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解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解釋(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解釋理念解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包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果導向的教育取向;持續改進的質量文化。一、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以學生為中心不是學生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也不是說學生的地位要高于教師的地位。其實,以誰為中心誰就忙。以學生為中心不是以少數優秀學生為中心,也不是以多數學生為中心,而是以全體學生為中心。目前高等學校都在宣傳以學生為中心,但鮮見以學生為中心的可操作方案。所以在具體操作中還是以教師為中心。高校以教師為中心有許多具體的做法,如:嚴格的教學督導制度、學生評教系統、定期的教師授課競賽、教學進度管理等。大學里教師很忙,學生
2、很輕松。為什么我們的學校出現不了像哈佛大學圖書館那樣凌晨四點燈火通明的景象?因為沒有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主要是老師的事,學生是要把各門課程考及格就行了,所以學生是忙不起來的。教師很忙,但忙的不一定是教育,而是忙于填各種表格,忙于應付各種檢查,因為學校把以教師為中心落到了實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案:教育目標圍繞學生的培養;教學設計聚焦學生的能力培養;師資與教育資源滿足學生學習效果的達成;評價的焦點是對學生效果的評價。以學生為中心不是只讓學生忙,老師不忙。而是老師還是很忙,只不過老師們忙的是真正的教育。這樣就讓在空中飄著的教育落地了。二、成果導向(Outcome-B
3、ased Education)傳統的教學設計是以課程為導向(Course-Based Education)的,從通識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教師只要講授完課程,學生只要每門課程考試合格,就達到畢業要求。在這種設計中,教師的授課進度和授課質量就成了主要事情,以教師為中心是自然而然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出的成果導向的教育取向完整的說明了學校定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教學活動、師資及教學資源之間的關系:利益相關各方(學生、家長、學校、企業等)的需求決定學校的定位(這個與我們通常所說的以就業為導向不同);學校定位決定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目標決定學生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決定課程
4、體系;課程體系決定教學活動設計、師資及教學資源配置。這是一個由上向下設計,由下向上支撐的過程。三、持續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學校目前有很多的評估、評比、檢查,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學,由于不具操作性,多半變成了獎勵的依據、分級的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出的持續改進的質量文化包括:建立常態性評價機制并不斷改進;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教學環節都要進行評價;每個教師在持續改進中均承擔責任;持續改進的效果通過學生的表現來體現。持續改進為我們提供了可操作的評價方法,持續改進告訴我們,評價的唯一目的是改進。四、如何理解以學生為中心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必然是以學生為中心的
5、,因為未來從業者-學生的學習成果是證明專業教育有效性最為有力和直接的證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亦然。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發端于美國,經歷 90 余年的發展歷程,如今已經成為高等工程教育質量保障的重要機制。從上世紀 90 年代初,我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開始大量介紹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1992 年,土木類和建筑類專業開始實施專業認證;2006 年起,教育部組織試點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2013 年 6 月,我國成為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國際工程教育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 的預備會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在我國快速發展,是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步伐,社會對高等教育質量高度關注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大
6、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大量高素質、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必然選擇,更是在全球化浪潮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下,我國推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構建與國際接軌、實質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的必由之路。專業認證有別于院校評估。院校評估是對高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評價,而專業認證則立足于高度專門化的職業資格制度。職業資格制度要求從業者必須接受過完整、規范的專業教育和訓練,具有一定的從業實踐經歷,能夠通過相應資格考試等等。專業認證正是對未來從業者所受專業教育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的綜合評價,從而為其未來從業提供基本的質量擔保。顯然,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必然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因為未來從業者學生的學習成果是證
7、明專業教育有效性最為有力和直接的證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亦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但有別于學生是消費者的理念。把學生視作消費者或者是顧客,往往使學生更加關注“我得到了什么”,關注經濟投入和學習投入后謀得的職位和薪酬的等價性,使學生的學習極富功利色彩,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都面臨挑戰,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也因此陷入兩難境地,教師教學工作也越來越無所適從。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所突出強調的學生學習成果,卻是聚焦于學生“應該得到什么”。在各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都明確列出畢業生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委員會 ABET 在 20142015年的工程認證標準中,列出十一項學生學習成
8、果。在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一般標準中,明確提出工程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創新態度和意識、能正確認識工程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等十項基本能力和素質。這些能力和素質既充分反映當代工程實踐對工程師素質的基本要求,也考慮學生作為個體“人”的發展需要??紤]學生作為個體“人”的發展需要,就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就要給所有學生以平等的機會來達成學習成果。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不是發掘某些優秀學生的卓越品質,以此來昭示專業建設的成就和專業人才
9、培養的突出業績,而是通過評價所有學生學習成果的達成度來評價專業辦學的有效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明確提出:“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贝罅Τ珜б詫W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可借鑒的框架體系和具體操作模式。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持續改進。“持續”是連續的時間概念,顯而易見,改進不僅僅在認證之后,更應在認證之前實現教育教學以及管理理念的轉變,從便于管理到便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更應該在認證過程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化,設計課程體系,改進課程教學,轉變管理模式,為學生多樣化發展提供合適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