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分析物流管理專業
![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分析物流管理專業_第1頁](https://file7.zhuangpeitu.com/fileroot7/2024-6/25/432929bb-e86e-4163-aec6-db7936b44218/432929bb-e86e-4163-aec6-db7936b442181.gif)
![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分析物流管理專業_第2頁](/images/s.gif)
![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分析物流管理專業_第3頁](/images/s.gif)
《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分析物流管理專業》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分析物流管理專業(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摘要 本文認為,在當前外國巨頭紛紛進入我國物流配送市場的情況下,中國郵政發展物流配送業,必須通過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才能擁有很強的競爭力。文章提出,中國郵政 在開展物流配送過程中,應依據郵政系統遍布城鄉的網絡優勢, 集實物運遞網、信息網和金融網于一身等優勢,選擇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論文通過對郵政物流配送的分析探討,依據影響中國郵政物流配送的因素,制定出了一系列配送模式選擇指標,定性的分析了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的選擇。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層次結構模型,定量的確立了中國郵政選擇第三放物流配送模式。為中國郵政物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顧客滿意度提供借鑒。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從
2、成本的節約、服務的改進與增加靈活性等方面來考慮,已經決定或準備接受第三方物流。從物流服務的供給方來看,傳統的運輸、倉儲、貨代等企業,因為行業競爭的加劇,利潤率的降低,也紛紛改造或準備向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轉型,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中國郵政在服務水平及物流專業技術與管理能力等方面,與第三方物流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需求。因此我國郵政物流應加緊提升自身的水平與能力,跟上第三方物流市場需求的步伐。 關鍵詞:郵政配送;物流配送;配送模式 Abstract This text, article, etc. is thought, an
3、d foreign country tycoon enters our country thing to banish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sending the market one after another at present time, and the China postal service development thing is banishd and is sent the industry, and must banish by way of third square object to send the model to possess ver
4、y strong competition power. The essay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hina postal service at the open-minded thing is banishd in sending the course, and the net should collecting that the material object carries to pass the net according to the cross-domain communication superiority that the po
5、stal service system spreads all over the urban and rural and information net and the finance in waits the superiority all over the body, and third square object selection is banishd and is sent the model. Thesis is by way of banising analysis the sending inquirement to the postal service thing, and
6、according to influencing the China postal service thing banishs the factor sending, and laid down out a series of joining in marriage send the model selection quota, and our country postal service thing banishs the selection sending the model to the analysis of quality. Using the administrative leve
