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檢修規程的質量標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離心泵檢修規程的質量標準(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01.聯軸器檢修標準。
疊片(膜片)聯軸器對中要求
(a)徑向圓跳動≤0.10mm,端面偏差≤0.05mm。如機泵使用溫度與冷態安裝溫度相差較大,需在暖泵(或冷泵)后進行對中校核并記錄(或根據隨機資料)。
(b)預拉量一般控制在0~0.4mm(如機泵運行時主軸熱膨脹量較大,需采用軸向補償,以減小聯軸器運行時的變形,改善受力狀況,按隨機資料)。
02.滾動軸承
a)安裝承受軸向和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軸頸公差為js6。
b)安裝僅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軸頸公差為k0。
c)安裝滾動軸承的軸承箱內孔公差為Js7。
d)凡軸向止推采用滾動軸承的泵,止推滾動軸承外圈的軸向間隙應至少留有
2、0.02~0.06mm.
e)自由浮動端軸承外圈軸向間隙至不留0.5mm+轉子殼體相對膨脹量。
f)滾動軸承回裝時,加熱溫度不得超過120℃,嚴禁直接用火焰加熱,推薦采用高頻感應加熱器。
注:滾動軸承采用火焰加熱拆卸后建議直接更換。
g)滾動軸承的滾動體與滾道表面應無腐蝕、坑疤與斑點,接觸平滑無雜音,保持架完好。
03.滑動軸承
a)滑動軸瓦各部件應無裂紋及損傷,用煤油清洗視情況滲透檢查。
b)徑向軸瓦瓦背緊力(軸瓦與軸瓦壓蓋的過盈量)一般為0~0.02mm(軸承襯為球面的除外),下軸承襯與軸承座接觸應均勻,接觸面積達60%以上且沿軸向分布均勻,軸承襯不許加墊片。
c)徑向
3、軸瓦合金層與軸承襯應結合牢固,合金層表面不得有氣孔、夾渣、裂紋、剝離等缺陷。
d)用涂色法檢查徑向軸瓦接觸面積,應在軸瓦中下部60°~90°內接觸,且沿軸向分布均勻,軸瓦水平剖分面自由狀態下間隙不得大于0.03mm,各螺栓、定位銷應無劃痕和變形。
e)徑向軸頸與下瓦接觸角60°~90°,接觸點不少于2~3點/Cm2瓦背接觸面積60%以上。
f)軸瓦側間隙對于圓瓦在水平中分面上的兩側間隙各為頂部間隙的一半,對于橢圓瓦在水平中分面上的兩側間隙各為頂部間隙。注:對于離心泵來說一般是圓瓦,具體需按泵廠說明書執行。
g)檢查推力軸承瓦塊巴氏合金應無裂紋、拉毛、劃痕、偏磨等現象,單塊瓦塊厚度差≤0
4、.01mm,瓦塊背部承力面應光滑干凈,瓦塊裝配后應擺動自由,如需更換止推瓦塊時,原則上應成套更換。
h)檢查止推軸承安裝調整套與隔離軸套的兩端面的平行度及與軸心的垂直度,其允許偏差≤0.02mm。
i)止推軸承箱回裝時,應檢查主推瓦承力面與軸心的垂直度,其允許偏差<0.02mm。
j)推力軸瓦間隙一般要求在0.25~0.35mm,具體參考泵廠說明書。
04.轉子質量標準
a)轉子跳動要求
b)軸套與軸配合為H7/h6,表面粗糙度R.1.6。
c)平衡盤與軸配合為H7/js6。
d)葉輪組裝要求:葉輪與軸的配合為H7/js6,對于熱油泵,葉輪與軸裝配時,鍵頂部應留有0.10~0.
5、40mm間隙,葉輪與前后隔板的軸向間隙不小于1~2mm。
05.主軸
(a)主軸頸跳動值≤0.025mm,且表面應無傷痕。
(b)以兩軸頸為基準,找聯軸節和軸中段的徑向圓跳動≤0.04mm。
(c)鍵與鍵槽應配合緊密,不允許加墊片,鍵與軸鍵槽的過盈量應符合表4要求。
06.口環(密封環)或襯套
(a)檢查和測量各泵體、葉輪口環尺寸,當間隙超差時更換。
(b)各泵體、葉輪口環裝配時應松緊適宜,且迷宮齒應無卷邊、折斷及毛邊等缺陷。
07.驗收
a.連續運轉72h后,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該72h運行期間需特護加強巡檢。
b.達到完好標準。對于強制潤滑系統,油池溫升不應超過28℃,軸承金屬的溫度應小于93℃。對于油環潤滑或飛濺潤滑系統,油池的溫升不應超過39℃,油池溫度應低于82℃。
c.檢修記錄齊全、準確,按規定辦理驗收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