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員靜脈采血個人防護及健康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護理人員靜脈采血個人防護及健康教(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靜脈采血護理
(1)根據采血目的、量、患者年齡、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首選前臂正中靜脈,對脂肪層較厚的患者扎上止血帶,輕輕拍打,使血管擴張,明顯度增強,以利于一針見血。
(2)清潔皮膚。靜脈采血皮膚是必經之路,對體力勞動者和初次接受穿刺者,油垢污染較嚴重的患者最好采血前用肥皂水清潔穿刺部位,減少進針時帶入血管的微粒物質。
(3)提高穿刺的操作技術,護理人員在采血時能否一針見血是防止瘀血、靜脈炎、血栓形成、血管栓塞的重要環節;避免反復穿刺或改變角度,致使穿刺后血管血液外溢,引起瘀血;一次穿刺失敗后及時更換針頭。
(4)正確掌握進針角度、速度減少不必要的損傷。
2.靜脈
2、采血防護用品的種類
⑴安全采血針的種類: 主要種類有筆試真空采血針、分體式真空采血針、安全型真空采血針。筆試真空采血針兩端有鋒利的刃口,使用時將采血針旋轉固定在持針器外筒前端,穿刺成功后將真空采血管插入針器后端空腔,采血完畢。采血針連同持針器丟入銳器盒。分體式真空采血針是在靜脈輸液針的軟管尾端連接一只集血針,由于針管及軟管內的殘存血液,易造成血液樣本暴露,尾端的集血針反復穿刺膠皮套容易漏血。安全鎖扣式采血針,針頭由采血針護套保護,減少針刺傷風險并可防止重復使用。
特點:采血速度快、操作 簡便、穿刺阻力小,痛感低,并且只需單手操作即可有效降低針刺傷的發生率。回縮式蝶翼針特點是采血結束后觸
3、 碰按鍵,針頭立即回縮,減少針頭暴露的危險和再次使用的機會。
⑵真空管進行抽血時盡量采用能自動防止血液溢出的工具,真空采血管具有采血量準確、安全性能高、可一針采多管血標本,操作使用方便及防止血液外溢的特點。
⑶個人防護用品 ICU、急診、隔離病房等職業暴露高的科室,醫院應為采血人員提供適當的個人防護用品,如口罩、手套、隔離衣等,必要情況應配置防護衣、護目鏡、防滲鞋套。個人防護用品指外包裝完整、在有效期內能夠阻止病人的血 液、體液、痰液、分泌物等潛在傳染性物質污染工作人員的防護物品。
3.靜脈采血前健康教育
①首先護士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注意,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
4、檢查項目,至少同時使用2種身份識別方法,確認患者,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針一墊一帶一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②護士要面帶微笑,熱情周到,囑患者采血時心情要放松,不用緊張,對于害怕疼痛暈血患者做好安撫工作,克服心理障礙,采血時可閉目或頭偏向一側,轉移方向,選擇血管粗、直抽血,盡量做到一針見血,無痛注射。采血時發生暈針的患者,大多是青少年,由于患者對采血操作認識不足,持續過度緊張、恐懼,或者穿刺疼痛刺激,以及空腹采血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而發生暈針。對于發生暈針的患者,護士要給予安慰,囑患者閉目,深呼吸,給予平臥位,溫開水口服,休息片刻即可恢復。
5、
4.靜脈采血選用條件
安全型采血針有以下要求:具有傳統采血針的優點,在操作中動作改變最小。采血后能夠立即永久地封閉針頭,能夠明確聽到或看到安全裝置已經激活,并且單手激活安全裝置。進行采血時,需佩戴手套。戴手套雖然無法降低針刺傷發生風險,但可減少血液進入人體的量,從而減少血液感染的機會對血液傳播性疾病。采血人員手部有傷口應戴雙層手套,不同顏色的雙層手套可以及時提醒外層手套破裂。不需要在給每個病人采血時更換手套,可采用快速手消液連續給5個病人采血,但是使用手套超過15分鐘,必須更換手套。針對特殊病區、有血源性感染病人、隔離病人、保護性病人或疑有傳染傾向病人需嚴格執行一人一手套。當可能發生血
6、液、痰液、體液或其他污染物噴濺污染面部時,應同時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護目鏡或者面罩。當血液可能發生飛濺,可能使腳部受到污染時,應穿戴鞋 套。鞋套應具有防水功能,并一次性使用,發現破損及時更換。采血者應根據接觸程度、風險暴露程度采取接觸隔離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并采取適宜的個人防護。
5.靜脈采血標準預防
采血人員應按規定的洗手法進行手消毒,包括操作前、更換手套之間、脫去手套后。采用流動水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液消毒雙手。被污染的銳器應盡快廢棄至銳器盒中,禁止拆卸一次性持針器。使用安全型采血器時,應在拔針后立即激活安全裝置。銳器盒應放在靠近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上,內容物超過3/4時及時更換,禁止將
7、銳器倒入另一容器。更換時,應先蓋好銳器盒蓋,防止在儲存和轉運時發生銳器灑落。移出前如果發生銳器盒破裂有泄露的危險,應外套另一層銳器盒。不能徒手打開、清洗或重復使用銳器盒,避免操作時引起針刺傷和銳器傷。醫療廢物的處理應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執行。處理污染的衣物要輕拿輕放,減少抖動,污染的衣物裝入黃色垃圾袋中,貼好標識,不應在工作區域對其分類或浸泡。被血源性病原體污染濕的衣物應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防止滲漏,予以明顯生物警示標識后才能送洗,并為洗衣 房工作人員配備防護手套、防滲圍裙或其他防護用品,防止職業暴露發生。
6.靜脈采血血液標本采集人員培訓
參與血液標本采集的工作人員都需要進行采血的
8、相關的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但不局限于理論知識、操作技術、安全防護培訓和素質教育。
7.靜脈采血后健康教育
采血結束后,指導患者使用棉簽沿血管方向按壓采血部位3 min~5 min,切勿揉搓穿刺部位,避免損傷血管;同時我們在每個采血窗口貼上“抽血后請按壓3 min~5 min,勿揉和按壓針眼”的提示,對于一些凝血差的患者應按壓部位時間延長到10 min,以免針眼再次出血,引起皮膚瘀青和疼痛。同時指導患者按壓后的棉簽應投入科室醫療垃圾內,以防交叉感染。根據檢驗項目,詳細告知取報告的時間、地點,憑就診卡到檢驗科自動報告機上打印報告。
8.小結
綜上所述,開發安全型采血針,使用符合標準的真空采血管,從源頭減少銳器傷,在采血時使用適宜的個人防護用品,以及實施標準預防和加強職業防護的培訓是降低臨床護理人員采血環節發生血源性職業暴露的重要策略。隨著優質護理的全面開展,門診采血的護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也在不斷的完善。通過在采血過程中對不同人群實施健康教育,不僅縮短了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減少護患糾紛,提高了護理服務水平,而且使患者對醫院滿意度提高,護患關系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