7、ls to analyse the law, and built the administrative levels structural models, fixed quantity was established the China postal service and is selected third to put the thing to banish and send the model. A customer for the China postal service thing flowing to reduce the cost and raises the efficienc
8、y and promotes provides the reference at satisfied degree. Along with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improvement and the increase flexibility practising thrift and serving from the cost etc come to think over has decided or the preparation to accept third square object stream. The side supplying sees
9、from what thing stream was served, because the trade competition aggravates, also transformation or preparation are flowed to serve supplier's mould turning to the synthetical thing reduction of profit margin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 question that is faced with at present is the China postal servi
10、ce at the aspect that serve standard and thing stream special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ability etc, and the requirement with third square object stream still has the fixed gap, and places restrictions on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enterprise served to third square object stream in the fixed level e
11、nterprise such as transportation, storing in a warehouse and goods era etc of tradition. Keep pace with the step that third square object flows the requirement in market therefore our country postal service thing flows the standard and ability should step up promoting self. The keyword: the pos
12、tal service is joined in marriage sending, The thing is banishd to send,Joining in marriage send the model 1引言 1.1論文選題背景與意義 隨著中國加入WTO后,國際物流企業加快了在中國的發展,而像FedEx(美國聯邦快遞)、USP(美國聯合包裹)這樣的物流巨頭,則在之前就悄悄地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部署.有數字表明,目前國內速遞市場,中國郵政的EMS市場占有率為40%,DHL占30%,UPS占10%,FedEx占10%,其他占10%。從1995年起,FedEx、UPS、DH
13、L等國際速遞巨頭在國內的營業額增長率都保持在20%以上。這些跨國物流企業在中國的經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的物流企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眾多的物流企業中,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中國郵政物流引人注目。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郵政已經從簡單的傳統物流發展到可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朝著國際物流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發展。擁有“兩網三流”獨特優勢的中國郵政已經跨越了簡單的送貨上門階段,邁向網絡化、信息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物流配送。 2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概述 當中國電子商務遭遇寒流、陷入困境的時候,“物流配送”成了新的希望。一些網絡公司經過反覆權衡,與中國郵政攜起手來
14、。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郵政物流配送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成果,大大擴展了郵政企業的經營視野,拓寬了郵政面向市場之路,為社會所看好。但由于是嘗試,其經營效果并不顯著。郵政物流配送如何做到既叫好更叫座? 物流配送說到底是解決電子商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拔锪鳌币辉~是在電子商務興起之后出現的,這之前它在中國的通俗名字是──貨運。物流配送區別于傳統貨運的兩大基本特征是信息化和網絡化。據悉,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不僅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而且在企業運作過程中實現了提供網絡化的服務,使配送各環節間實現了“無縫鏈接”,最終實現全程的“門到門”的服務。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沒有成形的運營模式,
