統 檢查和校驗測溫元件,檢修測溫元件端子板 5.3檢修工藝與
16、質量標準 項目 檢修工藝 質量標準 大修前的準備工作 1.根據上次大小修情況及機組運行狀況制訂好大修計劃。 2.根據大修計劃落實物資準備。 3.制訂出施工技術組織措施、安全措施,特別是重要項目和特殊項目,并經有關部門批準。 4.制訂大修進度網絡圖或施工進度表。 5.落實好檢修場地。檢修工具箱及專用工運至現場。準備好水源、電源、氣源。 6.檢修人員配備齊全,分工明確,并組織學 習掌握大修項目、進度、安全技術措施、質量標準。 7.專用記錄表格、驗收單及必需圖紙齊全。 1.包括標準項目、特殊項目、技措、反措、更改項目等,要求準確、齊全。 2.包括材料、備品備件、
17、專用工具、設備等。 3.包括標準項目、特殊項目的工藝工序卡。 所有上述(包括左面)工作都必須在解體前完成。 循環泵解體 1.拆卸齒輪箱與泵軸膜片聯軸器護罩。 2.拆卸齒輪箱與電機膜片聯軸器護罩。 3.拆除齒輪箱與電機膜片聯軸器、齒輪箱與泵軸膜片聯軸器連接螺栓、膜片、中間節。 4.移出齒輪箱。 5.拆除入口連接管。 6.拆除軸承體與托架連接螺栓,接合板與泵殼連接螺栓,托架底腳螺栓。 7.整體移出泵體與托架 8.拆除泵殼連接螺栓,用專用工具拆卸護套。 9.依次拆卸葉輪拆卸環、葉輪、后護板、接合板、集裝式機械密封、泵軸套。 10.拆卸聯軸器,(需更換軸承時)軸承體解體,拆
18、卸軸承。 1.測量并記錄齒輪箱與泵軸膜片聯軸器軸向、徑向偏差 2.測量并記錄齒輪箱與電機膜片聯軸器軸向、徑向偏差。 3.測量記錄葉輪與泵蓋間隙值,拆卸泵蓋、前護板 葉輪檢修 1.檢查葉輪磨表面。 2.葉輪與前后護板的間隙,與泵體的間隙 3.葉輪的靜平衡 葉輪腐蝕,磨損符合要求,軸孔、螺紋符合配合公差要求。有裂紋、氣孔缺陷應處理或更換并做靜平衡試驗。 軸檢修 1.檢查軸的磨損程度 2.檢查軸的彎曲度 泵軸應表面光潔無傷,無腐蝕,最大彎曲度<0.04mm,各部配合符合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有缺陷及時修理或更換。 泵體泵蓋檢修 1.檢查泵的軸承箱 2.檢查泵的潤
19、滑油 3.檢查泵的前后護板 4.檢查泵體 1.應檢查泵體泵蓋是否有損傷、有裂紋、氣孔等缺陷,結合面是否光潔 2.各管路、冷卻水螺紋接頭及各項緊固螺絲的檢查,絲扣完整、無損傷,軸鍵尺寸符合公差要求,不合格時予以修理或更換。 聯軸器檢修 1.檢查膜片。 2.檢查聯軸器螺栓。 托架應無損傷、無裂紋、氣孔等缺陷,油位視窗清晰、無劃痕,軸承體結合面尺寸符合公差要求,聯軸器、孔及膜片應無損傷。 機封檢修 1.檢查機械密封的動靜環 2.檢查機封的密封性 機械密封為LC700/900泵配套專用機械密封,集裝式結構,勿隨意拆卸。 循環泵回裝 1.軸承裝配 1.先將驅動端軸承內圈、泵
