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及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開題報告
《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及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開題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及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開題報告(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設計(論文)題目: 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及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以食品行業為例 1.文獻綜述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在傳統的企業角色認知中,企業的經營目標應當是實現自身利潤最大化,從而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員工健康等事件頻繁發生,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應運而生,并受到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1]。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意識的提高,企業在追求經營績效的同時,已經不能將環保污染、產品品質、勞動安全等問題置之度外,企業
2、承擔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主題。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企業日益壯大,上市公司不僅需要保證自身經濟效益、保護股東利益,還要做到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轉變企業運作模式、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經營績效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依據,獲得較好的經營績效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夠提供就業機會、保護社會環境,這些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因此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二者的關系,對于提高我國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給我國食品行業上市公司一個較為直觀的分析: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能否對企業經營績效產生正向影響。 2 國外文獻 2.1 企業社會責
3、任 企業社會責任思想起源于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他的思想中商業發展的初期“看不見的手”主導了整個經濟理論體系,所有的企業盡到社會責任僅限于要高效率的利用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意愿。這個時候企業所需要的社會責任只與市場上的經營表現有關,盡管這只是片面的一種考慮,在當時粗放式的經濟發展背景下也是難能可貴的[2]。 1924年,美國學者謝爾頓(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提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這是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認為公司的社會責任不僅是生產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道德因素也
4、是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而把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謝爾頓(1924)提出,企業應該在經營過程中注重經濟效益并同時關注社會利益[3]。 尊稱“企業社會責任之父”的伯文(Howard R. Bowen)(1953)首次把企業社會責任正式作為一個專業名詞,他認為商人的社會責任就是商人根據社會期望的目標和價值觀去制定政策、作出決策和采取行動的義務。之后,隨著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進一步被擴展,逐漸涉及到法律、環境方面[4]。 A.B.Carrol(1979)發表了企業社會責任經典之作《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
5、te Performance》,其中他把企業社會責任綜合從低到高分為了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以及慈善責任。慈善責任,將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和慈善責任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四種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近年來倫理責任和慈善責任更被大眾所關注[5]。 McGuire(1987) 更進一步提出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不僅僅要承擔經濟和法律方面的義務,而且還承擔著其他社會責任,但存在的缺陷是這個定義并沒有指明超出經濟和法律以外的義務是什么[6]。 Edwin Epstein (1988)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主要與組織對特別問題的決策結果有關,決策要達成的結果應對利益相關者是有益而
6、不是有害的。企業社會責任主要關注企業行為結果的規范性、正確性[7]。 2.2 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的關系研究 從最近幾年對社會責任的研究上看,主要是集中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和對環境責任和慈善責任方面的研究,因此在本文中,將著重從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績效二者之間的關系和企業的現狀入手,研究食品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并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策和建議。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理論基于利益相關性理論,興起于20世紀7O年代,雖然該理論發展到今天,已經得到了不少企業的認可,但仍舊有較多的不同看法和誤解,從而也影響到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問題的研究,在興起之
7、時便大致出現了三種觀點:正相關論、負相關論和不相關論[8-10]。 正相關論的代表性學者是布拉格頓和馬爾林(Bragdon Marlin,1972)、鮑曼和海尼(Bowman Haire,1975)、帕克和艾爾伯特( Parket EilBert,1975)、海茵茨(Heinze,1976)以及斯圖蒂溫特和吉特(Sturdivant Ginter,1977)等。這些學者以會計指標衡量企業績效,他們指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提高企業的業績。 負相關論的代表人物是萬斯(Vance,1975),他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降低企業的業績。因為社會責任的履行會發生相應的成本,相對于不履行社會責任的其他企
