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腦【人體解剖學教研室】--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間腦【人體解剖學教研室】--課件(4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diencephalon1ppt課件課件間腦位于腦干和端腦之間,連接兩側大腦半球和中腦。左、右間腦之間為第三腦室。間腦 diencephalon分為五部分背側丘腦背側丘腦后丘腦后丘腦上丘腦上丘腦底丘腦底丘腦下丘腦下丘腦2ppt課件課件終溝(終紋、終靜脈)丘腦帶(丘腦髓紋)附著板脈絡裂(側腦室脈絡叢、脈絡帶)第三腦室側壁下丘腦溝一、背側丘腦一、背側丘腦3ppt課件課件丘腦前結節丘腦枕丘腦間黏合(中間塊)內髓板前核群內側核群外側核群板內核中線核(正中核)丘腦網狀核外髓板4ppt課件課件前核群前核群 前背側核前背側核 前腹側核前腹側核 前內側核前內側核內側核群內側核群 背內側核背內側核外側核群外側核
2、群 背側組背側組 背外側核背外側核 后外側核后外側核 枕枕 腹側組腹側組 腹前核腹前核 腹外側核腹外側核 腹后核腹后核 腹后外側核腹后外側核腹后外側核腹后外側核 腹后內側核腹后內側核腹后內側核腹后內側核l中線核群中線核群丘腦室旁核帶旁核菱形核連結核l板內核群板內核群中央中核中央旁核中央外側核中央內側核束旁核腹內側核l丘腦網狀核丘腦網狀核5ppt課件課件枕腹后內側核腹后外側核腹外側核腹前核丘腦前核背內側核背外側核后外側核內側膝狀體外側膝狀體中央中核丘腦間粘合中線核網狀核板內核6ppt課件課件依纖維聯系和電生理學研究背側丘腦的核群可分為非特異性中繼核團特異性中繼核團聯絡核團7ppt課件課件1、非特
3、異性中繼核團(古丘腦):中線核、板內核 網狀核 2、特異性中繼核團(舊丘腦):腹前核、腹外側核、腹后核 腹前核、腹外側核 接受小腦齒狀核、蒼白球和黑質 的傳入纖維腹后內側核 三叉丘系、味覺纖維腹后外側核 內側丘系、脊髓丘系腹后核:產生具有意識的感覺和調節軀體運動的作用 3、聯絡核團(新丘腦):前核、內側核、外側核背側群與下丘腦、邊緣系統有往返纖維聯系,在功能上進入高級活動領域,具有情感意識的辨別能力,還參與學習和記憶。8ppt課件課件1.前核群前核群 前背側核前背側核前腹側核前腹側核前腹側核前腹側核前內側核前內側核乳頭體乳頭體前核群前核群扣帶回扣帶回乳頭丘腦束l與植物神經活動的調節有關刺激貓或
4、人的該核群,可產生對血壓和呼吸的抑制性效應l與近記憶的建立有關記憶編碼參與Papez回路9ppt課件課件前份、背內側份大細胞部后份、背外側份小細胞部l隨額葉的發展而增大,人類高度發展。l與其它多數丘腦核團、下丘腦核團、紋狀體、邊緣系統諸結構、基底前腦諸結構、以及6區和32區前方的前額皮質,均有往返聯系。其中與前額皮質的聯系,具有局部定位性分布(內外側順序-前后順序)。2.內側核群背內側核10ppt課件課件l背內側核是內臟和軀體活動發生復雜整合作用的部位l背內側核與前額皮質的聯系,涉及意識性活動和記憶,影響或產生不同的心境和情感調節l背內側核與紋狀體的聯系,實驗證明它涉及運動功能的調節記憶損壞記
5、憶缺損前額葉切除術前額葉切除術 白質切除術白質切除術11ppt課件課件3.外側核群在人類發育充分,主要與大腦皮質相聯系(1)背外側核(2)后外側核都由小細胞組成。二核接受一些上行感覺纖維和丘腦腹后核的纖維。背外側核主要投射至扣帶回后部和楔前葉的前部。后外側核主要投射至頂上小葉(5、7區),且有豐富的往返聯系。12ppt課件課件(3)枕l丘腦內最大的核,分外側部、內側部和下部。l接受視覺傳入(視網膜、頂蓋前區、下丘)l接受紋狀區、紋周區、前額、軀體感覺皮質l與頂枕顳葉聯絡區具有往返聯,在此通路上有明確的局部定位關系l關于枕核的功能目前尚不十分明確。由于枕核與視覺系統聯系很多,可能與復雜的視覺功能
