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發展模式》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七講發展模式(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七講 發展模式,經濟發展中的政府作用,一、不同的觀點,日本模式,政府主導的官民協調發展,官主導說,查默斯,約翰遜的,通產省與日本奇跡,民主導說,卡德爾的,戰略資本主義:日本產業金融中的民間企業和公共目的,多元說,沃爾弗倫的,日本權力結構之謎,文化說,吉蓮,泰特的,拯救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后的銀行危機與華爾街行動,皇居與平將門首塚,二、日本模式與行政指導,汽車廠家自主發展,本田技術研究所,半導體產業,盛田昭夫的索尼公司,特定產業振興臨時措施法,三次遭挫,政府雇員比例為,7,.,9%,(,1520%,),政府
2、經常性支出最低,瑞典的一半,政府有干預或監督的權力,但不帶強制性,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機構或官員在不具有明確的合法權力情況下,能夠而且確實可以指導或誘導私營企業或個人采取或不采取某些行動,沒有寫成條文的命令,行政指導,“勸告”、“期望”、“指示”、“希望”、“建議”,其制度性保證:,公共資金分配,預算三分之一為補助金,許認可權限,GNP40%,,美國為,6,.6%,財政投融資,郵政儲蓄、國民保險等,政策性減稅,土地、進出口、產品,非制度性因素:,精英主義官僚,點子公署通商產業省,鋼鐵、石化、汽車、電子、計算機,城山三郎:,官僚的夏天,集團主義文化,官尊民卑意識,行政指導的經濟功能:,被組織的市場,
3、產業政策,經濟發展至上的日本股份公司,每屆內閣有經濟發展計劃,國民收入倍增,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扶植戰略產業,低息貸款、財政補助、設備減稅,協助夕陽產業合并、減產、轉產,維持有效競爭,限制企業數目及產量,鼓勵大、小企業、供應與銷售商合作,鼓勵勞資合作、協調貿易摩擦,三、日本模式的局限,1968,年日本成為西方第二大經濟強國,應當削弱的政府經濟職能卻得到加強,其主要原因:,1,、,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2,、自民黨開始主導決策過程,3,、政、官、財三角同盟的次級政府,建設族議員,建設省,建筑業團體,4,、在野黨弱化,牽制能力降低,企業努力提高生產率、強勁的出口勢頭,掩蓋宏觀政策失誤,其弊端,1,
4、、擴大公共投資加劇政府財政危機,公共投資,GDP,比例,5,.7%,(美國,1.8%,),財政國債比例,70,年,4.1%,,,79,年,34.7%,公共投資乘數效應減少一半,2,、官僚、政治家的腐敗,3,、局部利益無限擴大,電子通訊產業,4,、受保護第三產業及農業競爭力低下,傳統制造業強的雙重產業,四、危機與改革,政府推動泡沫經濟的形成,85,年廣場協議后日元急劇升值,窗口指導、護送船隊下的統制金融,銀行證券分工、政府定存貸款數額及利率,設立分行、海報廣告等也需大藏省批準,廣場協議后降低利率,,5%,2.5%,鼓勵、指令各銀行擴大貸款,與農協金融機構達成保證獲利協議,出現問題后加以掩蓋、拖延
5、解決,親美的中曾根康弘首相,風見雞,曾反對吉田茂的美國一邊倒外交政策,82,年日美命運共同體、不沉的航空母艦,防衛費超過,GDP1%,,增加同情預算,支持里根總統戰略核武器談判,在日美貿易談判中作出讓步,擴大內需的前川報告,促進土地國有土地的拍賣,推動民間參與公共事業,建設大型游樂場所,高爾夫球場等,1992,年泡沫經濟崩潰,1993,年連續執政,38,年的自民黨下臺,細川護細八黨派聯合政權,通過政治改革四法案,公職選舉法修正案、政治資金限制法修正案、政黨助成法案、選區劃分審議會設置法案,短暫的羽田內閣,1994,年社會、自民、先驅新黨聯合政權,社會黨委員長村山富市擔任政府首相,1996,年初
6、自民黨總裁橋本龍太郎任首相,宮澤喜一 羽田孜,細川護,熙,村山富市,橋本內閣實施行政改革(六大改革),1,、減少行政機構,削弱政府權限,2,、放寬限制,發揮民間活力,3,、減少特殊法人,降低政府經濟職能,4,、地方分權,發揮地方作用,5,、信息公開法,財政結構、金融體系、經濟結構、社會保障、教育等領域改革,通過,財政改革法,,壓縮公共投資,嚴重打擊復蘇的經濟,參議院選舉失敗,1998,年,7,月小淵惠三任首相,凍結財政改革法,擴大公共開支,“借債大王”,“小淵電話”,周邊事態法、國旗國歌法、監聽法等,2000,年,4,月任上去世,森喜郎任首相,任內無業績,“神之國”失言,2001,年,4,月小泉純一郎任首相,改造日本,改造自民黨,改革無禁區,道路公團、郵政事業民營化,壓縮公共開支,強力推動金融改革,官僚主導,政黨主導,首相官邸主導決策,森喜郎 小淵惠三,區域差距、貧富差距擴大,少子化老齡化現象突出,缺乏訓練有素的政治家,2006,年,9,月安倍晉三任首相,內閣成員政治資金丑聞、失言不斷,5000,萬份養老金繳納記錄丟失,參議院選舉失敗,中止“脫離戰后體制”,2007,年,9,月協調型福田康夫任首相,缺乏統率能力,決策遲緩,2008,年,9,月,麻生太郎任首相,安倍晉三 福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