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預防與急救培訓》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暑的預防與急救培訓(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中暑的預防與急救培訓》
? ? ?
? ? ??世界氣象組織建議高溫熱浪的標準為:日最高氣溫高于32℃,且持續3天以上。中國氣象學上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高溫天氣能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等病癥的發病率增多。同時,高溫天氣也會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還好高溫有補貼來降溫,具體多少請回復“您所在省份”即可獲得!
2、什么是高溫作業?
高溫作業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RH)相結合的異常作業條件、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包括高溫天氣作業和工作場所高溫作業。高溫天
2、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
3、什么是職業性中暑?
職業性中暑是職業病。高溫所致職業性中暑已明確列入《職業病分類和目錄》。
根據《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的規定,職業性中暑可分為輕癥中暑與重癥中暑?! ≈惺钕日?觀察對象)的癥狀為:作業人員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蚵杂猩?。
輕癥中暑主要癥狀為:中暑先兆的癥狀進一步加重,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心跳加快等癥狀,體溫升高至38.5℃。 重癥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
3、出現混合型。 熱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是人體在熱環境下散熱受阻,體溫調節機制失調所致。其特點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高達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無汗”,可伴有皮膚干熱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
熱痙攣是由于人體大量出汗,體內鈉、鉀過量丟失所致,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
熱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昏、頭痛、多汗、口渴、惡心、嘔吐,繼而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環衰竭。
4、如何現場處置職業性中暑?
對于輕癥中暑患者的現場處理原則是,迅速將其移離高溫場所,松解衣扣,
4、放置陰涼處休息;如果患者清醒,無惡心、嘔吐,應補充含鹽的清涼飲料;有頭暈、惡心、嘔吐或腹瀉者,可服用藿香正氣水(或膠囊)。
輕癥中暑患者經上述現場處理,一般多在30分鐘至數小時內即癥狀減輕并逐漸好轉。
對于輕癥中暑患者的現場處置不可掉以輕心,不能因患者經上述現場處理癥狀稍有緩解,就又立即安排其回到作業場所進行高溫作業,這是現場處置的誤區?! ?
對于重癥中暑患者的現場處理原則是,迅速用救護車將其轉入附近有條件的醫院搶救。在現場等候救援期間,如果現場有條件,治療原則是降低患者過高的體溫,措施可分為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糾正其體內水與電解質紊亂和促進酸堿平衡,積極防止其出
5、現休克、腦水腫等。
需要注意的是,熱射病患者如果搶救不及時,死亡率可高達5%~30%。在現場等候救護車救援期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在有空調的房間內或者在陰涼處,用冰水、酒精或井水擦拭患者頭部及頸部等動脈血管分布區,放置冰袋,并扇風;必要時可以將患者半臥位放在15℃~16℃水中浸浴,同時按摩患者四肢及胸腹部,見其皮膚擦紅為止,還應注意患者的呼吸及脈搏,如果患者體溫降至37℃~38℃(肛溫),即可停止浸浴
5、相關法規有哪些?
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維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我國《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勞動法》《工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對此作出明確
6、規定和要求。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專門制定了《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了用人單位落實防暑降溫的管理措施、技術措施和保健措施,為勞動者撐起了保護傘。
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頒布了一系列技術標準,如工作場所高溫作業WBGT指數測量依照《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 第7部分:高溫》(GBZ/T189.7)執行,高溫作業職業接觸限值依照《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執行,高溫作業分級依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 第3部分:高溫》(GBZ/T229.3)執行,職業病的診斷依照《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GBZ41)
7、執行。
6、企業應該怎么做?
1. 技術措施:合理設計工藝流程、改進生產設備和操作方法。合理布置熱源,盡量將熱源布置于車間外面;以熱壓為主的自然通風時,布置于天窗下面;以穿堂風為主的自然通風時,布置在夏季主導風向下風側;熱源采取隔熱措施;工作地點易于降溫等。利用水或導熱系數小的材料隔熱。采取自然通風、機械通風等進行通風降溫,有條件的場所安裝空調設施。
?? 2. 保健措施:①供給高溫作業人員含鹽飲料和補充營養,每人每天3-5升含鹽飲料,飲料含鹽量以0.15%~0.2%為宜。②加強個體防護,為高溫作業人員配備高溫防護服、防護眼鏡、面罩、手套、鞋蓋、護腿等。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工人,應供給耐燃、導熱系數較小的白色工作服。短時間在較高溫度的場所作業可穿冰背心(如消防員)。③加強醫療預防工作,對高溫作業人員進行就業前和入暑前體格檢查,排出職業禁忌癥。④組織措施:加強領導、改善管理、嚴格遵守國家高溫作業標準。在炎熱季節,合理調整作息時間,加強輪換作業,保證高溫作業人員夏季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