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審計學(第01章 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特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2審計學(第01章 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特點)(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Slide,*,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第一節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節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性質,第一章 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特點,本章講解內容,一、審計的起源與發展,二、審計的含義,三、審計的種類,四、審計的方法,注冊會計師審計起源于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注冊
2、會計師審計發展的歷程看,注冊會計師審計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合伙企業,在英國股份公司出現后得以形成,伴隨著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發展和完善。,(P3),一、審計的起源與發展,階 段,審計報告使用人,審計目的,審計方法,1844-20世紀初(詳細審計),企業股東,查錯防弊,詳細審計(,賬項基礎審計,),20世紀初至1、20年代(資產負債表審計),除了股東擴大到債權人,查錯防弊;判斷信用狀況。,詳查;開始用抽樣;,20世紀20至40年代(財務報表審計),擴大到股東、債權人、證券交易機構、稅務、金融機構及潛在投資者。,鑒證報表,從抽樣測試,進入到,制度基礎審計,,最后進入到,風險導向審計,。,審計是一個系統
3、化過程,即通過客觀地獲取和評價有關經濟活動與經濟事項認定的證據,以證實這些認定與既定標準的符合程度,并將結果傳達給有關使用者。(,1973,,,AAA,,,P7,),1.,審計本質:系統化過程,2.,審計對象:有關經濟活動與經濟事項認定,3.,評價依據:既定標準,4.,審計目標:證實這些認定與既定標準的符合程度,5.,審計證據:有關經濟活動與經濟事項認定的證據,6.,審計方法:獲取和評價證據,7.,職業道德:客觀,8.,審計報告:將結果傳達給有關使用者,二、,審計的含義,目標,收集、評價審計證據,判斷相符,程度,其他溝通方式,審計報告,既定標準,管理層認定,“,審計是一個系統化過程,”,圖,基
4、本分類,1.按審計主體不同:,政府審計、內部審計、,CPA,審計,(補充于,P8,),2.按目的、內容的不同:財務報表審計、經營審計、合規性審計(,P8,),三、,審計的種類,區別,類別,審計目的,審計內容,1,財務報表審計,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財務報表,2,經營審計,評價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經營活動、內部控制,3,合規性審計,確定是否遵循了特定的法律、法規、程序或規則,特定的法律、法規、程序或規則,其他分類,3.按與被審計單位的關系不同:外部審計、內部審計,4.按范圍不同:全部審計、局部審計、專項審計,5.按審計的實施時間不同:事前審計、事中審計、事后審計,6.按審計的執行地點不同:就地審計、送達審計,7.按審計的可選擇性不同:強制審計、任意審計,8.按法律義務不同:法定審計、自愿審計,四、,審計的方法(審計的模式,P9,),1.賬項基礎審計,目的:防止和發現錯誤與舞弊;,方法:對會計憑證和賬簿進行詳細檢查。,2.制度基礎審計,目的:鑒證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方法:在評價內部控制基礎上的抽樣。,3.風險導向審計,目的:鑒證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方法:在評估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基礎上,設計并執行有針對性的測試程序,以合理發現重大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