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困境與重組培訓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財務困境與重組培訓課件(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Financial Management,第十九章 財務困境與重組,Made by Sun,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十九章 財務困境與重組,2,八佰伴的破產則完全是利用杠桿式收購擴張,以至超過自身承受能力的悲劇典型。,“阿信”的故事是八佰伴公司創始人和田加津的傳奇創業經歷的化身,也使八佰伴公司在日本和東南亞名噪一時。八佰伴公司經過兩代人艱苦卓絕的奮斗,成為了日本頗具規模的百貨業集團,并于,70,年代初開始向海外發展。,八佰伴公司的總部近年來先
2、從日本遷到香港,后又遷到上海浦東。其整個國際化發展規劃蔚為壯觀,;,僅在香港一地,就曾擁有八佰伴國際、八佰伴香港、八佰伴飲食、八佰伴食品等,5,家上市公司,;,在國內,除了與上海市百一店合資的新世紀商廈外,還計劃在長江流域一帶和全國投資興建,200,1000,個超市。,八佰伴公司總裁“阿信之子”和田一夫的雄心壯志,充分反映在其所著的傳記上。但八佰伴公司的擴張過程受到了內外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日本政府不再著力保護類似八佰伴這樣的中型零售集團,來自同業的競爭壓力增大,;,另一方面,銀行界對八佰伴公司的擴張速度過快帶來的風險增加也逐漸產生了戒心,銀行融資渠道不再暢順。,案例,1,八佰伴的失敗教訓,3
3、,在這種情況下,八佰伴公司卻并沒有注重內部的調整鞏固,相反卻開始大規模杠桿式擴張,又前后發行了總額為,300,多億日元的可轉換債券,企圖以擴張消除自身的困難。,但在八佰伴公司財務成本成倍增加的同時,投資項目的回報并不如意,如投資北京賽特等項目的失敗等。這些結果造成公司整體的財政危機日益加劇,其債券評級降到了最差的,D,一級,即無法還債類別。,最終在整個八佰伴系統負債高達,2000,多億日元的情況下,不得不向東京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釀成戰后日本流通業最大的破產事件。,第一節 財務困境,當企業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支付各種款項時,例如無法支付貸款利息時,企業將陷入財務困境。,導致財務困境的原因分為
4、兩方面:存量和流量,存量:當企業資產價值少于負債價值時,產生存量破產;,流量:當經營性現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到期債務時,出現流量破產。,一、擺脫困境的途徑,根據美國對于企業財務困境的調查,總結出如下規律:,財務困境,沒有財務重組,財務重組,49%,51%,私下和解,47%,法律破產,53%,重組與再生,與其他公司合并,清償,83%,7%,10%,擺脫財務困境的做法:,(,1,)出售主要資產:如凱化造紙,(,2,)與其他公司合并:飛馬股份;,(,3,)減少資本支出與研發費用:貝爾、郎訊;,(,4,)發售新股;,(,5,)與銀行和債權人談判:,ST,東北電;,(,6,)以債權置換股權,債轉股;,(,7
5、,)申請破產。,為什么選擇私下和解?,原因:,(,1,)私下和解的成本低于正式破產的成本;,(,2,)私下和解的股票價格增長幅度要高于正式破產的股票價格增長。,財務困境與破產的區別和聯系*,關于財務困境的研究目前學術界已脫離了將破產和非破產作為研究財務困境的范式,因為破產相對于困境而言,更是一個法律事件而非經濟事件”,(Terry et al.,2001),。,大多數公司在破產之前都會經歷財務困境的階段,但又不是所有陷入困境的公司都會走向破產,相反,大多數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往往會通過重組等手段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而陷入財務破產的公司也不一定就走向終結,可以利用破產寬限期采取必要措施走出破產。,
