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3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三講 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一、競爭優勢的內涵,二、競爭優勢的來源,三、核心競爭力理論概述,四、我國農產品競爭優勢,1,一、競爭優勢的內涵,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競爭優勢的概念,優勢 一種優越的位置或情形,或者由于某種行為而產生的利益。,競爭優勢 在市場競爭中,與競爭對手相比,優于對手的競爭地位和競爭實力。,企業競爭優勢 企業和產業兩個角度進行定義。,企業角度:如果某企業能夠實施某種價值創造戰略,而其任何現有的和潛在的競爭對手都不能實施同樣的戰略,那么我們就說該企業具有競爭
2、優勢;如果這種策略不僅沒有被競爭對手實施,而且還不能被競爭對手“復制,則該企業就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2,產業角度:如果一個企業能夠獲得超出產業平均利潤水平的超額收益(經濟學上通常稱為“租金),那么就說該企業具有競爭優勢。,企業競爭優勢 一個企業在向消費者提供具有某種價值的產品或效勞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超越或勝過其他競爭對手,并且能夠在一定時期之內創造超額利潤或獲取高于所在行業平均盈利率水平的屬性或能力。,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3,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競爭優勢與競爭力的關系,能力,做事的本領,指人在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時所表現的身心統一,協
3、調配合的才能。理解能力、創新能力、決策能力、組織能力等。,競爭力,與對手進行競爭過程中表現出的能力。,企業競爭力,就是企業和企業家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和勞務的能力,其產品和勞務的價格和非價格的質量等特性比競爭對手具有更大的市場吸引力。,兩者關系,競爭優勢是競爭力的外在表現,競爭力是競爭優勢的內在基礎。能力是絕對的,優勢是相對的。,4,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3.競爭優勢與比較優勢,比較優勢 古典和新古典貿易理論都認為:比較優勢是指各國在有形資源稟賦上存在著差異,而使一個國家可以在某類產品的國際貿易中形成生產費用優勢,也就是低本錢和低價格優勢。,在國際或區際貿易中,比較優勢
4、直接表現為價格優勢,它取決于生產本錢和生產效率的相對優勢,源于資源稟賦狀況。,比較優勢的測定 進出口指數法、顯示性比較優勢分析法 競爭優勢 是基于產品的本錢、差異化、質量、效勞等價格因素和非價格因素,在競爭中表現出的領先地位。,5,兩者區別 比較優勢取決于資源稟賦,競爭優勢以市場競爭為導向,是建立在需求差異、規模經濟、技術創新以及不完全競爭基礎之上的,具有動態性和可持續性。,兩者關系 比較優勢是競爭優勢的基礎,但競爭優勢的獲得還受制于更多的其他因素;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資源比較優勢,在市場競爭中不一定有競爭優勢。,如,我國農產品由于勞動力本錢低具有一定比較優勢,但由于質量平安狀況差、營銷組織發育
5、不完善、國際貿易技術壁壘不斷提高等因素的影響,競爭優勢不明顯,國際貿易份額增加緩慢甚至下滑。,加快我國農產品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的轉變迫在眉睫,如何轉變?亟待研究,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6,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二、競爭優勢的來源,20世紀80年代以來,形成了揭示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三大主流學派,即結構學派、資源學派和能力學派。,(一)結構學派,代表人物: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是當今世界上競爭戰略和競爭力方面公認的第一權威。他擁有瑞典、荷蘭、法國等國大學的8個名譽博士學位。,1983年,邁克爾波特應邀出任美國總統里根的產業競爭委員會主席,
