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鋼琴協奏曲》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一鋼琴協奏曲》課件(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一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一、什么是協奏曲,協奏曲(,concerto),一詞源于拉丁文,consertare,,,原意為“競爭”或“斗爭”;一說源于拉丁文,conserere,,,原意為“同心協力”。指一件或多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相互競奏,并顯示其個性及技巧的一種大型器樂套曲。,協奏曲的稱謂依主奏樂器而定,如主奏樂器是鋼琴,就叫“鋼琴協奏曲”,代表作有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等;主奏樂器是小提琴,就叫“小提琴協奏曲”,代表作有梁祝等。,作者介紹,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出身與工程
2、師家庭,自幼學習鋼琴和作曲。在家庭逼迫于一度學習法律,并在司法部任職。1862年入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后任教于莫斯科音樂學院。18771891年在梅克夫人資助下脫離教職把全部精力投入創作。,作品介紹,第一鋼琴協奏曲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鋼琴協奏曲之一,。,創作背景,樂曲賞析,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生動的快板。,第二樂章,復三部曲式,小行板,優美如畫。,第三樂章,回旋奏鳴曲式,第一樂章賞析,第一樂章奏鳴曲式。,開始是一長大的序奏,共106小節,它在樂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序奏主題現有樂隊高歌奏出,鋼琴一強烈、激昂的和弦給予有利的配合,然后有將主題交與鋼琴,樂隊為其伴奏。序曲氣勢磅礴,輝
3、煌壯麗,使人振奮。有著極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呈示部主題原是柴科夫斯基從一烏克蘭盲藝人搜集到的民歌,后經進行創造性的運用,使之具有詼諧性。副部由樂隊逐步引出,由兩個相互銜接的主題構成。,第一主題深情、真摯,如夢般甜美。第二主題有加弱音器的弦樂器奏出,寧靜而嫻雅。,第二樂章賞析,第二樂章是復三部曲式。是柴科夫斯基最優美的抒情篇章之一。樂曲把人帶入遼闊、優美、清新、恬靜的俄羅斯大自然中。,第三樂章賞析,第三樂章是奏鳴回旋曲式。主部主題是烏克蘭歌舞曲億萬卡,快來唱春歌音樂表現春天來了,農時即將開始的歡快、奔放的情緒。付不主題是十分抒情優美的,同時也充滿生機,音樂洋溢著青春和難以抑制的內心喜悅。接著,
4、樂曲在主、副部主題和呈示、展開部的進程中發展。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繼續,終于推向副部主題的光輝再現。鋼琴與樂隊齊奏這首壯麗宏偉的頌歌,全曲達到最高潮,使整個作品積極向上的基調得到充分的體現。,藝術,成就,這,首,協奏曲在柴科夫斯基早期的大型作品中,以思想上的民主性,樂觀主義的深刻體現,高度的藝術成就和協作技巧,成為歐洲 音樂藝術中最有天才的創作之一,作為 鋼琴音樂文獻中的珍品,至今仍具有強烈的、經久不衰的 藝術感染力。,作業,談談你對這部作品的音樂感受,欣賞更多的協奏曲(如貝多芬,C,大調鋼琴協奏曲或等作品),分析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旋律進行,創作背景,它是柴科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寫于1874-1875年,當時正是農奴改革之后,由封建生產關系轉向資本主義生產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