15、也沒有成形的物流配送系統。郵政擁有龐大的運遞網絡,有一定的投遞經驗,但馬上由投送郵件轉移到配送商品,還顯得力不從心。 2006年7月,中國郵政提出要成為中國物流配送的主力軍,并與海爾、惠普、聯想等集團簽訂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這種攜手帶有戰略意義,是郵政業務發展思路的突破。但從運作情況看,進展并不理想。這與郵政介入物流配送領域的時間短有著很大的關系,但就郵政來說,要想成為中國物流配送的主力軍,使郵政物流配送真正“叫座”,就必須考慮自身不適應物流配送業務發展的問題。 觀念的制約使郵政網絡的物理優勢難以成為真正的服務優勢。這是郵政物流配送沒有很快形成規模的主要原因。雖然中國郵政擁有其它企業無可
16、比擬的網絡優勢,但郵政網絡僅僅是在物流方面具備了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的條件。如果不轉變傳統的“以客戶來適應我的服務”的經營觀念,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物流服務”的經營理念,那么郵政提供的物流服務的市場競爭力也將是十分有限的。郵政運輸物理網和信息網沒有得到很好的融合,導致了郵政對物流信息跟蹤不及時、內部處理時間過長而不能及時送貨等情況的發生。這一方面是由于郵政原有的網絡結構主要用于傳遞信函,分散-集中-分散的網絡對于需要點對點運輸的電子商務模式就顯得傳遞時間過長;另一方面是物理網與信息網沒有很好地融合,造成郵政內部處理時間過長。 以傳遞信函的方式和要求來辦理物流配送,顯得機制
17、不靈活,造成配送成本過高。信函業務歷來要求安全、準確、及時、方便,所以形成郵政部門長期、大量使用固定職工的局面。用這種歷史形成的郵件運輸網來做物流配送,其人工成本會大大高于社會用工。不少涉足電子商務配送的郵政部門反映,搞物流配送不賺錢。 2.1我國郵政物流配送的概念與特點 2.1.1我國郵政物流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物流中的一種特殊的、綜合的活動形式,是商流與物流緊密結合,包含了商流活動和物流活動,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種形式。 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是指中國郵政向社會提供物流配送服務。 從經濟上看郵政物流配送就是中國郵政以現代送貨形式實現資源的最終配置的經濟活動。 從配送的實施
18、形態角度說就是中國郵政按用戶定貨要求,在郵政配送中心進行貨物配備,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戶。 2.1.2我國郵政物流配送的特點 中國郵政集實物運遞網、信息網和金融網于一身,這是郵政參與物流市場競爭的強大優勢,是目前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比擬的。除此之外,郵政系統還擁有自己的物流網,在參與和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方面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首先,有一個遍布城鄉的郵政網絡與一支訓練有素的投遞隊伍,在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上可以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郵政企業擁有龐大的姓名、地址等信息資源,為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資源。 再者,郵政企業已形成巨大的無形資產?!爸袊]政”的服務品牌和企
19、業信譽,已在廣大用戶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郵政參與并發展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些優勢和資源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是其它從事和想要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在短期內無法獲得的。 2.2我國郵政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 2.2.1信息系統方面 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絡及金融網絡雖已初具規模,但仍未能真正適應現代物流需要,與競爭對手相比,仍不足以形成優勢?,F代物流的信息系統是一個完全的供應鏈體系,包括智能的指揮調度系統、監督管理體系、全過程的跟蹤查詢管理以及多渠道的用戶信息反饋途徑,目前象USP、FedEx、TNT、DHL等行業巨頭都建立了覆蓋全網的較完善的物流跟蹤系統,用戶隨時可查詢、掌握
20、所發貨物所處的位置。而作為郵政目前信息系統的綜合網,盡管基礎通信網已覆蓋到絕大部分物流節點,但很多方面仍未能做到內部的信息共享,更談不上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全過程的跟蹤查詢等外部的信息處理共享,對于現代物流調度、庫存、訂單管理等應用系統更有待于開發和完善。因此,在這方面應該說郵政具備了一定基礎,但未能完全適應現代物流的需要。 2.2.2網絡基礎方面 郵政具有覆蓋全國、連通城鄉的運輸和投遞網絡,這是任何一家物流企業所無法比擬的。但其干線運輸,特別是航空和鐵路方面,自有能力非常有限,干線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因此在實物運輸網絡方面,郵政最大的優勢在于同城配送網絡。同時也應該看到郵政現有的實物