6、針對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的研究,主要是針對,ST,公司,即把被,ST,看作陷入財務困境,.,*取自文獻:,呂長江等,.,上市公司財務困境與財務破產的比較分析,J,經濟研究,,2004,年第,8,期,二、財務困境發生的原因,企業發生財務困境甚至破產的因素極為復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總體經濟環境的影響。,2,、經濟政策和國家法規的影響。,3,、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4,、企業內部控制機制。,5,、企業經營管理因素的影響。,6,、上市和新競爭能力的多元化投資。,7,、財務杠桿的負效應。,三、財務困境的預警方法,企業財務失敗的預警方法很多,但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F,
7、預警模型和,Z,預警模型。,財務困境包括四種情形,分別為經營失敗(,failure,)、無償付能力(,insolvency,)、違約(,default,)、破產(,bankruptcy,),并把企業破產作為財務危機的標志。,財務困境預警對于投資決策具有重要作用。,國外很早就開展企業財務困境預警研究,目前形成了兩大類預警方法:統計類和非統計類。統計類的方法主要包括一元判別法、多元線性判別法、多元邏輯回歸方法等,非統計方法主要有模擬類預測方法(如神經網絡模型)、行為反映類分析法(如股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詳細的財務危機預警方法分類見下表。,模型分類,單變量分析,多變量分析,模擬類預測方法,(,
8、1,)信用評級,(,2,)遞歸劃分算法,(,3,)人工智能,(,4,)神經網絡,統計類預測方法,(,1,)傳統比率分析法,(,1,)判別分析法,(,2,)系統比率分析法,(,2,)回歸分析法,(,3,)資產負債分解法,(,3,)邏輯,/,概率比分析法,(,5,)生存分析法,案例分析法,(,1,)純粹描述,(,2,)共同因素分析法,(一),F,預警模型,F,預警模型主要用于企業財務失敗的預警分析。其,F,值的計算公式如下:,式中:,X1=,期末營運資本,期末總資產;,X2=,期末留存盈利,期末總資產;,X3=,(稅后凈利,+,折舊),平均總負債;,X4=,期末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期末總負債;,X
9、5=,(稅后凈利,+,折舊,+,利息),平均總資產。,通過上述公式計算的,F,值如果大于,0.0274,,企業可以繼續生存,反之將被預測為破產企業。,根據這一模型計算,,Z,值越低,企業破產的可能性越大。如果,Z3,,企業財務狀況良好,不會破產;,2.8=Z3,,存在財務隱患,解決不好可能破產;,1.8Z2.8,,企業財務危機的機率很高;,如果,Z1.8,,財務危機在即。,(二),Z,預警模型,補充:,Z,預警模型存在問題,1968,年,Altman,首次將多元線性判別方法引入到財務困境預測領域。他對,19461965,年間提出破產申請的,33,家公司和同樣數量的非破產公司進行了研究,選取的財
10、務指標主要有,5,個:,營運資本,/,總資產,,,留存盈余,/,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總資產,,,股權的市場價值,/,債務的賬面價值,,,銷售,/,總資產,。,通過多元判別模型產生了一個總的判別分,稱為,Z,值,并依據,Z,值進行判斷。,研究表明:息稅前利潤,/,總資產、銷售,/,總資產和股權的市場價值,/,債務的賬面價值三個財務指標預測能力比較強,模型的預測精度高達,94%,。,000557,銀廣廈,Z,值計算表,時間,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運營資產,/,總資產,0.19,0.21,0.28,0.19,-1.28,-1.51,留存收益,/,總資產,
11、0.05,0.06,0.06,0.10,-0.28,0.01,息稅前利潤,/,總資產,0.07,0.11,0.06,0.16,-0.18,-0.07,銷售額,/,總資產,0.31,0.38,0.22,0.29,0.10,0.05,資本市值,/,債務價值,4.30,3.37,2.70,10.59,0.89,1.71,Z,值,3.42,3.11,2.44,7.52,-1.90,-0.95,000682,東方電子,Z,值計算表,時間,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運營資產,/,總資產,0.56,0.53,0.71,0.56,0.01,-0.24,留存收益,/,總資產,0
