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貿易全球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07章 貿易全球化(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七章 貿易全球化,學習目標,了解貿易自由化的發展歷程,貿易自由化進一步促進貿易全球化的趨勢。,熟悉貿易全球化的幾個指標,并歸納出貿易全球化的幾個趨勢。,掌握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有關理論,了解有關二者的一些實證研究進展。,2,本章內容,貿易自由化,貿易全球化的特征,貿易全球化與世界經濟發展,3,第一節 貿易自由化,一、貿易自由化的興起,國際貿易的初步發展,地中海貿易圈、東亞貿易圈、北歐貿易圈,英國自由貿易的興起,亞當,斯
2、密(,A.Smith,)和大衛,李嘉圖(,D.Ricardo,),谷物法,4,二、,GATT,、,WTO,與戰后的貿易自由化,GATT,與貿易自由化,在國際貿易中實施非歧視性待遇,不得采用直接進口管制,禁止采用數量限制措施,強調國家間的磋商與談判等,5,年份,地點名稱,主要議題,參與國家,主要成果,1947,日內瓦(瑞士),關稅,23,創立了關貿總協定。達成雙邊減讓協議,123,項,約,54%,的應稅進口商品平均關稅降低,35%,。,1949,安納西(法國),關稅,13,達成了約,5000,項關稅減讓。,1951,托奎(英國),關稅,38,達成了約,8700,項關稅減讓,從而把,1948,年確
3、定的關稅水平下調了,25%,。,1956,日內瓦(瑞士),關稅,26,由于美國國會對美國政府的授權有限,所達成的關稅減讓只涉及,25,億美元的貿易額。,1960,1961,日內瓦(瑞士),狄龍回合,關稅,26,談判達成的關稅減讓涉及,49,億美元的貿易額。,1964,1967,日內瓦(瑞士),肯尼迪回合,關稅與反傾銷措施,62,確定削減關稅,“,一刀切,”,的辦法,在經合組織成員間工業品一律平均削減,35%,的關稅。,1973,1979,東京(日本),東京回合,關稅,非關稅措施等,102,將世界,9,個主要工業品市場的關稅平均削減,1/3,,制成品的平均關稅由關貿總協定成立時的,40%,左右降
4、至,4.7%,。還產生了一系列關于非關稅壁壘的協議。,1986,1994,埃斯特角城,(烏拉圭),烏拉圭回合,關稅,非關稅措施等,12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均降稅,1/3,,發達國家工業制成品平均關稅水平降為,3.6%,左右。簽署了,世界貿易組織協定,。,表,7-1 GATT,的八輪多邊貿易談判,6,(二),WTO,與貿易自由化,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協定,知識產權協定,7,名稱,主要內容,有關,貿易,補救,措施,協議,反傾銷協議,關于出口商品傾銷、國內產業損害、傾銷與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確定,以及應采取的反傾銷措施等實體性問題的規定;關于反傾銷案件起訴、調查、裁決和司法審查等程序性問題
5、的規定;關于各締約方爭端解決的規定等。,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主要涉及補貼的范圍與分類、反補貼措施和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和差別待遇等。,保障措施協議,包括:總則、條件、嚴重損害或受到威脅的確定、保障措施的實施、對發展中成員的特殊待遇、磋商與爭端解決等內容。,規范,非關,稅壁,壘的,多邊,貨物,貿易,協議,海關估價協議,包括:海關估價的規則,管理、協商和爭端解決,特殊和差別待遇,最后貸款等,共有,24,條,3,個附件組成。,原產地規則協議,包括:定義和適用范圍,實施原產地規則的紀律,通知、審查、磋商和爭端解決的程序安排,原產地規則的協調等內容。,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包括,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和與技
6、術性貿易壁壘有關的協定:,就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信息系統所提出的諒解的決定,和,關于審議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信息中心出版物的決定,。,進口許可程序協議,由前言和,8,個條款組成,內容依次包括:前言、總則、自動進口許可、非自動進口許可、機構通報、磋商與爭端解決、審議及最后條款。,裝運前檢驗協議,包括:適用范圍和定義,進口成員方的義務,出口成員方的義務爭端解決等。,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主要內容:基本權利與義務,建議保護,地區條件,透明度,控制、檢查、通知程序,特殊和差別待遇等。,表,7-2 WTO,的主要協議,8,規范,特定,商品,的貿易,措施,協議,農產品協議,
7、附有各成員方的具體減讓承諾表。協議的內容主要涉及擴大農產品市場準入、國內支持、出口競爭及管理等。,紡織品與服裝協議,主要內容有:協議適用產品清單;逐步擴大所有數量限制的過程;過渡期內實行的保障安排反規避條款;設立一個具有調節和準司法職能的紡織品監督局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協定管轄范圍及定義、一般義務與紀律、具體承諾、逐步自由化、機構條款與最后條款。,服務貿易的部門協議,包括:自然人流動服務協議、金融服務貿易協議、基礎電信協議、海運運輸協議、航空運輸協議。,與貿易,有關的,其他,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內容:總則和基本規則;關于知識產權的效力、范圍及使
8、用標準;知識產權執法;知識產權的活動、維護及相關程序;爭端的防止與解決;過渡性安排;機構安排等。,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包括:協議的使用范圍、國民待遇和數量限制、例外原則、發展中國家成員的待遇、通知和過渡性安排、透明度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委員會、磋商和爭端解決、貨物貿易理事會的審議。,9,第二節 貿易全球化的特征,一、貿易全球化的特征,全球貿易快速增長,貿易全球化的廣度不斷擴大,貿易全球化的深度不斷加強,全球貿易發展極不均衡,10,(一)全球貿易快速增長,圖,7-1,世界商品的進出口增長,資料來源,:,聯合國貿發會,11,圖,7-2,世界商品與服務、世界,GDP,的增長率(,1971,20
9、03,)單位:,%,資料來源,:,聯合國統計司,12,(二)貿易全球化廣度不斷擴大,圖,7-3,關貿總協定與世貿組織成員數,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13,圖,7-4,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與世界的商品與服務進出口總額(,1994,2004,)單位:,10,億美元,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5,14,(,三,),貿易全球化深度不斷加強,圖,7-5,世界對外貿易依存度(,1970,2004,),資料來源,:,聯合國貿發會,15,部分國家和地區商品與服務進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2003,),資料來源:國際統計年鑒,2005,.,1