21、運輸網絡與現代物流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我們目前的生產基本上是按照傳統的作業進行規劃的,針對終端消費者的小件物品、小批量物品以及函件考慮網絡,因而無論是在流程的優化上還是運輸車輛的選型上,都未能適應現代物流的需要;其次,在作業組織上一貫的裝入郵袋運輸的做法導致了對物品規格的限制;最后是倉儲能力這一現代物流的基本要求,按郵政現有條件尚處劣勢,能滿足現代物流需要的智能化的倉儲中心目前幾乎是一片空白。 2.2.3郵政內部作業組織、作業處理流程中存在的問題 郵件處理中心的裝卸、儲存、輸送、分揀工藝設備大多按照普通郵件的要求裝備,很多中心30%大件商包不能上機分揀,這將大大降低郵件傳送的速
22、度和效率,勢必會增加郵件的運輸和管理成本,增加消費者的支出費用,而且使客戶收到郵件的時間延長,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郵政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2.2.4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市場定位混亂 郵政物流需要一個全新的經營模式和管理體制,目前郵政物流縱向的專業化分拆和資源整合統一管理體制不適合郵政物流的運作和發展,而且各地對郵政物流的定位不一致,這不利于郵政物流業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郵政物流業競爭地位的提高,中國郵政物流作為統一的品牌,在全國必須有一個全面、總體的市場定位,各地方應在全國的大框架下,再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加以考慮,在不影響大前提下,充分發揮本地的資源優勢。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郵政物流快速
23、均衡的發展。 2.2.5人才資源短缺 目前中國郵政人才整體素質還不能適應郵政發展物流的需要,專業技術人才嚴重不足,高學歷(大學本科以上)人才在員工總數中的比例嚴重失衡(極低),專業營銷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如今的市場競爭,實際就是人才的競爭,郵政業要在物流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加快專業人才的培養。 2.2.6我國郵政物流配送的發展趨勢 縱觀近來世界郵政物流發展,業務出現快速增長勢頭。郵政人的觀念在變,經營的方式在變,拓展業務的手段在變,服務的模式在變。世界郵政物流發展呈現出“大物流”的發展趨勢,三種做大的模式引領著不同經濟發展類型國家郵政物流的發展。趨勢一:走出獨家,多家合作,壯大實力。趨
24、勢二:走出國內,走向世界,拓展服務領域。趨勢三:走出單一、簡單,走向精細、全面。越南郵政擴大合作范圍,快速壯大自己,與世界巨頭多頭合作;日本郵政組建合資公司,抑制遞送類業務下降勢頭,并進入國際郵遞配送市場,一箭雙雕;TNT全球速遞中心注重高端服務,設立危險品區域,建立銀行服務中心,拓展存儲貨物空間,把郵政物流服務提升到新的高度、新的水平。他們的做法吸引了眾多的合作者,成為郵政物流不同層面的引領者。 3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3.1?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的概念與分類 3.1. 1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的概念 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是指中國郵政對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戰略和方法。根據國內外的發展經
25、驗及我國配送理論與實踐,目前,主要形成了自營、共同配送、互用配送、第三方配送等幾種配送模式。中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主要呈現直遞模式,郵購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 3.1.2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的分類 (1)直遞模式:所謂直遞模式就是產品制造商的銷售部門,委托郵政物流將消費者購買的產品送交消費者手中,目前開展的郵政直遞類業務大致屬于這種模式。近年來郵政物流企業把直遞業務作為主營業務,積累了不少經驗,郵政遍布全國城鄉的運輸投遞網絡和運輸能力為郵政物流開展直遞業務確立了優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運作方式分散,沒有聯網運營,沒有發揮郵政全程全網的資源優勢和形成規模效益,直遞物品的種類僅限于低附加值
26、的一些產品上,由于物流信息的缺乏,導致回程率低,因此增加了物流成本。 ??? (2)郵購模式:郵政企業以類似于郵購或電子商務的經營方式,消費者向郵政電子商務部門或其他郵政經營窗口購買產品,由郵政物流承擔商品的運輸,送交處于不同區域位置的消費者手中。消費者是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最終客戶,他們可能是個人或家庭B2C模式,也可能是企業或其他社會團體組織B2B模式,對于企業或社會團體組織,他們購買產品或服務的目的可能用于消費,也可能將購買的產品或服務附加在自己的產品上一同出售給另外的客戶。 ???? (3)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物流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運作方式,它是物流
