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和高風險服務管理規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風險和高風險服務管理規程(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高風險和高風險服務管理規程高風險和高風險服務管理規程1 目的規范為高風險患者提供的醫療護理行為,減少高風險醫療服務的意外,確保向患者提供全程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2 范圍適用于高風險患者及高風險服務管理。3 定義3.1 高風險患者:指自身情況和體質特殊,進行任何診療操作都具有高風險患者。包括:70 歲以上高齡患者、6 個月以下兒童、急診患者、免疫抑制患者、病情危重、昏迷患者、高敏特異體質患者、殘疾患者等。3.2 高風險服務:指診療流程中風險較高的診治服務環節。包括:手術、各種有創檢查或治療、麻醉、輸血及血液制品、腫瘤化療、高危藥品、血液透析、中深度鎮靜、傳染病、心肺復蘇、使用約束具等的診治服務環
2、節。4 要求4.1 高風險患者管理4.1.1 各臨床科室醫務人員對高風險患者要高度重視,依本專業高風險患者的疾病特點,設計出必要的工作流程、制度及應急處理方案。4.1.2 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按照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主管醫生負者及時向患者和其家屬詳細告知患者病情、預后、可選擇的治療方案、估計的醫療費用等,征得家屬的理解和同意,同時要尊重家屬的意見并詳細記錄在病歷上簽名確認。當患者需要做有創性或潛在危險性的檢查治療項目時,需按照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組織討論,對其風險進行評估,必要時確定應急方案,同時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要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4.1.3 遇到重大搶救的患者,科室盡力組織搶救
3、同時,要及時向醫務部、護理部報告,以便組織、調配各科室專業人員參加搶救。患者病情危重時,負責醫生按照危重患者搶救制度實施搶救,向患者法定委托代理人解釋患者情況,發送病危(重)通知書到患者委托代理人并由其簽字認可。經搶救后病情穩定允許搬動者,按照ICU 轉入轉出制度、危重患者轉運制度應盡可能迅速送入 ICU 病房救治。4.1.4 對住院就診者實行 三級醫師查房制度,落實 會診制度。方案的制定必須由責任組長以上醫生決定,全面負責高風險患者的醫療護理工作。主任醫師每周最少查房二次,主治醫師每天最少查房一次,負責管床醫師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按照病歷書寫制度要求完成各種醫療文件的記錄,有重大病情
4、變化及時處理疑問時,應立即向上級醫生匯報。4.1.5 急診患者的醫療服務:對急診患者嚴格按照急診綠色通道管理制度、急診留觀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等相關制度執行。急診科遇到重大災難性事故時,要及時向醫務部和院領導報告。急診急救電話要做到 24 小時暢通,救護車隨時保持出車狀態。護士、醫生要遵守各自的崗位職責,向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4.1.6 接受生命支持療法及昏迷患者的醫療服務:對接受生命支持療法及昏迷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時,按照生命支持患者服務制度、昏迷患者服務制度執行。4.1.7 虛弱或高齡老人、殘疾及 6 歲以下兒童的醫療服務:要充分考慮到他們行動不便,生活缺乏自我照顧能力,生理功能
5、分別處于衰退和發育時期,易受損傷,主動為他們的就診提供充分的幫組和照顧,這類患者在醫院就診時得到全程優質醫療護理服務,防止意外發生。4.2 高風險服務管理4.2.1 手術及有創操作服務:對接受手術及有創操作的患者,嚴格按照手術(有創操作)分級管理制度、圍手術期管理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重大、特殊手術審批制度等相關制度執行。4.2.2 麻醉管理:實施麻醉服務中,執行麻醉分級授權管理制度、疼痛管理制度、中深度鎮靜管理制度、術前訪視制度、鎮痛泵管理制度、麻醉復蘇管理制度等制度。4.2.3 輸血及血液制品服務管理:在為患者實施輸血及血液制品時,按照臨床用血管理實施規范及臨床輸血管理制度執行。4.2.
6、4 高危藥品的管理:按照高危藥品管理制度和接受化療或其他高危險藥物的患者醫療服務管理規程等執行,規范化療、毒性、放射、麻醉、精神藥品及高濃度電解質等高危藥物的儲存、調配、發放、使用、丟棄等各個環節,保證患者及環境的安全,防止濫用、誤用。4.2.5 透析患者的醫療服務:按照血液凈化管理制度。為患者提供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漿置換等醫療服務。醫護人員嚴格遵守透析患者管理制度,在接受透析治療前,完善簽署血液凈化治療知情同意書以確保合作對疾病治療的了解,減少醫療風險。4.2.6 中深度鎮靜患者的醫療服務:按照中深度鎮靜管理制度執行?;颊咴诮邮苤猩疃孺傡o時,麻醉醫師在實施鎮靜前須對患者進行評估及知情同意
7、,嚴格遵守鎮靜治療的指征,以保證鎮靜治療方法的正確使用,確?;颊叩尼t療安全。4.2.7 傳染病及免疫抑制患者的醫療服務:按照傳染病管理制度、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管理制度執行。對傳染病及免疫抑制就診者嚴格做好隔離保護措施,保證就診者、家屬及員工的安全。4.2.8 心肺復蘇患者的醫療服務:按照危重患者搶救制度、心肺復蘇管理制度執行。對可能存在心肺復蘇風險的病人做好評估及防護措施,一旦需進行心肺復蘇時要嚴格按要求進行搶救、報告,所有醫務人員都需就受人工復蘇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及考核,且需經醫院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4.2.9 使用約束具醫療服務:按照約束具使用制度 執行。4.3 臨床科室和職能部門通力合作
8、,定期對高風險患者的服務流程實施監控、定期回顧、修改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流程,并及時分專業對相關的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5 相關文件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病危(重)通知書ICU 轉入轉出制度危重患者轉運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病歷書寫制度急診綠色通道管理制度急診留觀制度生命支持患者服務制度昏迷患者服務制度手術(有創操作)分級管理制度圍手術期管理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重大、特殊手術審批制度麻醉分級授權管理制度疼痛管理制度中深度鎮靜管理制度術前訪視制度鎮痛泵管理制度麻醉復蘇管理制度臨床用血管理實施規范臨床輸血管理制度高危藥品管理制度接受化療或其他高危險藥物的患者醫療服務管理規程血液凈化管理制度中深度鎮靜管理制度傳染病管理制度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管理制度心肺復蘇管理規定約束具使用制度6 附則病危/病重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