8、業來講,這會使企業處于競爭的不利地位, 因此會導致企業業績下降。 不相關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亞歷山大和巴奇霍茨(Alexander Buchhol,1978)以及阿博特和莫森(Abbot Monsen,1979),他們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與其業績之間沒有關系。 3 國內文獻 在西方國家的影響下,我國對社會責任和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并且越來越多的文獻通過實證探討的方式來闡述二者之間關系的。歸納如下: 李琳、費松婷、王再文(2011)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得出食品加工行業的上市公司對國家和股東社會責任的履行與企業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對員工社會責任的履
9、行與企業績效微弱負相關,但不顯著,對債權人社會責任的履行與企業績效正相關,也不顯著[11]。 郝秀清、仝允桓、胡成根(2011)將社會資本理論的研究成果引入企業社會責任(CSR)研究,從社會資本視角出發,對企業的社會表現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結論:(1)企業社會表現對短期財務績效和長期財務績效及非財務績效均沒有直接影響;(2)企業社會表現對社會資本有很強的直接影響;(3)社會資本對非財務績效和長期財務績效均有直接影響,對短期財務績效沒有直接影響[12]。 吳彬、宋寶莉、顏剩勇、劉慶華(2005)、王太林(2011)、牛曉琴、張曉慧、劉世云(2012)從理論上分析了社會責
10、任和企業績效之間存在著“確定的正相關”[13-15] 。 吳繼忠、杜亞杰、孫丹(2013)認為提高政府、企業管理層、債權人的社會責任有利于改善企業經營績效,而提高企業員工、供應商、客戶以及社會普通公眾的社會責任與改善企業經營績效無關。企業根據自身性質與發展階段,應逐步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加大市場秩序建設,保護供應商的利益;加大對客戶與社區利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建設[16]。 金碩元、湯勤芳(2013)認為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履行對股東的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均與企業經營績效正相關;而民營企業履行對環境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績效負相關[17]。 張譯文(2011)分
11、析發現我國食品企業頻頻發生有違其社會責任的行為,極大地威脅了大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由于企業自身經營不善而無暇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企業都將企業盈利與承擔社會責任對立起來。因此,探索如何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前提下增進盈利是促進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課題[18]。 通過文獻回顧,發現大部分學者都支持并驗證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其經營績效正相關。 4 評述 國外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可供參考的框架體系和文獻資料。我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起步較晚,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學者們研究此問題才漸漸增多。
12、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理論建樹方面,國外學者走在了前沿,依靠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建立得以對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績效有一個相對具體的研究途徑,國外學者對兩者關系之間的探討與評論為眾多其他學者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和參考資料,體現了學術導航的作用。國外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績效關系的研究,雖然有幾種不同的觀點,但是認為兩者正相關的文獻偏多,即履行社會責任能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 相比較而言,在國內,雖然大部分研究人員也認為兩者正相關,但總的來說研究并不成熟,因為國內沒有比較完善和統一的社會責任評價指標,所以對于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的關系并沒有得到一個一致的結論,還有待于更多的人來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13、2. 研究內容 本文先簡要陳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及國內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了解食品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其深層原因。同時在實證上,本文導入利益相關者概念,運用單因子變量方法對我國食品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產生的影響進行評價,最后總結提出優化我國食品行業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水平的對策及建議。本文具體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詮釋: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闡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同時提出這篇論文的寫作思路,包括將以什么樣的形式、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選用的數據年份; 第二章文獻綜述,主要從企業社會責任、經營績效及兩者關系三方面對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進行綜述。 第三章是相
14、關概念的界定和本文的理論依據,主要闡述了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績效的概念,引入了利益相關者理論將兩者有機聯系起來,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分析我國食品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對其經營績效的影響。 第四章介紹我國食品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其深層原因,細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 第五章作為本文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提出假設、設計變量、建立模型、選取適當的上市公司數據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描述了企業社會責任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政府、債權人、供應商、社區、股東、員工、消費者)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第六章為實證結果分析。根據設計的變量、模型、數據進行描述
15、性統計分析、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等,得出結果。 第七章為結論及建議??偨Y上述結果并提出相應建議。 3.技術路線方案與可行性分析 一、技術路線方案: 緒論 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內容 國內外研究概述 文獻綜述 國內外研究評述 企