27、專業化的一種形式。郵政集物流、資金流、信流為一體,具有承擔第三方物流業務的基本條件,目前各地郵政為惠普、海爾、潔等大型企業物流的成功配送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因此,第三方物流應當是郵政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 3.2我國郵政物流主要配送模式的分析 ?????????郵政具有天然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屬性。從本質上說,郵政提供實物信息傳遞的服務,而這種服務與現代物流所提供的服務是基本一致的,既然郵政在專業的處理環節上,與現代物流業有天然的一致,那么郵政發展現代物流就比別的行業或企業就具有更大的優勢。 (1)實物傳遞網方面,目前,中國郵政在全國設立了201個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已擁有現代化的大平面新
28、樞紐17個;中國郵政擁有一個由飛機、火車、汽車等不同運輸工具組成的,覆蓋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華南、西北、西南28個?。▍^、市)304個地市的集散式立體快速運輸網絡,連接國內所有城市及國外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干線夜間汽車郵路117條,使汽車運輸網路調度組織更加合理。中國郵政還擁有一個覆蓋全國各地的投遞網。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中國郵政郵路總長度已達310.3萬公里,共有郵路21369條(航空郵路1047條、鐵路郵路177條、汽車郵路13293條以及若干條其他郵路),農村投遞路線總長度達349.3萬公里,城市投遞段道達41035條;專用郵運船只達15艘、火車郵廂有481輛、各類郵政汽車計4
29、6161輛。2002年6月18日,國家郵政局又與南方航空公司,就重組并合資經營中國郵政航空有限公司達成協議。中國郵政航空公司和南方航空公司,將在航線布局上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實現國際、國內航班的相互銜接,形成國際、國內航線與地面運輸相連接的運輸網絡。目前,全國大部分?。▍^、市)已成立了專業的物流配送投遞局或投遞公司。中國郵政在縣以上城市城區,實行包裹免費投遞到戶。 (2)信息傳遞網方面,中國郵政擁有一個全方位的信息接入平臺和信息處理系統。中國郵政183電子商務網站可以為客戶提供網上接入服務,今后還將逐步完善在線支付功能,為企業客戶提供在線支付、友好鏈接網頁、企業產品廣告宣傳等全方位的服務;1
30、85客戶服務中心已在全國大部分中等以上城市開通,可提供電話接入服務;覆蓋全國遍布城鄉的6.7萬處郵政局所,提供了傳統的柜臺式信息接入服務。今天,郵政電子匯兌系統已完成第二階段工程,覆蓋了全國所有縣以上城市,郵政綠卡網為實現電子商務網上貨幣交易創造了條件。中國郵政在物流配送方面的實力,得到了眾多大公司的青睞。目前,中國郵政已與海爾、戴爾、IBM、施樂、中國惠普、新浪網絡公司等10多家國內外大公司簽訂了物流合作協議,其中一些合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中國郵政在做好自身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的基礎上,應該把握先機,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聲譽和網絡資源優勢,把自己發展成為物流配送領域的主力軍,為中國的網絡經濟
31、建立一條最重要的、開放的、信息化的物流高速公路,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并成為未來電子商務時代的最大受益者。 4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指標體系的建立 4.1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的因素 選擇什么樣的配送模式,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定。對配送模式的選擇,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種綜合考慮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從而選擇最佳配送模式的方法。 4.1.1 S郵政內部優勢 (1) 中國郵政集實物運遞網、信息網和金融網于一身。 (2) 郵政系統擁有自己的物流網。 (3) 中國郵政具有良好的品牌優勢。 4.1.2 W郵政內部
32、劣勢 (1) 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絡及金融網絡雖已初具規模,但仍未能真正適應現代物流需要。 (2) 郵政現有的實物運輸網絡與現代物流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多弊端。 (3) 郵政內部作業組織、作業處理流程中存在的問題 (4) 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市場定位混亂。 (5) 人才資源短缺 4.1.3 O郵政外部環境的機會 (1)據預測,入世會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我國GDP年均增長率可望提高1%,從而將推動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大幅上升。 首先,我國加入WTO必然會使第三方物流需求量大幅增加。入世后,將會有一大批跨國生產、零售企業在我國建立生產基地或銷售網點,跨國公司對我國的投資進一步增加,而跨國企
