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內部審計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九章_內部審計報告(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十四章 內部審計報告,第一節 內部審計報告的定義和編制原則,一、內部審計報告的含義及分類:,審計報告,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就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書面文件。
2、,分類,最終報告:,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審查和評價的,最終結果。該審查和評價活動是在審計計劃的,指導下進行的。最終審計報告的形式一般是,詳式審計報告,對審計的概況、審計的依據、,審計結論、審計決定、審計建議等作出詳細說明。,內部審計報告,期中報告:,是在特定情況下出具的報告。,優點:及時反饋信息,快速行動。,形式: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由書面報告,和口頭報告兩種。,二、內部審計報告的作用,1.,通過內審報告全面總結內審過程和結果,及時反饋內部工作完成情況,2.,通過內審報告客觀評價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及其內部控制狀況,3.,通過內審及時與組織適當管理
3、層溝通情況,認真指導組織適當管理層開展各項工作,4.,是整個內審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三、審計報告的編制原則,客觀性,、,完整性,、,清晰性,、,及時性,和,建設性,,并體現,重要性,原則。,同時,內部審計人員還要考慮所做審計建議的,成本與效益的對比,。,第二節 審計報告的主要內容,一、審計報告基本要素及內容,1.,標題,;,2.,收件人,:被審計單位和組織適當管理層。,3.,正文,:,(,1,)審計概況,(,2,)審計依據,(,3,)審計結論: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過程查明的事實或問題,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做出的評價。,(,4,)審計決定:針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的處理、處罰意見,供組織
4、管理層參考。,(,5,)審計建議,4.,附件,:,包括對審計過程與審計發現問題的具體說明、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等內容。,5.,簽章,:,內部審計報告應當由內部審計機構簽章。,6.,報告日期,:,應當是內部審計人員完成審計工作的日期。,二,、,審計報告分級復核制度,1,復核人。復核工作應由內部審計機構的負責人或其指定的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員承擔。審計報告的最終復核人應由內部審計機構的負責人擔任。,2,復核的基本內容包括:,(,1,)檢查是否實施所有必要的審計程序,運用的審計方法是否恰當有效;是否遺漏重要的事項;,(,2,)所收集的審計證據是否達到標準,審計依據是否恰當,審計判斷是否準確,是否支持最終
5、的審計結論、審計決定、審計建議;,(,3,)審計報告中的審計結論、審計決定、審計建議是否明確、恰當,是否存在錯誤表述。,三、審計報告的相對保證,內部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所做出的相對保證。,第三節 內部審計結果的,交流與溝通,一、審計結果溝通的性質,(一)審計結果溝通的含義及目的,內部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管理層就審計概況、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討論和交流的過程。,目的:為了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并取得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管理層的理解。,(二)結果溝通的作用,1.,明確責任,2.,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3.,為組織提供更好的增
6、值服務,4.,有利于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質量,(三)結果溝通的方式,1.,書面溝通,對于像審計結果這樣的重要事項,內部審計機構應當采用書面方式進行溝通。書面溝通文件統稱為溝通函,包括管理建議書和其他各種致管理層函,對外不具有公證性。,2.,口頭溝通,3.,其他適當的方式,通過圖片、曲線和圖表等,(四)結果溝通的時間,審計報告提交前,二、結果溝通的內容及方法,(一)結果溝通的內容,1.,審計概況,2.,審計依據,3.,審計結論,4.,審計決定,5.,審計建議,(二)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結果持有異議,審計項目負責人及其相關人員應進行研究、核實。,(三)與組織適當管理層的溝通,就審
7、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四)溝通的技巧,原則:平等、誠懇、恰當、充分,第四節 內部審計報告的呈報與保管,一,、,審計報告的呈報,在審計報告完成之后,內部人員應將審計報告送交相關人員,呈報對象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的管理層;組織外部相關機構和人員。,二,、,審計報告的保管,1.,建立有關制度,限制未經批準的人員隨便接近審計報告。,2.,建立審計報告的借用登記制度,防止借出的審計報告遺失。,案例,案例一:三泰公司審計室根據,2005,年度的審計計劃安排,于,2005,年,3,月,20,日至,4,月,5,日對其所屬的三泰裝備廠進行了內部審計,李處長擬定于,4,月,8,日上午就審計情
8、況與裝備廠管理層進行溝通。為此,李處長制定了具體的審計溝通計劃,在計劃的制定中李處長著重考慮了以下因素:,1.,溝通的時間、地點、管理層參加人員、職位及個性特點;溝通當日與雙方參加人的時間既定安排是否沖突。,2.,溝通的目的,3.,交流的內容及所要采取的方式,交流中應重點強調的事項,4.,考慮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結果可能提出的意見及所要采取的答復或措施。,綜合考慮上述各項因素后,李處長與三泰裝備廠協調此次審計工作的財務經理聯系確定,三泰裝備廠組織管理層法定代表人、主管財務副總、財務經理三人將參加此次溝通協調會,李處長據此作了以下準備工作:,1.,向分管審計工作副總匯報審計情況,并請副總屆時參加溝通
9、會,2.,與后勤服務部門聯系用車計劃,3.,對審計報告草稿審閱修改并完善,4.,將審計報告草稿復印一式六份,擬于溝通會上供參加人員閱讀,5.,填制被審計單位反饋意見單以備簽,問題:,1.,制定溝通計劃是否必要?,2.,制定計劃時考慮的因素是否全面?,3.,溝通前準備工作是否必要?,案例二:三泰公司審計室根據,2005,年度的審計計劃安排,于,2005,年,3,月,20,日至,4,月,5,日對其所屬的三泰裝備廠進行了內部審計,李處長等三人于,4,月,8,日上午就審計情況與裝備廠管理層進行了溝通。在溝通中,李處長作了如下陳述:,現在由我將此次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向各位報告如下:,一、貴廠會計基礎薄弱。
10、主要表現在,1.2.3.,二、貴廠資產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1.2.3.,三、貴廠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主要表現在,1.2.3.,問題:李處長所作陳述是否妥當?應如何完善此次審計結果溝通?,案例三:三泰公司審計室李處長在多年的內部審計工作實踐中,認為在內部審計人員所面臨的多種人際關系中,最具爭議的就是內部審計人員與被審計人的關系,而內部審計人員與被審計人充分的交流與溝通會促進雙方的合作關系,并有助于建設性地發揮內部審計的功能。李處長將在審計工作中雙方的沖突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被審計單位害怕審計人員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對自己將來的工作鑒定不利,2.,被審計人認為審計人員沒有資格不斷審查其活動,3.,被審計人員認為審計人員打擾了其正常的工作秩序,給其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4.,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強調缺陷、差錯,并對有過失的人予以責備,被審計人很是反感。,問題:李處長的總結是否客觀存在?其原因是什么?請你嘗試提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