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第二章》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部審計第二章(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第二章 內部審計規范,Learning objectives,掌握我國內部審計準則基本框架,掌,握內部審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內容,掌,握呢不審計質量控制的含義、內容,掌,握內部審計質量考核評價的內容和方法,掌,握內部審計質量的外部評價制度,第一節 內部審計準則概述,一、制定內部審計準則的必要性,1.,有助于提高社會公眾對內部審計職業的信心,2.,有助于我
2、國內部審計職業逐步邁向國際化,3.,有利,于內部審計人員依法審計、適法而為,4.,有助于提高我國內部審計水準,二、內部審計準則的基本框架,IIA,實務,框架:,1.,內部審計定義: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和咨詢活動。目的是為組織增加價值并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2.,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正直、客觀、保密、勝任。,3.,屬性標準(個人),4.,工作標準(工作內容),5.,實施標準,6.,指南,中國內部審計準則體系的框架,基本規范,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審計計劃,審計通知書,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內部控制審計,舞弊的預防、檢查與報告,審計報告,后續審計,內部審計監督,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協調,
3、結果溝通,遵循性審計,評價外部審計工作質量,利用外部專家服務,分析性符合,風險管理審計,重要性與審計風險,審計抽樣,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人際關系,內部審計的控制自我評估法,獨立性與客觀性,內部審計機構與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的關系,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經濟性,效果性、效率性,實務指南,建設項目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物資采購內部審計實務指南,三、內部審計準則的特點,(一)將內部控制與風險,作為,內部審計準則的核心概念,(二)財務審計與管理審計的融合是內部審計準則的基本內容,(三)以防弊、興利、增值的共存為內部審計準則的基本理念,(四),充分,考慮信息技術進步對內部審計準則的影響,(五)堅持國際化與國家化統
4、一的基本立場,第二節 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一、內部審計職業道德概述,2006,年杭州市的,500,多個內審機構共完成審計項目,8787,個,查出損失浪費,4915,萬元,提出建議意見被采納,3255,條,促進增加經濟效益,15064,萬元,建議給予行政處分,14,人,向司法機關移交案件,3,件。,審計局,內部審計職業道德: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職業品德、專業勝任能力以及職業責任的總稱。,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是對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行為的標準規范。,二、內部審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內部審計職業道德: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以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基本要求:嚴格遵守內部審計
5、準則及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制定的其他規定;不得從事損害國家利益、組織利益和內部審計職業榮譽的活動,三、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一)獨立原則:實質與形式上獨立,1.,實質上的獨立,要求內部審計人員與審計對象之間必須實實在在的毫無利害關系,與審計對象之間不存在任何可能的潛在利益沖突,不能負責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決策與執行。,2.,形式上的獨立,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在第三者面前顯示出一種獨立于審計對象的身份。,可,能損害獨立性的因素包括經濟利益、自我評價、關聯關系和外界壓力等,保,持獨立性的措施,P36,(,1,)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要重視獨立性,并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保持獨立性;,(,2,)制定有
6、關獨立性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識別損害獨立性的因素、評價損害的嚴重程度以及采取相應的維護措施;,(,3,)建立必要的監督及懲戒機制,以促使有關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循;,(,4,)及時向所有人員傳達有關政策和程序及其變化;,(,5,)制定能使員工向更高級別人員反映獨立性問題的政策和程序;,(,6,)將獨立性受到損害的內部審計人員調離審計小組。,鏈接:案例一,案例一:意大利帕瑪拉特事件,案例介紹:由坦齊創始的帕瑪拉特公司曾是意大利的第八大企業,位居,2003,年全球,500,強的第,369,位,位居食品生產企業的前,10,名。但,2003,年,11,月中旬公司突然宣布無法償還到期價值,1.5,億歐元的債券
7、,繼而公司宣稱無法清償約,5,億歐元的共同基金。,2003,年,12,月,27,日,帕瑪拉特向帕爾馬地方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并得到批準。案例分析:帕瑪拉特設有內部審計師和法定審計師委員會。內部審計師實質上是由大股東決定,內部審計委員會基本上被坦齊等一小圈人控制。而其法定審計師委員會由內部董事控制。在諸多的高管舞弊問題上,審計委員會沒有警覺,或者知而不報,均屬于嚴重的失職行為。法定審計師委員會缺乏獨立性,也就只能是個擺設,無法真正獨立地發揮審計委員會監督制衡的作用。案例啟示:在組織體系建設中,要體現審計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在組織人員、工作和經費等方面應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獨立行使審計職權,不受總
8、經理、其他職能部門和個人的干預,以體現監督客觀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二)客觀原則:內部審計人員對有關事項的調查、判斷和意見表述不受外來因素的影響,(三)正直原則: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將國家、組織、員工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四)勤勉原則:內部審計人員應工作勤勉,以減少因疏懶而帶來的錯誤、疏忽和遺漏,降低審計風險,(五)廉潔原則: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保持廉潔,不得從審計單位獲得任何可能有損于職業判斷的利益,四、職業謹慎和職業判斷,(一)職業謹慎,職業謹慎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具備謹慎態度和技能。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內,部審,計活動時,應具備一絲不茍的責任感,秉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注意評價自己的