33、業一般在規劃建設之時就會考慮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生產能力,不會規劃太多物流設施,而準備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這必然會帶來更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務需求。同時,我國將成為世界制造基地,原材料采購、成品銷售會快速增長,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也會有較大增長,從而使物流量大大增加,需要強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作為支撐。而且隨著大量跨國公司的進入,市場競爭的加劇,我國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也將更多地開拓國際市場,進行跨國經營,需要改善或重新打造自己的物流系統,其物流總量將有超過10%的增長,這無疑又將大大促進第三方物流的需求量。其次,入世后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服務需求層次將提高,需求內容更趨復雜、多樣化。大量外資投入我
34、國市場,同時也會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方式,不少外資會投到制造領域,對準時化物流和精益物流的需求將增多,以支持配合企業先進的生產方式。 盡管入世后隨著跨國生產企業的進入,也會有一批國際物流企業進入我國市場,它們會分去部分物流服務需求量,但總的來看,跨國生產、零售企業帶來的需求量的增加會大大多于國際物流公司在我國的服務供應量,而這部分需求空間便會由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滿足,當然,前提必須是我們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已發展到一定水平,有能力滿足跨國公司的需求。 (2)西部大開發對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影響。 西部大開發將促使西部地區物流量增長,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地域分布將擴大。2010年國民經濟發展的
35、遠景目標中,已經把縮小中西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戰略重點,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要將大量資金將投入到西部基礎設施建設中,從第十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交通運輸發展重點要向西部地區轉移,已在西部12個省區規劃了35萬公里的公路和1萬公里鐵路以及重要的干線和支線民用機場的建設目標,西部基礎設施對經濟制約的瓶頸將得到極大緩解;國家對西部地區企業給予優惠政策,加上西部地區本身的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將會吸引大量東部資金和外資流向西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以及部分跨國公司將在西部建立生產基地。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農作物資源和農畜土特產,隨著西
36、部大開發,資源優勢將轉化為經濟優勢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畜牧業、礦產資源和加工工業都將得到合理開發,西部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這些都將促使西部地區從而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物流量的增加,貨物流動的頻繁,從而帶動第三方物流服務需求的增加。東西部差距的縮小將使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地域將不僅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而將擴大到廣大的西部地區。物流企業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在西部地區發展網點,根據西部地區企業的需求來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 (3)兩個新經濟熱點將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假日經濟和會展經濟等經濟熱點。由于我國法定假日的延長,"五一"、
37、"十一"長假形成了假日經濟現象。大城市在長假期間出現了購物熱潮,市場銷售額大幅增長,假日經濟使廠家和商家的銷售大幅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了對快速響應的物流服務的需求。由于廠家和商家在假期期間都推出多種促銷手段來擴大產品的銷售,假日期間部分商品會出現脫銷的現象。提供及時、快速的商品補貨、促銷品的包裝、搭配、貼標簽等流通加工服務及輔助的市場需求預測增值服務的需求會給物流企業帶來新的機會。近年來另一大熱點展會經濟也產生了相應的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每年都會相繼舉辦各種產品的展覽會、博覽會和洽談會,如IT產品、機械設備、醫療器械、紡織品展銷會等,相應會產生展品的物流服務需求。由于
38、展品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要送達指定地點,而且參展的展品很多都是新開發的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對包裝、運輸等條件要求嚴格,一般數量很少,但往往價值很高,一般不計較成本,對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快運服務有很大需求,此外可能還會產生展品的包裝、展臺的布置、及信息收集等附加服務的需求。兩個經濟熱點對于能夠做出快速響應的物流企業來說將是一個市場機會。雖然假日經濟和展會經濟所產生的是即時性、短期的物流服務需求,但很多可能就是第三方物流的潛在客戶,如果服務得到客戶的認可,有可能建立起較長的合作關系,甚至成功地開拓客戶,將其日常物流業務承擔下來,建立真正的聯盟關系。因此我們的物流企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
