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無砟軌道精調的經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淺談無砟軌道精調的經驗(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淺談無砟軌道精調的經驗,中建五局,王冬,1,、軌道精調的基本概念,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3,、無砟軌道精調的基本經驗,4,、影響軌道精調的主要因素及措施,5,、結束語,目錄,1,軌道精調的基本概念,1.1,何謂軌道精調,軌道精調是根據軌道測量數據,對軌道幾何,形態,進行精確調整,是控制無砟軌道精度的關鍵技術環節,軌道幾何平順狀態直接關系到軌道能否滿足高速行車的平穩性和舒適性問題。因而,務必精心作業、仔細調整,以期達到軌道高精度化標準。,1.2,構建無砟軌道的要素,構建無砟軌道的兩個基本要素:線下
2、工程基礎穩固,軌道工程定位精確。(包括,CP,測量,底座,凸臺定位,軌道板和軌道精調)這樣才能保證軌道精度要求。,1.3,軌道幾何形位,目前,我們對高速鐵路軌道仍然是實行軌向、高低、水平、軌距和扭曲等五種軌道幾何形位平順性的管理?,F在我們調整的就是這五種幾何形位及其變化率。,1,軌道精調的基本概念,1.4,何謂軌道精度,(,1,)軌道精度分為絕對精度和相對精度。,(,2,)絕對精度是指軌道實測中線、高程與設計理論值的偏差,偏差越小,精度越高。,(,3,)相對精度是指軌向、高低、水平、軌距和扭曲等軌道幾何形位的偏差及其變化率。主要是控制軌道高低、軌向的長、短波偏差,以及相鄰扣件之間的軌距、水平、
3、平面位置、軌面高程的偏差及其變化率。,1.5,長鋼軌軌道的精調(通稱軌道精調),無縫線路鋪設完成,長鋼軌應力放散、鎖定后即可開展軌道精調工作。軌道精調是通過更換扣件調整件的方法來實現,以相對精度為主,以軌道的高平順性為核心,以期達到軌道幾何形位的高精度化。,軌道精調又可分為靜態調整和動態調整。,1,)軌道靜態調整,是在聯調聯試之前,根據軌道靜態測量數據,對軌道進行全面、系統地調整,將軌道幾何尺寸調整到允許范圍內,對軌道線形進行優化調整,合理控制相鄰軌枕之間軌距、水平、高程、平面等變化率,使軌道靜態精度滿足高速行車條件。,2,)軌道動態調整,是在聯調聯試期間根據軌道動態檢測情況對軌道局部缺陷進行
4、修復,對部分區段幾何尺寸進行微調,對軌道線型進一步優化,使輪軌關系匹配良好,進一步提高高速行車的安全性、平穩性和乘座舒適度,是對軌道狀態和精度進一步完善、提高的過程,使軌道動靜態精度全面達到,350km/h,及以上行車條件。,1,軌道精調的基本概念,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1,CP,復測,1,),CP,控制網復測前,應先檢查原建網的,CP,控制點是否存在毀壞,對已毀壞的,CP,控制點進行恢復。,2,),CP,平面網復測應聯測原測相同的,CP,、,CP,控制點(包括加密,CP,控制點),當,CP,、,CP,控制點破壞或不滿足聯測精度要求時,應采用穩定的,CP,點原測成果進行約束平差。,3
5、,),CP,平面網復測采用的網形和精度指標應與原測相同。,CP,點復測與原測成果的,X,、,Y,坐標較差應,3mm,,且相鄰點的復測與原測坐標增量,X,、,Y,較差應,2mm,,采用原成果。較差超限時應分析判斷超限原因,確認復測成果無誤后,應對超限的,CP,點采用同精度內插方式更新成果。,4,),CP,高程復測采用的網形和精度指標應與原測相同。,CP,點復測與原測成果的高程較差,3mm,且相鄰點的復測高差與原測高差較差,2mm,時,采用原測成果。較差超限時應分析判斷超限原因,確認復測成果無誤后,應對超限的,CP,點采用同級擴展方式更新成果。,2.2,軌道靜態精調施工工藝及流程,B,測量數據評估
6、,現場調整,施工準備,調整并固定鋼軌軌距和水平(超高),A,測量數據評估,軌道線型復測(軌檢小車),靜態調整結束,用扣件固定基準軌軌向和另一軌的高程,調整基準軌的軌向和另一軌的高程,鋪軌、焊接、鎖定,鋼軌平順度檢測和局部調整,使用調高墊板將鋼軌高程調整到位,A,調整量計算,軌道線型復測(軌檢小車),不合格,合格,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3,施工準備,2.3.1,全站儀、軌距尺和精調設備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校,規范測量操作(特別是棱鏡安裝),否則采集數據不準,給后續施工帶來困難。,2.3.2,組建精調隊伍,開展技術培訓,使參與軌道精調人員全面掌握軌道精調的工藝、程序和標準。,2.3.3,準
