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環境保護管理制度范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某公司環境保護管理制度范文(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公司環境保護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國環境保護法》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環保管理的基本原則
1、貫徹“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2、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解決環境污染的原則。
3、開展清潔生產,執行污染源全過程控制的原則。
(1)控制物料(包括水、能源)單耗及總耗,單位流失及流失總量,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2)開展綜合利用,化害為利;綜合治理、消除污染。
4、執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5、加強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工作。
(1)研究無污染、少污染的工藝技術。
(2)研究在產生源控制酸、堿
2、廢水排放的技術。
(3)研究經濟有效治理環境污染的途徑。
(4)研究環境容量,利用環境自凈能力消除污染。
第二條??環境管理的組織機構
1、建立公司環境保護委員會
(1)公司環保委員會主任由董事長擔任,成員由黨委書記、總經理、生產副總經理、分管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安全環保部負責人、各廠、部室負責人等組成。
(2)環保委員會的主要任務
a.積極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令或規定。
b.審查公司環保年度計劃和長遠規劃。
c.組織“三廢”治理工作。
d.審查新建、改建、擴建的環保工程項目和防治污染的具體措施。
e.協調公司各單位、部室的環境保護工作,幫助
3、解決問題。
f.檢查監督排放的污染物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2、設立環境保護專職機構
(1)安全環保部為環保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2)安全環保部的主要職責:
a.貫徹落實國家的環保法令及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有關環保工作的指示,根據環保法律、法規制訂公司環保章程。
b.負責編制環保工作長遠規劃和年度、季度計劃,經環保委員會審查批準后組織實施。
c.組織專業人員審查環保技術改造方案和污染治理方案。
d.參與各項工程設計審查及竣工驗收工作,監督“三同時”原則的貫徹、執行。
e.負責安排礦內排放污染物質的定期監測工作,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廢水、廢氣、廢渣等提出治理措施,推廣環保治理新技術。
4、
f.負責污染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g.建立健全環保檔案,為治理提供依據。
第三條??環保計劃的管理
1、公司各生產單位要做好如下的環保計劃:
(1)“三廢”污染治理計劃。
(2)環保設備的檢查保養計劃。
(3)對其他污染物的治理計劃。
(4)廢水、廢氣、噪聲等定期監測計劃。
2、環保工作計劃:
(1) 在深入實際調查的基礎上編制環保工作的年度、季度計劃和長遠規劃。
(2)各生產單位將超標排放的污染物質,列入年度治理計劃和長遠計劃。
(3)環保工作計劃的內容包括環境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預防和改進措施,實施進度要求。
3、環保工作的協調計劃:
(1)確保環保工作計劃實施
5、,是各有關單位的共同任務,各單位應根據公司環保計劃制訂本單位的實施計劃并認真組織落實。
(2)與環保有關的技術、設備、動力等單位按各自的職責積極主動配合搞好環保工作。
第四條??環保管理
1、把環保計劃列入公司發展規劃中。
2、各單位在總結、檢查、布置工作的同時,要總結、檢查、布置環保工作。
3、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污染防治設施必須做到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投產。
4、環保工作參與評比競賽活動。
5、環保工作要實行獎勵和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環保設備及污染防治設備的管理
1、環保設備及污染防治設備的的使用和管理
(1)環保設備和設施由所在單位設專人
6、負責使用和管理。
(2)環保設備和設施操作人員要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
(3)建立健全環保設備、設施使用情況的原始記錄。
2、環保設備、設施的保養、檢查與報廢
(1)各單位要對環保設備及防治污染設施進行定期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正常運行。
(2)環保設備和設施發生故障時,要及時檢查維修,防止發生污染事故。
(3)設備管理部對環保專用設備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時督促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
(4)禁止防污染設施無故停止運行或擅自拆除。
(5)對環保設備、設施要建立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等。
(6)環保設備的報廢按公司有關規定進行。
3、環保設備、設施檔案的
7、建立
(1)各單位對環保儀器 、設備及防污染設施應建立環保檔案。
(2)環保設備、儀器的說明書、質量檢定證書、登記卡等各種資料,均應歸檔。
(3)對防污染設施的運行情況做好原始記錄,及時歸檔。
(4)環保設備儀器每次檢修情況和檢驗結果、原始記錄等均應及時歸檔。
(5)環保設備及防污染設施的事故調查報告等資料應及時歸檔。
第六條??污染、污染事故和污染賠償管理
1、污染、污染事故管理
(1)加強環境管理,及時處理和消除環境污染隱患,防止污染事故發生。
(2)加強尾礦輸送和隔膜泵站的管理,防止尾礦外泄。
(3)加強采場邊坡維護和廢石管理,防止滑坡發生。
(4)對選礦堿性廢水、
8、生活污水要積極進行治理。
(5)對鍋爐煙氣要進行防污治理。
(6)對各種噪聲大、震動大的設備要采取消聲、防震措施。
(7)對尾礦庫、排土場要進行土地復墾,恢復植被。
2、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的報告
(1)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按類型分為:水污染事故;大氣污染事故;噪聲與振動危害事故;固體廢棄物污染事故;有毒化學品的污染事故。
(2)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按程度分為:一般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較大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重大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特大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
(3)環境污染和破壞事故一旦發生,各單位要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擴大,減少損失。并在4小時內報調度室和安全環保部,協助相關部門對事
9、故進行調查和處理。污染事故調查程序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
(4)報告的內容包括:污染事故的類型、程度、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人員受害等初步情況。
3、污染賠償管理
(1)環保補助資金用于環境治理,??顚S?。
(2)污染事故的罰款要從事故單位的資金中列支,造成事故的單位有責任排除危害。
(3)對外污染賠償款統一由資產財務部辦理,單位未經公司同意不得向外賠款。
第七條??保護環境和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
1、加強環保力度,采用經濟手段控制環境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
2、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內容:
(1)對環境法律、法規和環境標準的貫徹實施。
(2)制定環境保護規劃和
10、環保計劃。
(3)污染源的調查及防治。
(4)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5)污染物的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
3、環境污染的預防:
(1)把防治污染納入公司發展規劃。
(2)加強環境監測工作。
(3)實行環境影響評價,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4、控制污染主要途徑及控制標準:
(1)對物料(包括水、石灰等)單耗及總耗的控制,制定物料單耗控制標準。
(2)對單位流失量及流失總量的控制,制定單位流失量及控制標準。
(3)濃度控制,外排廢水、廢氣、廢渣等要符合國家排放標準。
(4)環境總量的控制,制定污染物質排放量控制標準。
5、水污染控制:
(1)減少廢水和污染物
11、質排放量。
(2)建立水污染防治系統,充分利用自然凈化能力。
(3)選擇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
6、大氣污染控制:
(1)對燃燒進行預處理,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物質。
(2)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
7、固體廢物控制:采用工業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8、噪聲控制:
(1)降低噪聲源。
(2)控制噪聲的傳播途徑。
(3)用耳塞、耳罩等對接受者進行防護。
9、改革生產工藝,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控制污染。
第八條??環保管理的檢查與考核
1、環保管理檢查與考核工作由公司環保委員會負責組織和領導,各二級單位派人參加。
2、環保委員會對環保有關部門有計劃地、按環保管理的主要內容進行檢查與考核,并作出評價。
3、環保委員會根據具體情況,對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的單位隨時組織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制訂整改措施,并督促解決。
4、檢查記錄和考核結果、總結等資料及時收集、整理后存入檔案。
第九條??本制度自頒發之日起執行,解釋權屬公司安全環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