39、的信息收集,尤其是各種展會中就蘊藏著大量的潛在客戶。 4.1.4 T郵政的外部威脅 (1)來自國外物流企業的挑戰 中美WTO談判最為"驚心動魄"之處是圍繞分銷及其相關活動--物流與配送進行的多輪談判,這表明,中美兩國政府已經認識到分銷、物流與配送是企業市場活動的命脈,任何一方都不敢輕視。我國成功加入WTO后,物流領域與運輸服務和分銷領域一樣,將進一步對外開放。國外物流企業紛紛看好中國物流市場的發展空間,面對龐大的物流市場需求和弱小的供應能力國外物流企業早已躍躍欲試。其中已有部分世界著名的物流企業先期進入了中國市場,參與國內物流市場的競爭,如快遞業巨頭UPS、FedEx、DHL和TNT,運
40、輸物流公司馬士基、美國總統班輪等。目前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著名物流企業也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即將進軍中國物流市場。眾多已經進入國內市場的國際物流企業或與國內物流企業結成聯盟,或并購股權,組成專業化的物流企業,為客戶提供涉及全國配送、國際物流服務、多式聯運和郵件快遞等方面的專業化服務,它們憑借雄厚的資金、豐富的經驗、優質的服務、一流的管理和優秀的人才,占據了"三資"企業物流供給的大部分市場。據一些專家介紹,在中國企業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建設項目中,往往有10多甚至20多家企業參與投標,其中大部分都是國際著名的物流企業,這些企業已經在國內開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物流
41、企業,一般僅能承擔某一物流功能,與國外物流企業的差距非常大。入世后,對外國服務業的市場準入政策非常寬松。物流業將基本沒有入世寬限期的保護,因此,我國的物流企業將要面臨著國外物流企業的巨大挑戰。 (2)國內物流同行之間的競爭 在我國實行市場經濟的情況下,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現代物流需求的增長現代物流理念的傳播,大型傳統儲運企業紛紛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型,一些大型制造企業如海爾、一汽、青啤等的物流部門也有向專業物流企業轉型的趨勢,此外,隨著中國物流熱的掀起,大大小小的運輸、倉儲企業甚至小型送貨、送報企業都紛紛打起了物流的牌子,進入物流市場,使國內物流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未來的幾年
42、里,我國的物流市場將要進行一輪"洗盤",大量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或與別的企業合并、整合。有幾個因素會驅動第三方物流行業的集中與整合的趨勢:第一,大的公司有意將供應鏈的主要環節外包給盡可能少的幾家物流公司;第二,建立一個高效的全球第三方物流企業所需資本的投入日益增加;第三,很多物流企業都有通過兼并和聯合的方式來擴大他們服務能力的愿望。 4.2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指標體系的建立 為了便于中郵物流配送模式的選擇,中郵應制定出關于配送模式選擇的一系列指標。這些指標有利于對配送模式較為客觀合理的比較。 (1)配送對企業的重要性指標:在郵政物流系統中,物流配送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配
43、送過程中要考慮配送貨物的質量和體積,充分利用車輛的載重和容積裝配貨物,確定配送路線。配送過程本身組成一個子系統,進行配送系統優化,主要就是配送車輛優化調度,包括集貨線路優化、貨物配裝及送貨線路優化,以及集貨、貨物配送和送貨一體化優化。 (2)企業的配送能力指標:為了促進郵政物流業務的發展,2005年物流網絡建設進一步加快,在2003年開通北方、南方、華東三個區域物流集散網并實現網間互聯互通的基礎上,開通了以成都為中心,覆蓋四川、重慶、云南、貴州4省市的西南物流集散網和以西安為中心,覆蓋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6省區的西北物流集散網,同時實現了5大區域物流集散網之間的互聯互通。西南、
44、西北物流集散網的組建,標志著全國郵政物流網絡平臺的初步形成。物流集散網覆蓋范圍遍及31個省區市、300多個地市、1800多個縣,共計組開(利用)了78條一級干線郵路。使中國郵政成為擁有國內規模領先、實物和信息同步、完整的國內快貨運輸網絡,為郵政物流業務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企業配送能力指標又可分為:物流人才指標,物流配送設備指標,物流配送技術指標。 (3)市場規模與地理范圍指標:在對中郵物流集散網網絡結構進行了優化和調整的基礎上,重點實施了“西擴”戰略,即開通了以成都為中心覆蓋四川、重慶、云南和貴州等西南4省(市)的西南集散網和以西安為中心覆蓋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等西北6省
45、(區)的西北集散網,并通過鐵路、公路骨干線路,將西南、西北兩網與前期開通的北方、華東、華南三大集散網絡進行對接,實現中郵物流集散網在全國范圍內的覆蓋和統一運行,完成郵政物流專業網絡平臺的整體布局工作。統一運行后的中郵物流集散網,覆蓋了全國31個?。▍^、市)的300多個地級城市、1800多個縣,共組開(利用)了78條省際郵路,極大地提高了對中郵快貨乃至一體化物流業務的支撐作用。同時,中郵物流也因此成為國內具有覆蓋最為廣泛的、并有先進信息系統支撐的全國性物流運輸網絡。 (4)服務質量指標:中郵加強各項運營業務制度的建設。制定并實施了《物流業務檢查考核辦法》、《集散網業務處理辦法》等業務規章制度。
46、以此為基礎,陸續在北方、華東、南方中郵物流集散網實施了統一運營監控,進一步規范了服務流程,加強了物流作業各環節的管理。同時,為了完善中郵快貨業務運營風險機制,合理有效規避風險,中郵物流公司建立和推行了中郵快貨業務統一保險制度,為中郵快貨業務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中郵建立客戶服務中心,初步實現對服務質量的監管。中郵物流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于2005年1月開始運行,每日12小時、每周7日(節假日不休息)受理業務。主要承擔終端客戶投訴的受理(初步排查及提交內部處理)、物流郵件查詢(內部、外部)受理及處理等主要工作。 (5)配送成本指標:完成配送活動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即需配送成本。對配送的管理就