7、備調整件。,2.3.4,檢查鋼軌扣件的安裝狀態及完好性,糾正安裝不正確的扣件,更換或補充缺損件。,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3.5,數據采集前必須先用內燃螺栓扳手完成對鋼軌扣件的復緊,保證測量數據真實。,2.3.6,對精調線路每塊軌道板進行編號,標注線路里程百米點、曲線起訖點(,ZH,、,HY,、,YH,、,HZ,)及曲線要素、超高值。,2.3.7,鋼軌硬彎、變形、焊縫尺寸超標、附著污染物等應在精調準備工作中予以消除。,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4,軌道數據采集,2.4.1,將,CP,控制網成果及無砟軌道線型數據輸入軌檢小車系統軟件。,2,無砟軌道數據采
8、集與調整,2.4.2,為保證外業數據的真實可靠,軌檢小車外業采集數據應在陰天或夜間進行。作業環境溫度在,-10+40,,風速,3,級的環境內作業。采集方法對應承軌臺位置,采用“隔一測一”的方法,對鋼軌進行測量,一次設站測量長度不宜超過,80m,,連續測量不小于,300m,,前后兩次測量的搭接區不少于,5,個測點,搭接偏差不超過,2 mm,。,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5,測量數據評估及調整量計算,2.5.1,將外業采集數據導入長軌精調軟件,根據“先軌向、后軌距”,“先高低、后水平”,“先整體、后局部”的原則進行調整。,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原始高程數據,調整后高程數據,原始平面數據
9、,調整后的平面數據,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平面位置:實際位置位于設計位置右側時,偏差為正,調整量為負。,軌面高程:實際位置位于設計位置上方時,偏差為正,調整量為負。,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6,現場調整,現場調整對照調整量表,按“先軌向,后軌距;先高低,后水平”的原則進行精調施工。每個作業面為提高工作效率宜分為兩個調整小組,一組高程,一組軌向。,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6.1,根據調整方案和對應的軌枕號首先用石筆在鋼軌表面或軌腰處標記調整件的型號(調整量)。標示要有專人復核,字體要規范,不能潦草。,2.6.2,根據現場的標示,把調整墊片準確無誤的擺放在軌枕臺的兩側。調整墊
10、片擺放要有專人,擺放要整齊,以便于更換。,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6.3,鋼軌高低位置調整范圍,-4,+26mm,,施工調整范圍,-4,+6mm,,可按下表選用所需厚度的絕緣緩沖墊板和調高墊板進行調整。,較高低位置,調整量,(mm),絕緣緩沖,墊板厚度,(mm),軌下調高,墊板厚度,(mm),鐵墊板下調高,墊板厚度,(mm),-4,2,0,0,-3,2,1,0,-2,2,2,0,-1,2,3,0,0,6,0,0,+1+7,6,+1+7,0,+8,6,0,8,+9+15,6,+1+7,8,+16,6,0,2,8,+17+26,6,+1+10,2,8,注:當調高墊板需,0.5mm,級別時,
11、可緊貼鐵墊板承軌面加墊,0.5mm,厚的軌下墊板。,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6.4,高程調整,不能兩根鋼軌同時松開,應先固定一根鋼軌作為參照,松開另外一根。每次松開扣件數量不得連續超過,10,個扣件。松開扣件之前應先用電子道尺檢查軌距、水平相對關系并記錄讀數確定調整后的數據,用以檢查調整是否到位。,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鋼軌高低位置正調整時,采用軌下調高墊板進行,應先松開彈條,取出絕緣塊,提升鋼軌,在軌下墊板和鐵墊板之間墊入所需厚度的軌下調高墊板。軌下調高墊板的總厚度不能超過,10mm,,數量不得超過,2,塊,并應把最薄的墊板放置在下面,以防軌下調高墊板竄出(當調高量需要,0.5