20、端軸承熱裝上軸到位,熱裝溫度<120℃;將驅動端軸承外圈裝入軸承體,將已裝部分軸及軸承裝入軸承體。軸承的軸向間隙不需調整,按正確的裝配順序裝配即能保證。端蓋的回油槽向下。緊固端蓋與軸承體;裝上迷宮套;墊上墊圈擰緊鎖緊圓螺母。 2.葉輪與泵蓋間隙調整: 軸承體裝配完,端蓋螺栓先勿緊固,待整臺泵裝配好,調整軸承體及軸在托架上的位置,使葉輪與泵蓋間隙值為2mm;葉輪后蓋板與后護板間隙為8mm;緊固調整螺栓和壓緊螺栓上螺母 3.機械密封裝配 泵軸套裝入機封軸套后裝到泵軸上,用螺釘將機封的法蘭壓入泵接合板止口中固定;待泵與葉輪裝配調整完畢,緊固機封緊固套上的螺釘,并從機封軸套的定位槽中移出限位板
21、固定。注意冷卻水孔在最上端。 4.膜片連軸器中間節裝配 1.齒輪箱與泵體半連軸器裝配找正完畢后,裝入膜片、中間節、螺栓,先對角均勻緊固一端,在另一端半軸節與中間節地圓周上取四點復測半軸節與中間節的間距值,其平均值在膜片組的實際厚度基礎上加0.4mm為規定值22mm,該四個點的數值相差<0.1mm,調整合格后均勻緊固螺栓。 2.水泵膜片連軸器對中的徑向偏差<0.08mm,端面偏差<0.10mm。 其它: 1.組裝完后、確認各個部位的緊固螺栓的螺母。 2.根據維護要領、檢查和確認潤滑油量。 3.整機做0.6MPa水壓試驗,持續10分鐘無滲漏。 漿液循環泵電機檢修 1.拆除電動機接
22、線與底腳螺絲及外殼接地線,做好標記,將三相電纜短路接地,解開 2.靠背輪,拆除溫度測點連線。 3.將電動機吊離基礎,放在平地用方木墊好,準備檢修。 4.扒下電動機靠背輪,測量定、轉子氣隙并做好記錄。 5.拆除兩側端蓋,調整好吊鉤與端蓋的中心位置,扶好端蓋用撬棍將端蓋撬出,當脫離軸承套時,要注意切勿碰傷端部線圈。 6.吊裝拐臂于靠背輪軸面,拐臂套盡可能的裝到軸的根部,如果軸面與拐臂套間隙超過10mm時,應用木條填充其間隙,使其緊固,防止轉子滑脫,目測調整吊環于轉子重心處。 7.抽出轉子放到檢修位置,用木墊墊好。 8.一般低壓電動機,用假軸法抽轉子。 9.做好記號,拆除電動機接線及
23、外殼接地線,解開靠背輪。 10.拆除地腳螺絲,吊離基礎,就地檢修或運送其他場地檢修。 11.扒下靠背輪,拆除風扇罩,風扇卡子,小型電動機要松開風扇頂螺絲或緊固螺絲,用撬棍在風扇內套兩側同時向外撬動,即可取下風扇,注意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損壞風扇。 12.拆除兩端油檔蓋,如果是繞線式電動機,還要取下刷架,然后做端蓋定位標記,取下端蓋時,防止碰傷定子線圈。 13.將轉子非負荷側掛好鋼絲繩,用行車吊住或兩人抬起,靠背輪軸面穿過假軸,視轉子長度掛好鋼絲繩,調試轉子處于定子膛內中心,移動行車或其他起吊工具,使轉子向非負荷側移動,即可抽出轉子,放平墊牢后抽出假軸。 1.端部線圈應平滑光亮,不松動,
24、無絕緣脹裂脫落,變色變脆、流膠起泡等現象。 2.鐵芯應不松動、各處絕緣良好,沒有燒損、無適中和過熱現象,鐵芯各處干凈,無積灰,風道暢通。 3.槽楔應不松動,斷裂及磨損情況。 4.端蓋應干凈,無裂紋。 5.止口面應平整、光滑、無毛邊。 引線應固定牢固,無過熱現象,出線套管應完好。 7.轉子各部應干凈,風道暢通。 8.籠條應不斷裂、適中環不開焊、無裂紋。 9.鐵芯應完好、無過熱及掃膛現象、鐵芯固定鍵牢固。 10.風扇葉片應無變形,無裂紋、平衡塊不松動。 漿液循環泵電機各項預防性試驗 絕緣電阻值: 1.額定電壓3000V以下者,室溫下不應低于0.5M? 2.額定電壓30