47、是在配送的目標即滿足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與配送成本之間尋求平衡:在一定的配送成本下盡量提高顧客服務水平,或在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 配送成本指標具體表現為:運輸成本指標,庫存成本指標和配送管理指標。 5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模型 5.1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模型的建立 層次分析法:首先將問題涉及的因素分為3類(三層):第一層為目標層,表示解決問題的目的;第二層為指標層,表示衡量實現目標的標準;第三層為方案層,是指解決問題的方案、措施。(見圖5.1) 選擇物流配送模式 配送對企業的重要性 服務質量 企業的配送能力 市場規模與地
48、理范圍 配送成本 直遞模式 郵購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圖5.1選擇物流配送模式圖 5.2模型求解與分析 表5.2 中郵物流配送模式選擇指標評分表 物流配送模式 配送對企業的重要性 企業的配送能力 配送成本 保證的服務 市場規模與地理位置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P1 10 1 3 12 1 直遞模式P2 5 3 3 4 1 郵購模式P3 2 8 1 3 4 先用對比較準則層5個因素對目標層的影響,得到成對
49、比較矩陣 A= 再用成比較法比較3個因素對準則的影響,得到成對比較矩陣.不妨設 B1= B2= B3= B4= B5= 這里矩陣Bk(k=1,2,…,5)中的因素bij(k)是方案(模式)pi與pj對于準則Ck的優越性的比較尺度,對于A可以算出λmax=5,歸一化的特征向量 : w=(0.35294,0.17647,0.11765,0.17647,0.17647,CI=0,CR=0. 由第三層的成對比較矩陣Bk計算出權向量Wk(3),最大特征根λmax和一致性指標CIk,結果列入下表(見表5.3) 表5.3 權向量Wk(3),最大特征根λmax和一致性指標CIk表
50、K 1 2 3 4 5 Wk(3) 0.595 0.082 0.429 0.633 0.166 0.277 0.236 0.429 0.193 0.166 0.129 0.682 0.142 0.175 0.668 λmax 3.005 3.002 3 3.009 3 CIk 0.003 0.001 0 0.005 0 不難看出,由于CI=0,所以上面的CIk均可通過一致性檢驗。 以選擇物流配送模式V為目標的計算結果見下表:(見表5.4) 表5.4 三種中郵物流配送模式比較表 權向量 (C對
51、V) 0.35294 0.17647 0.11765 0.17647 0.17647 λ=0,CI=0,CR=0 準則C C1 C2 C3 C4 C5 組合權向量(D對V) P1 0.595 0.082 0.049 0.633 0.166 0.41594122 P2 0.277 0.236 0.429 0.193 0.166 0.25323588 P3 0.129 0.682 0.142 0.175 0.688 0.33135231 λ 3.005 3.002 3 3.009 3 ——
52、CI 0.003 0.001 0 0.005 0 —— CR 0.0051 0.0017 0 0.00862 0 0.03093 .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P1的重要性在各項指標中所占的權重最大,所以P1的綜合指標最高。 6結論 6.1論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物流業務是郵政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作為郵政物流企業,面對市場如此巨大,發展異常迅速,前景非常廣闊,競爭日趨激烈的物流市場,如果不能用超前的思維,非常的經營手段,實現超常規的發展,在不遠的將來(3-5年內),將物流發展成為郵政支柱業務,就無法立足中國物流市場,謀求更大的發展。 本文通過對中郵物流配
53、送的分析研究,發現發展郵政物流配送,應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經過分析探討了中郵配送模式的影響因素,建立了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選擇指標,然后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層次結構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的選擇。 6.2論文的不足之處 文章中對于中國郵政物流配送模式的選擇指標定位不是很確切,而在定量分析時,各項指標的評分也沒有經過嚴格的探究。 參考文獻 1 丁立言、張擇.物流配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 方芳.運輸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鄭稱德.物流企業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郝聚民.第三芳物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5 阮曉青、周文倉.數學建模引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嚴建新.電子商務中的物流配送[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4:29-31.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