12、mm,級別時,可貼近鐵墊板承軌臺面加墊,0.5mm,厚軌下調高墊板,數量可為,3,塊)。,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鋼軌高低位置負調整時,應先卸下錨固螺栓,并提升鋼軌,將鐵墊板下,6mm,厚絕緣緩沖墊板更換為,2mm,厚的絕緣緩沖墊板鋼軌復位后檢查軌距和軌向。然后根據調整量,在軌下墊板和鐵墊板之間墊入所需厚度的軌下調高墊板。,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7,軌向調整,松開扣件之前應先用電子道尺檢查軌距相對關系并記錄讀數,確定調整后的數據,用以檢查調整是否到,位。然后松開錨固螺栓,橫向移動鐵墊板予以調整,使軌向達到要求。當鐵墊板橫向移動受到平墊塊卡阻時應將平墊塊掉頭使用?;鶞受壵{完之后,根
13、據電子道尺或軌檢小車數據用相同的方法調整另外一根鋼軌的水平及軌距。,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把換下來的標準件分類整理,收工時再帶出線外,分類放在指定的位置,做到工完場清。,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8,軌道復測,2.8.1,復測前準備對第一次調整記錄整理,以便復測時復核。對調整區段的扣件、墊板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裝正確,扣壓力達到標準。,2.8.2,測量,復測的外業采集和第一次測量方法一樣,采用軌檢小車進行。,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2.8.3,數據分析、二次調整,對相同區段兩次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對比,不滿足要求的地段重新調整。,通常無砟軌道的調整工作量與軌道板鋪設精度與扣件安裝
14、精度有關,如安裝精度高,調整工作重復,3,4,次可達到要求,每次的調整量會越來越少。,2,無砟軌道數據采集與調整,3,無砟軌道精調的基本經驗,3.1,軌道精調作業流程,軌道幾何狀態靜態調整,軌道靜態調整量計算(模擬),軌道靜態測量,軌道精調作業準備,CPIII,復測,軌道靜態復測,是,否,提交軌道幾何狀態動態調整資料,現場核對檢查調整,軌道動態檢測標準識別,軌道動態檢測,軌道動態復測(檢測),是,否,提交軌道幾何狀態靜態調整資料,圖,3.3.1,軌道精調作業流程,3,無砟軌道精調的基本經驗,3.2,軌道幾何狀態靜態調整,(,1,)軌道測量要求,1,)采用全站儀通過線路兩側的,4,對(,8,個)
15、,CPIII,控制點進行自由設站,困難情況下,設站所用控制點不應少于,6,個。自由設站應符合現行,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施工測量暫行標準,的規定。,2,)全站儀設站的位置應靠近線路中線,設站位置首先要考慮目標距離,其次是與近處控制點之間的距離,一般應不小于,15m,。,3,)全站儀設站完成后需測量設站所用的一個控制點對全站儀的設站進行檢核,一般偏差在,1mm,以內。,4,)換站后,應首先對上站調整到位的最后,8,個承軌槽進行復測,同一點位的橫向和高程的相對偏差均不應超過,2 mm,。如果復測超限,應重新設站后再次復測。,5,)全站儀與軌道小車的觀測距離宜為,5m,80m,。,6,)采用軌道小車對軌道
16、進行逐根軌枕連續測量。軌道小車應由遠及近靠近全站儀方向進行測量。當軌道平順性較好的時候,可將測量步長放寬到,23,個扣件間距,中間扣件采用內插的方式取值。,7,)區間軌道應連續測量,分次測量時,兩次測量搭接長度不應少于,20m,。,3,無砟軌道精調的基本經驗,(,2,)軌道靜態調整,無砟軌道靜態平順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2.1,的規定。,序號,項目,容許偏差,備注,1,軌 距,1mm,相對于標準軌距,1435mm,1/1500,變化率,2,軌 向,2mm,弦長,10m,2mm/,測點間距,8a,(,m,),10mm/,測點間距,240a,(,m,),弦長,48a,(,m,),弦長,480a,(,m,),3,高 低,2mm,弦長,10m,2mm/,測點間距,8a,(,m,),10mm/,測點間距,240a,(,m,),弦長,48a,(,m,),弦長,480a,(,m,),4,水 平,2mm,不包含曲線、緩和曲線上的超高值,5,扭曲(基長,3m,),2mm,包含緩和曲線上由于超高順坡所造成的扭曲量。,6,與設計高程偏差,10mm,距水準點,20m,測量,測點間距,5m,,相鄰測點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