25、00V及以上者,交流耐壓前,定子繞組在接近運行溫度時的絕緣電阻值 不應低于UnM?(取Un的千伏數,下同);投 運前室溫下(包括電纜)不應低于UnM?c)轉子繞組不應低于0.5M? 3.交接時3000V及以上 的電動機應測 量吸收比。吸收比不應低于 4.大、小修時吸收比自行規定1.3kV及以上或100kW及以的電動機各相繞組直流電阻值的相互差別不應超過最小值的 2%;中性點未引出者,可測量線間 電阻,其相互差別不應超過1%,試驗電壓:交接或全部更換繞組時為3Un;大修或局部更換繞組時2.5Un 4.泄漏電流相間差別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100%,泄漏電流為20μA 以下者不作規定 漿液循環
26、泵電機開關檢修 1.開關本體清掃檢查良好,無臟污,對臟污嚴重的部位用酒精或汽油清洗干凈。 2.檢查開關一次插頭接觸面無燒損,接觸良好。 3.檢查高壓限流熔斷器本體與插座接觸良好,若有熔絲熔斷或燒損,應進行修復或更 換。 4.檢查真空接觸器外觀無碰傷、裂紋,觸頭接觸良好。 5.檢查開關定位及連鎖裝置動作良好,無異常。 6.檢查轉動部分及機械裝置無卡澀、別勁。 7.檢查二次線及輔助開關應螺絲緊固,切換正確、可靠。 8.開關在試驗位置拉合操作,無異常。 1.項目及標準見試驗規程。 檢查和校驗測溫元件,檢修測溫元件端子板 1.確認機組停運或系統已隔離,就地拆線做好標記,并用絕緣
27、膠帶包好,防止接地。拆回熱電阻。 2.確認熱工標準溫度試驗室環境溫度濕度符合校驗儀使用標準,準備好Cst6002溫度校驗儀并通電源,待顯示穩定后設置校驗儀溫度為0℃并按確認鍵,校驗儀進入控溫狀態。 3.熱電阻外觀檢查。 4.熱電阻信號線對殼體絕緣測試,用500V絕緣搖表,測量各信號線對殼體的絕緣電阻。 5.用萬用表測量熱電阻有無斷路或短路。 6.用抹布或棉布把熱電阻保護管擦拭干凈,插入合適的爐芯插孔內。 7.打開316多功能溫度校驗儀,選擇熱電阻校驗方式,2號孔與‘-’、9號孔與‘+’、10號孔與‘C’連接。 8.待Cst6002溫度校驗儀提示溫度恒定后讀數,并記錄;接線更換到熱電阻備用支,讀數并記錄,如此反復主支、備用支各測量6次。 9.將Cst6002溫度校驗儀設置為100℃,待穩定后重復步驟6。 10.根據熱電阻使用溫度范圍,設置Cst6002溫度校驗儀溫度為t,待穩定后重復步驟6。退出Cst6002溫度校驗儀控溫狀態,關掉電源,解線;關閉316多功能溫度校驗儀。 11.取出熱電阻,把熱電阻放至不宜觸碰的地方,注意防止燙傷,試驗儀器整理好放回原處。 12.處理測量數據,填寫熱電阻校驗表。 13.熱電阻測量合格,按標識將元件回裝,操作員站檢查該測點顯示正常,經運行人員確認后消工作票。在技術臺賬及班組定期工作記錄中記錄本次工作的內容。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