12、.22,0.27,0.14,0.18,0.03,-0.19,息稅前利潤,/,總資產,0.25,0.30,0.28,0.27,-0.02,-0.17,銷售額,/,總資產,0.68,0.81,0.66,0.74,0.40,0.25,資本市值,/,債務價值,76.66,38.93,43.72,396.09,4.39,2.53,Z,值,48.47,26.18,28.86,240.21,3.02,0.65,600709,生態農業,Z,值計算表,時間,1997,1998,1999,2000,2001,2002,運營資產,/,總資產,0.26,0.15,0.01,-0.04,-0.47,-0.94,留存收益
13、,/,總資產,0.13,0.23,0.26,0.17,-0.05,0.01,息稅前利潤,/,總資產,0.15,0.27,0.27,0.18,-0.10,-0.06,銷售額,/,總資產,1.03,0.96,0.79,0.65,0.04,0.01,資本市值,/,債務價值,7.59,10.25,9.80,11.51,2.26,2.16,Z,值,6.56,8.52,7.96,8.34,0.41,-0.01,通過對三個公司,Z,值的計算,我們看到,1997-2000,年間,公司財務危機爆發之前,,Z,值的各項指標沒有任何征兆,各公司在,2000,年前的,Z,值遠遠高于,3,,說明公司的運營非常安全。,通
14、過對會計造假公司預警模型的分析,我們發現上述預警方法已經鈍化,根本無法發現公司財務危機的苗頭。利用這些模型進行財務危機預警,必然造成股票市場和上市公司繁榮的假象,給資本市場、投資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造成巨大損失,。,四、財務困境的對策,當企業遭遇財務困境時,根據財務困難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應對策略和解決辦法,常見的有如下幾種:,1.,債務展期,。債務展期即是債權人延長債務的償還期限。,2.,債務和解。,債務和解是債權人自愿減少債務人的債務,如減少債務本金、降低利息率或者債權轉股權等等。,3,.,資產重組。,資產重組是對企業的資產和債務進行調整,考慮出售非重點資產以盤活資金,加大重點資產投入以增
15、強贏利能力,債務的調整主要是維持企業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和債務結構。,第二節 企業重整,一、企業重整的基本目的,企業重整是指對陷入財務失敗,但仍有轉機和重建價值的企業根據一定程序進行重新整頓,以使企業得以維持和復興的做法,亦即對已經達到破產界限的企業實施的一種搶救措施。,企業重整的財務目的在于:,(,1,)重新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以降低其必須支付的固定利息費用;,(,2,)保證增加企業的營運資本;,(,3,)發現和改正經營管理上導致企業財務困難的根本原因。,第三節 清算的財務處理,一、企業清算的原因,1,內聯、合營、合作企業合約期滿,投資各方無意繼續經營;,2,因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布局;,3,企業
16、發生嚴重虧損,無力繼續經營;,4,一方不履行合營協議、合同、章程的義務,致使無法繼續經營;,5,因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嚴重損失,無法經營;,6,合營企業未達到其經營目的,同時又無發展前途;,7,違法、違規,依法撤銷;,8,企業、公司宣布破產;,9,有關法律、章程所規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已經出現,10,企業如遇以上情況,可以提出解散申請,報審批機構批準解散。,二、清算程序,企業宣布解散后,應,收取債權、償還債務、支付清算費,并對,剩余財產進行分配,。,1,宣告解散;,2,成立清算機構自愿解散,由企業推選代表組成,強制解散,由國家有關部門依法組成,3,開展日常工作;,4,遞交清算方案;,5,支付清算費;,6,按規定程序清償債務;,7,提出清算報告;,8,辦理停業手續。,三、清算機構任務,1,負責制定清算方案;,2,清理企業財產;,3,全面清查、清理債權和債務,催收債權,償還債務;,4,向投資者收取已任繳的出資;,5,清結納稅事宜以及處置企業剩余財產;,6,妥善處理各項遺留問題。,四、財產的清算,1,范圍:,清算時企業的全部財產,和,清算期間取得的財產,。,2,作價:(,1,)賬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