6、有關,其中以枕核的下部關系最密切。在猴的枕核內,有視野定位代表區。枕核的內、外側部與頂、顳葉聯絡區關系密切,后者可能是“后語言區”所在部位,因此枕核可能與語言功能有關。由于枕核傳入聯系廣泛,它是腦內重要的整合區之一。13ppt課件課件(4)腹前核黑質網狀部大細胞部(腹側)蒼白球內側部小細胞部(背側)大腦皮質運動區(6、4區)腦島前部眶回尾狀核腹中間核板內核群對側腹前核14ppt課件課件(5)腹外側核嘴側部尾側部內側部小腦齒狀核間位核頂核小腦上腳蒼白球黑質網狀部大腦皮質運動區(4、6區)大腦皮質運動 區(4、6區)腹外側核和腹前核是聯系小腦和黑質-紋狀體兩個運動調節裝置的重要部位,二者又都與皮質
7、運動區有密切聯系。15ppt課件課件嘴側部細胞稀疏、纖維多大細胞組成尾側部細胞多而密集大型和小型細胞織成a.腹后外側核內側丘系內側丘系內側丘系內側丘系脊髓丘系脊髓丘系脊髓丘系脊髓丘系中腦網狀結構中腦網狀結構丘腦中線核群丘腦中線核群丘腦網狀核丘腦網狀核前腦內側束前腦內側束內囊后肢內囊后肢第軀體感覺區(3、1、2區)的上2/3部第軀體感覺區腹后外側核(6)腹后核16ppt課件課件l內側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纖維,在腹后外側核內都保持著軀體定位性分布。薄束核外側部楔束核內側部脊丘系尾側部頸部最內側胸腰部背側區骶部最外側四肢的遠側部腹側l在腹后外側核內,內側丘系和脊髓丘系中纖維終止情況不同內側丘系纖維全部來
8、自對側,纖維末梢呈排列規則的圓錐形灌木叢狀脊髓丘系大部分來自對側,尚有少量纖維來自同側,纖維末梢形成彌散的交織網。17ppt課件課件大量研究表明,感覺沖動上傳至腹后外側核,已具有一定的感覺分辨性。刺激人的腹后外側核可在軀體對側出現麻刺感、針刺感、麻木或觸電感,但并未形成特異性感覺。在腹后外側核內,同樣存在著側抑制機制,進一步強化了對刺激的空間定位能力。電鏡觀察和Golgi法顯示,腹后外側核的局部回路和突觸聯系十分復雜,例如有大量的樹-樹突觸存在。單細胞記錄研究表明,有些腹后外側核細胞具有刺激特異性和軀體定位特異性。據Whitsel等(1978)的研究,對外周皮膚刺激(如觸刺激)起反應的細胞集中
9、在腹后外側核的核心部位,而對深部組織刺激(如深壓或關節運動)起反應的細胞,則多在腹后外側核的前后兩端。腹后外側核內只有少量對傷害性刺激起反應的細胞。18ppt課件課件b.腹后內側核三叉丘系大型細胞(外側部)孤束核小型細胞(最內側區)第軀體感覺區下1/3部面區下方,鄰接舌和咽代表區內囊19ppt課件課件20ppt課件課件二、后丘腦外 側 膝 狀體內側膝狀體位置:位于背側丘腦后端的下方組成:黃斑后23上象限內側下象限外側21ppt課件課件為視覺皮質下中樞,位于大腦腳的外側,視丘枕的下外面,為后丘腦的一部分。視網膜的纖維經視神經、視交叉、視束到此終止于外側膝狀體的節細胞,換神經元后發出的纖維構成視放
10、射。外側膝狀體22ppt課件課件l橫切面呈蹄形門朝向腹側l細胞排列成層l大致呈同心圓l從腹內側向背外側分為六層視束纖維對外側膝狀體的投射有嚴格定位l交叉纖維l,4,6層l不交叉纖維2,3,5層l黃斑區纖維后2/3(最后部占全寬)(靠前方部分中)(靠前方部分中)l外周區纖維兩側上象限纖維上象限纖維腹內側部下象限纖維下象限纖維腹外側部鼻鼻側側半半最最內內側側部部纖纖維維(代表單眼視野半月形區)最后部23ppt課件課件24ppt課件課件自外側膝狀體發出的纖維,越過內囊后肢的豆狀核后部,呈扇形分散形成視放射(膝距束、視輻射),止于距狀溝兩側。其傳出纖維組成視輻射外矢狀層外矢狀層MeyerMeyer袢袢
11、腹外側部纖維前側腦室下角前部后Meyer袢外矢狀層視輻射下部距狀溝下唇前部。腹內側部纖維上后視輻射上部距狀溝上唇的前部背側部纖維上后視輻射中部距狀溝中部上唇和下唇(黃斑-后1/3)25ppt課件課件26ppt課件課件功能:聽覺纖維下丘臂內側膝狀體聽覺中樞視束外側膝狀體視覺中樞聽覺傳導中繼站聽覺傳導中繼站視覺傳導中繼站視覺傳導中繼站27ppt課件課件上丘腦是間腦背側部向尾側與中腦頂蓋前區相移行的部分丘腦髓紋丘腦髓紋韁三角韁三角韁核韁核 韁連合韁連合松果體松果體內分泌腺內分泌腺后連合后連合連合下器連合下器 后連合的腹側一室周器官三、上丘腦三、上丘腦28ppt課件課件l丘腦髓紋是一對前后向的纖維束,