9、能力、知識、經驗和判斷水平是否勝任所承擔的責任;嚴格遵守職業技術規范和道德準則,對其所負責的各項業務妥善規劃與監督。根據所審查項目的負責程度,運用必需的審計程序,警惕可能出現的錯誤、遺漏、消極怠工、浪費、效率低下和利益沖突等情況;還應小心避免可能發生的違法亂紀的情況等。,(二)職業判斷,職業判斷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整個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從對被審計單位的選擇、內部控制制度測試結果的評價、重要性原則的運用、審計抽樣方法的選擇及其結果的評價,直至決定審計意見的表述,都離不開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五、專業勝任能力,(一)總體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應當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內
10、部審計準則等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二)專業勝任能力:內部審計人員必須擁有實施內部審計活動所必需的專業學識、職業經驗、專業訓練和業務能力。,(三)幾項具體要求,1.,不得從事不能勝任的業務,2.,內部審計人員不得宣稱自己具有本不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3.,對,助理,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的責任,(四)利用專家工作:在聘請有關專家時,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對有關專家的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進行評價;內部審計人員要對專家的工作結果負責。,案例二,美,國通用公司(,GE,)的內部審計,通,用公司的內部審計人員絕大多數是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其中大約,80%,的人是有財會方
11、面的學歷;,15%,的人有相關產業知識背景和管理等方面的經驗;,5%,的人是搞信息處理的。包括副總裁在內的各級管理干部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有審計工作經歷,整個,GE,中級以上財會管理人員中有,60,70%,是由公司審計署輸送的。每年離開審計署的人員中約有,40%,可以直接提升為中級以上管理人員。,在,通用公司,其內部審計人員的選用嚴格、組成結構合理。,GE,選用內部審計人員時,并不過多考慮審計人員原先所學的專業,而注重人的素質和才能。他們要求每個新人能給審計部門帶來他人所沒有的或無法做到的新貢獻、新思想。進入審計署的人員有著各種各樣的學歷背景,而且見解往往與眾不同。不同的經歷和見解有助于問題的發現
12、和解決。,案例啟示,公司治理要求內部審計具有職業的預見性和對風險的敏感性,但這正是我們大部分內部審計人員所缺乏的。企業內部審計必須注重多渠道、多專業地選拔審計人員,努力改善審計隊伍的知識結構,提高整體學歷水平和執業能力。除聘用會計專業人才外,還應選調一些計算機、建筑工程、經濟和法律等方面的專家,提高審計隊伍對全局的把握能力。,六、誠實服務、保密、信息披露,內部審計人員應誠實的為組織服務,不做任何違反誠信原則的事。,內部審計人員對于執行業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所掌握的被審計單位的資料和情況,應當嚴格保守秘密,而不應審計業務結束而終止。,內部審計人員有責任將審計過程匯中所了解的重要事項如實進行反
13、映,在審計報告中客觀的披露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項。,七、交流與后續教育,內部審計人員應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技能,妥善處理好與組織內外相關機構及其人員的關系,內,部審計人員職業后續教育是指內部審計人員為保持和提升其專業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而進行的學習及相關活動。,鏈接:來自美國的數據,案例介紹:,2006,年,普華永道專家團針對美國的內部審計作了題為,2006,年內部審計行業調查報告,的報告。報告指出連續審計是美國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之一。其具體數據顯示:(,1,)在,392,家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已經有,81%,擁有或正在計劃建立連續審計,/,監控流程;(,2,),2005,2006,年間,表
14、示擁有連續審計,/,監控流程的調查反饋者的比例從,35%,上升到,50%,,增幅顯著。案例分析:通過這份調查報告,不難看出,在美國由于對,SOX,法案的強制遵循,對審計有效性和效率的更高要求迫使許多公司選擇連續審計的監控方法作為解決方案。這種技術的典型特征是利用技術優勢來縮短內部審計周期、改善風險和控制安全系數。,第三節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一、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概述,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內部審計機構為確保其審計質量符合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而制定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作用:指導、監督內部審計機構質量控制的指南和依據;衡量、判斷和評價不同審計單位質量控制程序有效性的標準和尺度。,目,的:規范內部審計質量
15、控制,保證內部審計質量,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含義,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由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兩個層面構成,控,制政策:內部審計機構為確保審計質量,符,合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而確定的基本方針和政策。,控,制程序:內部審計機構為貫徹執行審計質量方針和政策而采取的具體措施和方法。,內,部審計質量領導責任,對內部審計責任活動負有總體責任。,對制定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負責,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執行的有效性負責,三、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目標,(一)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目標,1.,審計活動遵循內部審計準則和本機構審計工作手冊的要求,2.,審計活動的效率及效果達到既定要求,3.,審計活動能夠促進組織目標
16、的實現,增加組織價值。,(二)實現質量控制目標的措施,1.,合理確定管理責任;,2.,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業績評價政策和程序;,3.,投入足夠的資源制定和執行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形成相關,文件,記錄;,4.,承擔質量控制制度運作責任的人員,應當具有足夠、適當的經驗和,能力,以及必要的權限以履行其責任。,四、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基本內容,(一)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一般要求,內部審計機構質量控制制度一般應包括針對下列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1.,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2.,職業道德規范;,3.,人力資源;,4.,業務執行;,5.,業務工作底稿;,6.,審計報告;,7.,監控。,(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基本內容,1.,內部審計督導,督導是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和審計項目負責人對分派給下屬人員的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的指導、監督,和,復核,。,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審計督導,對內部審計督導做出詳細規范。,督,導(與項目質量控制的區別)強,調兩個關鍵點:督導的對象是人,是對下屬人員的監督和指導;督導是有層次的,是自上而下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分別對各自下屬人員進行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