16、業社會責任的定義 相關概念界定 及理論分析 經營績效的定義 利益相關者理論 公司發展狀況 我國食品行業企業 社會責任發展現狀 履行社會責任的動因
17、 指標設計 實證設計 研究模型 實證研究 實證分析 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性分析
18、 和回歸分析 結論與建議 二、可行性分析: 1、國內外學者一直致力于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績效的相關研究,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參考文獻以及資料。 2、經營績效的概述,評價的理論以及所采用的方法都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書籍、報刊、網址等來獲取。 3、上交所與深交所公布的證券上市公司年報為本文研究提供了主要數據,年度報告來自巨潮資訊網,選取食品行業各上市公司2011~2013年披
19、露的財務報表并與年報核對,確認無差異。 4、學習過財務管理、統計學等課程,為本文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礎,筆者對此論文相關研究內容有較濃厚的興趣,本身也具備了良好的數理和統計分析能力,能完成對論文內容資料的收集、歸納、推理、分析。。 5、學校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可供參考,指導老師擁有豐富的理論研究知識,為我的論文研究提供有效指導與幫助。 4.設計(論文)提綱 摘要 ABSTRACT 目錄 正文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際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線路圖
20、 2 文獻綜述 2.1 國外文獻 2.2 國內文獻 2.3 國內外文獻評述 3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分析 3.1 相關概念界定 3.1.1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 3.1.2 經營績效的定義 3.1.3 利益相關者概念起源及定義 3.2 理論分析 3.2.1 利益相關者理論 4 我國食品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現狀 4.1 我國食品行業上市公司發展現狀 4.2 我國食品行業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動因 4.3 我國食品行業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 5 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 5.1 研究假設 5.2 指標設計 5.2.1 利益相關者變量指標設計
21、5.2.2 經營績效變量設計 5.2.3 控制變量 5.3 研究模型 6 實證結果分析 6.1 描述性統計 6.2 相關性分析 6.3 回歸分析 7 研究結論及建議 7.1 結論 7.2 本文局限性 7.3 建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表 學位論文數據集 5.實施計劃 2014.09-2014.10 論文題目確定階段 2014.10 文
22、獻資料收集、調研階段 2014.10.14-2014.10.23 完成外文翻譯 2014.10.29 完成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 2014.12.1-2015.1.7 完成論文初稿 2015.4.11-2015.5.14 完成論文定稿 2015.5.23-2015.6.2 準備畢業論文的答辯
23、 6.主要參考文獻資料 [1]蘇琦.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以中國民營企業為例[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 [2]Abagail McWilliams,Donald Siege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117. [3] O.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 .UK: Routled
24、ge.1924. [4] Bowen H.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M] .N 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53. [5] A.B.Carroll.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1979(4):497-505. [6]McGuire, J. B.,Sundgren A. Schneewei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
25、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12):854-872. [7] Edwin Epstein. The Corporate Social Policy Process: Beyond Business Eth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l987(3):99-114. [8]余曉陽.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績
26、效的影響——基于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2013,13:123-125. [9]陸蓓蓉.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的關系的實證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 [10]束婀娜.企業社會責任和經營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1. [11]李琳,費松婷,王再文.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績效的相關性研究——基于中國食品加工行業上市公司的數據[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1:27-29. [12]郝秀清,仝允桓,胡成根.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企業社會表現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10:110-116. [13]王
27、太林.長三角地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J].特區經濟,2011,02:60-61. [14]牛曉琴,張曉慧.大型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相關性研究[J].會計之友,2012,06:16-18. [15]劉世云.民營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其經營績效相關性研究——以廣東省民營企業為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42-45. [16]吳繼忠,杜亞杰,孫丹.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績效研究——來自PE支持企業的數據[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3,01:144-149. [17]金碩元,湯勤芳.浙江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相關性研究[J].新會計,2013,10:11-13. [18] 張譯文.基于經營績效提升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