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成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成品(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2.3,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一、剩余價值的生產,(一)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1,、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雇傭工人的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等于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即工資(勞動力價值的貨幣表現),創造剩余價值,2,、,剩余價值的實質,:,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自身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體現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3,、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獲取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的來源,雇傭工人的勞動,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和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新創造的價值是一回事嗎?,1,
2、、勞動力自身的價值:指工人的工資,2,、新價值:工資,+,剩余價值,不是,工 作 日(,8小時),0,4,8,必要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m,=,4小時,=,100%,4小時,0,4,8,必要勞動時間,4,剩余勞動時間,6,2,4,10,工作日(,10,小時),m,=,6小時,=,150%,4小時,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進行的剩余價值生產。,(二)剩余價值的生產方法,1.絕對剩余價值生產,2、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工作日長度不變時,由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進行的剩余價值生產。,工 作 日,(,8,小時,),0,4,8,必要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
3、,m,=,4小時,=,100%,4小時,m,=,6小時,=,300%,2小時,0,4,8,必要勞動時間,2,剩余勞動時間,6,2,工作日(,8小時),比特為了維持企業正常生產,必須使購買、生產和銷售同時進行。這樣,他的資本必須一部分以貨幣的形式存在(稱為貨幣資本),一部分以生產要素的形式存在(稱為生產資本),還有一部分以商品的形式存在(稱為商品資本);他還必須使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者之間能夠順利地依次轉化,否則他的企業運行就要出問題。,如果比特加強管理,同時市場上對鞋的需求量上升,比特制鞋廠的產品就會出現供銷兩旺的狀況。這時,比特發現他的資本周轉速度大大加快,他獲得的剩余價值也更多了
4、。,產業資本在它的一個運動過程中,要經過幾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上,它的存在形式是什么?,產業資本的運動要順利進行下去,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什么?,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哪些?資本周轉速度加快,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有何影響?,(,二,),剩余價值的實現,探究四,購買、生產、銷售,1,、把其全部資本分成三個部分;,2,、使三種資本在空間上同時存在;,3,、使三種資本在時間上相繼轉化。,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1,、生產周期的長短;,2,、企業內部管理狀況;,3,、市場供求狀況;,4,、生產資本的構成;,5,、加快資本周轉速度。,增加剩余價值總量,(一)產業資本的循環,1,、產業資本運動過程的三個階段
5、和三種形式,2,、資本循環的含義:,資本循環指產業資本從它的某一種形式出發,(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依次經過三個階段,(購買、生產、銷售),實現價值增殖,再回到原出發點的過程。,3,、資本循環條件:,把其全部資本分成三個部分,使三種形式的資本在空間上同時存在,時間上相繼轉化,1,、含義: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叫,資本周轉,。,2,、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P33,(,1,)生產周期的長短;,(,2,)企業內部管理狀況;,(,3,)市場供求狀況;,(,4,)生產資本的構成;,3,、加快資本周轉速度的意義,在資本完成一次周轉獲得的剩余價值量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周轉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時
6、期內獲得的剩余價值總量。,(二)資本周轉,在社會化生產條件下順利發展國民經濟,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能順利實現嗎?,(,1,)原因:與分散的個體生產不同,社會化生產是以社會分工協作為基礎的,一家企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是它上線企業的產品,而它的產品往往是下線企業的原材料。因此,(,2,)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社會化生產所需要的比例關系經濟被破壞(為什么?),這使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難以順利實現。,探究五,比特把他賺的錢看作其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并把它稱為利潤。比特布鞋廠的產品,最初由自己銷售。隨著自身規模的擴大和新競爭對手的不斷加入,比特發現,自產自銷變得困難起來。于是
7、,他決定選擇幾家商場為自己銷售產品。這樣做的結果是,制鞋廠的資本周轉速度加快了,獲得的利潤也增多了。但是,比特必須從多得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交給商業資本家,否則商場就不為他銷售產品。,比特想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可是自己的資本不足,于是他從其他資本家那兒借入一筆資本。比特使用這筆借貸資本所獲得的利潤的一部分,必須以利息的形式交給它的主人,否則他將無法獲得這筆資本。,隨著比特制鞋廠的不斷擴張,他所需的資本越來越多;由于時間、金額、信息等方面的原因,從其他資本家那兒借錢越來越困難,于是比特開始與銀行打交道。,結合上述材料,說明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銀行資本家之間的不同。,商業利潤、銀行利潤是從哪兒來
8、的?,(三)剩余價值的分割,探究六,(,1,)產業資本家是通過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組織生產、獲得利潤的資本家;,(,2,)商業資本家是專門,在流通領域,通過商品買賣來獲取利潤的資本家;,(,3,)銀行資本家是專門從事存款與貸款業務,并從中獲利的資本家。,(,1,)商業利潤和銀行利潤都是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2,)銀行利潤,=,貸款利息,存款利息,銀行費用,比特發現經營自己的制鞋廠越來越困難,而租種土地經營更容易賺取,于是他逐步從原來的行業中退了出來,改行租種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為了經營土地,比特從勞動力市場上雇農業工人,從生產資料市場上購置必需的農業生產資料。這樣,比特成了農業資本家。,
9、在資本主義農業這一領域,存在哪幾個階級?,農業雇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全歸農業資本家嗎?,三、剩余價值的分割,探究七,土地所有者、農業資本家、農業雇傭工人,(,1,)(資本家)租地,(土地所有者)地租,(,2,)資本家,利潤,(,3,)剩余價值在農業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分割,(三)剩余價值的分割,(,1,)在資本主義工商業領域:,A,。產業資本與產業利潤,B,。商業資本與商業利潤,C,。銀行資本與銀行利潤,D,。借貸資本與利息,(,2,)在資本主義農業領域:,A,。地租,B,。利潤,(,3,)總而言之,它們都是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剩余價值在以上主體之間被分割。,四、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
10、意義:,(,1,)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2,)該理論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關系,,揭示了兩大階級之間的,對立,。這對工人認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階級覺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練習:,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A,、揭示了資本家組織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剩余價值,B,、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C,、使資本主義看到了自己的危機和滅亡,D,、揭示了兩大階級之間的對立,(,ABD,),小結,一、剩余價值的生產,(一)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二)剩余價值的生產方法,二、剩余價
11、值的實現,(一)資本循環,(二)資本周轉,三、剩余價值在兩個領域的分割,四、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三個“揭示了”),24,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一、經濟危機理論的主要內容,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過剩的危機,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過剩。,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經濟危機的根源。,(,1,)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內涵,(,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3,、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1,)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四個階段,危機階段,蕭條階段,復蘇階段,高漲階段,(,2,)資本主義再生產具有周期性的原因,資本
12、主義基本矛盾,(,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暴發的物質基礎,固定資本的更新,二、經濟危機理論的意義,1,、如何評價薩伊和李嘉圖的觀點?,(,1,)薩伊認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過程中不會爆發經濟危機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只有在物物交換的情況下,賣的過程也就是買的過程,供給會創造它的需求,社會不會爆發普遍過剩的經濟危機。但在商品流通的條件下,賣的過程與買的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分離的,供給和需求會出現量上的失衡,有可能爆發生產普遍過剩的經濟危機。,(,2,)李嘉圖把資本主義生產等同于物質生產一般,并在此基礎上得出資本主義制度將永遠存在下去的結論是錯誤的。,2,、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完整的經濟危機理論,他們科學地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而且闡明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及其物質基礎,論證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過渡性,從而揭示出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