12、位于丘腦帶深側。形成丘腦背側面與內側面的分界標志。隔核、視前區、蒼白球丘腦髓紋丘腦僵核、某些丘腦核丘腦髓紋僵三角l僵三角是髓紋后端擴大的部分,其內有韁核。僵核位于頂蓋前區內,可分為僵內側核和僵外側核。僵核僵核腳間束(后屈束)中腦腳間核丘腦髓紋中腦中縫核群導水管周圍灰質腹側被蓋區29ppt課件課件僵核屬邊緣系統的結構。是前腦和腦干聯系的中繼站。僵核腳間束將沖動傳至腳間核后,可經小腦網狀結構聯系頂蓋,被蓋脊髓束,至植物性節前神經元,從而控制唾液分泌、胃腸腺的分泌和胃腸蠕動,并控制與消化有關的咀嚼和吞咽運動。破壞僵核,可導致代謝、內分泌、以及體溫的變化。30ppt課件課件l借松果體柄連于第三腦室頂的
13、后部,柄分為上、下兩腳,中間夾松果體隱窩,上腳連于僵連合,下肢連于后連合松果體31ppt課件課件l16歲鈣化腦砂(松果體石、腦砂)判定位置、診斷l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光感受器l哺乳類內分泌腺去甲腎上腺素、五羥色胺、褪黑素抑制生殖腺、調節生物鐘32ppt課件課件四、底丘腦四、底丘腦 底丘腦是丘腦和中腦被蓋之間的過度區,只能在腦切片上辨認其范圍33ppt課件課件底丘腦核由大型多極細胞組成。此核位于底丘腦與中腦的移行部,內囊腹側纖維的內側34ppt課件課件參與錐體外系功能l底丘腦核與蒼白球關系最密切、具有豐富的往返聯系。l底丘腦的其它傳入纖維,來白中縫背核、藍斑核、黑質致密部、腳橋被蓋網狀核、大腦皮
14、質運動的區及前額葉。底丘腦的其它傳出纖維至黑質和中腦被蓋。l臨床觀察表明,半身舞蹈癥患者、多數有此核病變。表現為對側肢體具有粗大的不自主運動,先發生在肢體近端肌,繼而涉及面肌和頸肌。蒼白球至底丘腦核的纖維,屬GABA能纖維,切斷此纖維束,則不自主運動可減弱或消失。35ppt課件課件五、下丘腦五、下丘腦下丘腦溝、室間孔、終板、視交叉、漏斗、垂體、灰結節、乳頭體背側丘腦的腹側,組成第三腦室的下半和底壁。36ppt課件課件下丘腦分區及主要核團 1 視前區2 視上區3 結節區4 乳頭體區視上核 室旁核下丘腦前核漏斗核腹內側核背內側核乳頭體核下丘腦后核視上核室旁核漏 斗核乳頭體核垂體1.室周帶2.內側帶
15、3.外側帶視前內側核室前外側核37ppt課件課件1.視上區:包括三核二區:視交叉上核:在視交叉中央上方,接受視網膜視束的纖維,來自對側的多于同側,光照射,可使此核興奮,調節晝夜內分泌的節律。破壞此核,內分泌晝夜節律消失。人的此核不明顯。視上核:在視交叉外側,視束上方,橫跨內外側帶。室旁核:在視上核的背內側,靠近第三腦室側壁。下丘腦前區:介于視上核室旁核之間。下丘腦外側區。2.視前區:內含視前內側核和視前外側核3.結節區:三個核一個區:背內側核:位于第三腦室側壁的背內側部。腹內側核:在背內側核腹側。漏斗核(弓狀核):位于第三腦室底,靠后近漏斗。下丘腦外側區:與視上區下丘腦外側區相連。4.乳頭體區
16、:內含乳頭體核和下丘腦后區。乳頭體核分為乳頭體內側、中間和外側核。5.下丘腦后區:為乳頭體向背側的一個大區。38ppt課件課件纖維聯系1與邊緣系統的聯系(1)借終紋和杏仁體聯系(2)借穹窿與海馬聯系(3)借前腦內側束與隔區相聯系39ppt課件課件2 與腦干和脊髓的聯系(1)前腦內側束與乳頭 體接受腦干的纖維(2)經背側縱束腦干、脊髓、自主神經節 前神經元(3)乳頭被蓋束中腦 被蓋40ppt課件課件3、與背側丘腦的聯系乳頭丘腦束丘腦前核群41ppt課件課件4、與垂體的聯系視上核 視上垂體束 垂體后 葉(神經垂體)室旁核 室旁垂體束 垂體后 葉(神經垂體)分泌加 壓素、催產素等。漏斗核 結節垂體束 正中隆 起的毛細血管,將神經內 分泌物質(促激素或抑 制激素)經垂體門脈系統送至垂體前葉 (腺垂體)。42ppt課件課件1、神經內分泌中心。2、內臟神經系統的皮質下中樞。如:體溫調節、攝食、生殖、水鹽代謝等。3、與邊緣系統密切聯系,參與情緒行為的調節。4、調節機體晝夜節律。下丘腦功能:43ppt課件課件腹后內側核腹后外側核腹外側核腹前核丘腦前核背內側核背外側核后外側核內側膝狀體外側膝狀體中央中核丘腦間粘合中線核網狀核板內核枕44ppt課件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