6、2000年12月獲得哈佛大學最高榮譽“大學教授資格。曾擔任過杜邦、寶潔、殼牌、英特爾、愛德華、瓊斯等多家著名跨國公司的參謀。,7,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后出版了三本在全球范圍內有重要影響的巨著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和國家競爭優勢,稱為波特競爭三部曲。,1980年,競爭戰略一書出版,現已經再版53次,被翻譯為17種文字。該書提出了兩個著名的理論:,1.三種根本競爭戰略,本錢領先,產品差異化,市場集中。,2.五力競爭模型理論,行業競爭的根源在于內在的經濟結構,五種力量決定行業競爭程度,影響行業利潤率水平。,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8,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7、,現有企業間的競爭,潛在進入者,用戶,供應商,替代品生產者,新進入者的威脅,討價還價的能力,討價還價的能力,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五力:現有競爭者間的競爭、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生產者的威脅、供方討價還價的能力、需方討價還價的能力。,競爭程度越高,盈利水平越低,對資源的吸引力越低;企業在投資或擴大經營范圍時應選擇競爭程度低的行業。,9,1985年競爭優勢一書出版,現已再版32次。該書研究一個企業如何才能創造和保持競爭優勢。,在競爭優勢一書中,邁克爾波特競將SCP分析范式創造性地引入了戰略管理領域,從一個新的視角分析企業所處產業環境對競爭優勢的作用。通過五力模型的創立和分析,認為:企業競爭優勢的
8、關鍵在于兩方面,企業所處行業的吸引力并非所有產業都提供均等的盈利時機,企業應選擇盈利水平高的行業;,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對某行業,無論盈利水平如何,總有一些企業比其它企業盈利更多。,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0,邁克爾波特也強調:競爭優勢歸根結底產生于企業為客戶創造的超過其本錢的價值。,簡言之 比競爭對手更能滿足消費者消費價值/消費價格。,表現 同價格高價值;同價值低價格;高價格更高價值。,結構學派觀點的評述 波特將企業作為“黑箱來看待,強調企業競爭優勢的外生性,忽略企業自身的力量。它并未很好地解釋同一行業中,具有超額利潤率的企業其競爭優勢之源是什么。,用該理論指導企業,很
9、可能誘導企業進入一些看似利潤很高,但與自身行業無關或缺乏競爭優勢的產業。,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1,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90年國家競爭優勢一書出版,現已再版11次。該書力圖分析在現代全球經濟條件下,一國經濟持續繁榮的根源。,國家競爭優勢一書根據對10個興旺國家的上百種產業的歷史研究,歸納出“鉆石體系,以分析國家如何在特定領域建立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的核心理論鉆石體系、產業集群,1.鉆石理論的要點:,1)國家競爭優勢表達為某特定產業的競爭優勢,2)國家某產業的競爭優勢取決于四項關鍵因素,生產要素產業最上游的競爭條件,初級生產要素:先天擁
10、有或不需花費太多代價就能得到的根本要素,如天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一般勞動力等。,12,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級生產要素:經過長期投資或培育才能創造出來的要素,如信息技術、專家、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高等教育機構等。,需求條件產業沖刺的動力,細分的需求:市場細分,鎖定客戶群體。重要性在于使企業調整注意力和優先開展順序,有針對性地有效供給。,老練挑剔的需求:只有滿足這些難纏的客戶,才能滿足其它客戶,是一種壓力,迫使企業不斷地創新、研發,進而提高競爭優勢。,前瞻性需求:領先于其它國家的需求是一種敏銳的預告。可引領企業掌握新產品的信息和走向,刺激企業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13
11、,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休戚與共的優勢網絡,相關產業:具有互補性的產業橫向;,支持產業:為某一產業提供要素和效勞的若干產業,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產業縱向。,農產品加工業 支持性產業是農業生產,包括糧食、蔬菜的種植,畜禽飼養等;相關性產業主要是機械設備制造、包裝、保鮮、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信息、技術效勞等產業。,意大利制鞋業的競爭優勢源于 具有競爭力的皮革制作機械、皮革處理技術、鞋類零件加工和皮鞋設計效勞。,重要觀點 如果想成功地培養一項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最好先在國內培養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如,日本在傳真機產業問世前,已經是復印件、辦公用機器、