10、6,(四)全球貿易發展極不均衡,圖,7-6,不同,地區所占全球商品貿易份額,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5,17,2004,年商品貿易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出口,),45.2%,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5,18,2004,年商品貿易排名前十位的國家,(,進口,),42.9%,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5,19,二、貿易全球化的新特征,產業內貿易和企業內貿易的快速發展,貿易貨物的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服
11、務貿易的迅猛增長,20,第三節 貿易全球化與世界經濟,理論分析,實證分析,21,一、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理論分析,亞當,斯密提出的“絕對利益”理論與“剩余產品出口”學說,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羅伯特遜的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克魯格曼的規模經濟利益,E.,哈根貿易與技術進步等,22,反面的理論:,普萊維什(,R.Prebish,)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的“中心,外圍說”,23,二、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經驗分析,圖,7-8,戰后世界商品出口與世界,GDP,增長,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5,24,世界銀行(,WB,),世界銀行
12、(,WB,)(,1987,)考察了,1963,1973,年和,1973,1985,年,41,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戰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25,41,個發展中經濟的國民生產總值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02,)研究了貿易自由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指出有關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近來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跨國計量經濟研究、國別案例研究、產業水平及公司水平分析。,研究表明,貿易開放對勞動生產率和人均收入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結論是貿易自由化有助于經濟增長。,27,Dollar,和,Kraay,(,2001,),富裕國家,全球化國家,非
13、全球化國家,實際人均,GDP,增長率(,%,),圖,7-9,貿易,全球化與經濟增長,28,對“中心,-,外圍說”的再考察,“中心,-,外圍說”以及其他一些經濟學家的理論,認為貿易主體的非平等性,導致了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從而在對外貿易中受損。因此,按此理論,貿易條件走勢成為判斷發展中國家在對外貿易中獲利與否的重要依據。,29,圖,7-10,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不同類型國家的貿易條件(,1952,2005,),資料來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30,圖,7-11,韓國、印度、巴基斯坦與巴西的貿易條
14、件(,1971,2003,),資料來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31,按“中心,-,外圍說”的觀點,貿易條件的惡化是由于發展中國家商品出口結構造成的。,我們比較貿易自由化國家出口商品(制成品)結構的變化情況。,32,不同國家的制成品占商品出口結構,資料來源:世界銀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33,結論,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在貿易自由化進程中,獲得了好處。,但仍然有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在貿易全球化、自由化下遭受著損失。典型的如一些非洲國家。,因此,要正確看待貿易全球
15、化與自由化。,34,本章小結,在國際貿易發展的歷史中一直存在著貿易自由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斗爭和論戰。在,19,世紀,英國最先實行了自由貿易,并將其不斷向外擴展。受英國的影響,大多數歐洲國家也通過一系列自由貿易協議將貿易自由主義不斷向外擴展。英國的殖民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等地都實行了自由貿易。,戰后,GATT,與,WTO,的成立,極大地推動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進程。,GATT,進行了八輪多邊貿易談判,其主要議題基本上都是圍繞減讓關稅與降低非關稅壁壘方面展開,極大地促進了貿易自由化的發展。,WTO,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多邊貿易組織,在運行規則上更強調法制化與規范化,相比,GATT,在促進貿易自由化方面更加有效。,35,戰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后,貿易全球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從全球貿易的增長速度、廣度、深度等指標來看,貿易全球化都發展到了新的水平。然而,全球貿易的發展又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性即體現在地區與地區,又體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存在著不同的觀點。絕大部分實證是支持貿易促進經濟增長觀點的。貿易全球化、自由化為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加速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發揮本國的比較優勢,積極融入到全球化進程中,并占有一席之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