12、照相器材和通訊器材方面的產業大國,它們提供了開展傳真機的主要技術。,14,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國家競爭優勢產業層面若干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企業戰略:競爭焦點由本錢質量時間戰略。,戰略類型 進攻性、防守性和退縮型,戰略內容 思想、方向、目標、部署、重點和措施。,企業結構:企業的數量、規模,集中度、進入壁壘等;,競爭對手:為企業提供改進和創新的原動力,競爭迫使企業提高質量、降低本錢、改善效勞、快速響應,促進技術創新,進而產業結構升級。,3)國家某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受兩個輔助因素的影響,政府:政策、法規、標準等,時機:,15,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
13、,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企業結構,競爭對手,時機,政府,16,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產業集群及其競爭優勢,波特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優勢的關鍵是產業競爭優勢,而產業競爭優勢來源于彼此相關的產業集群。,產業集群 在特定區域內,存在著一群相互關聯的公司、供給商,關聯產業和專門化的制度和協會。如:硅谷,128號公路,中關村,東莞的PC制造業,浙江大唐襪業,壽光蔬菜等),1)產業集群的特征,空間集聚性,集群內集聚大量的相關企業和機構,主要有專業組件、零部件、機器設備以及效勞供給商、金融機構,互補性產品制造商
14、,政府、教育、信息、研究和技術支持機構等。,一般地,集群內企業距離500公里,每平方公里約50家企業。,17,柔性專業化特征,柔性 對市場需求量、產品構成和產品設計等方面快速變化的適應能力。,企業生產和管理方式的柔性化。表現為:對新技術和新觀念的快速吸納;定制化生產;智力和體力活動一體化;零倉儲。,企業間關系柔性化,即產業鏈供給商、制造商、銷售商間的相互合作與協調關系。,勞動過程柔性化,即學習型工人和兼職勞動力大量出現。不同企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集聚在一起,進行知識和技術的交流,加快內外知識、技術的流動、滲透和融合。,社會網絡化特征,集群內,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中介效勞組織之間以及員
15、工之間形成了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協作關系網絡。,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8,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產業集群的類型,縱向集聚 由縱向關聯而形成的產業集群,企業同屬于一個產業的上、中、下游,彼此間存在著生產過程的投入產出關系;生活及產業效勞機構。,典型 巴西某鞋業工業園區,大量的供給商為制鞋業提供從鞋幫、鞋底、鞋跟,到鞋釘、鞋孔、染色等各種投入要素。溫州鞋業,皮革、皮鞋、皮件,4000多家企業,35萬從業者。,橫向集聚 由橫向關聯而形成的產業集群,以某一主導產業為核心,通過橫向聯合形成多層次的產業群體。如,加利福尼亞的酒業集群,釀酒為主導;葡萄種植
16、、釀酒設備、酒瓶、瓶蓋、瓶塞、商標等為第二層輔助產業;與釀酒有關的科研機構、專業教育、人才培訓、產業咨詢等為第三層;最外層是旅游、中介、金融等效勞業。,19,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3)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壽光蔬菜為例,本錢優勢,規模外部經濟 集聚,帶來投入品和勞動力規模效益,以及信息交換和技術擴散效益。,范圍外部經濟 集聚,使得企業間分工、協作、溝通、交流,進而合作穩定、準時供貨、零庫存、全面質量管理。,區域營銷優勢,一群相關的企業和產業在同一地點出現,提高了共同營銷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該地在特定領域上的聲譽,使得買方更愿意考慮當地的供給商和制造商。,創新優勢,創新 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理念創新。,創新動力 產業集群內的競爭壓力、潛在壓力和持續比較。,20,管理學前沿教學課件,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意識 集群內,創新構成一種特有的文化氣氛,并成為創新的重要催化劑,鼓勵集群內企業不斷追求和積累新知識和新技術,創新條件 地理接近為企業緊密合作創造了條件,而這種合作有利于新知識、新觀念和新技術的傳播擴散學習效益。,國內市場競爭優勢,產業吸引力強盈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