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昆蟲記》重點昆蟲識記》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昆蟲記》重點昆蟲識記(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共十卷。也叫做《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昆蟲的故事》。
該作品真實的記錄了昆蟲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不僅詳盡地記錄了法布爾的研究成果,更記載著法布爾癡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
1
石蛾
外形特征
石蛾的幼蟲隱藏在用枯枝做的小鞘中。小鞘是石蛾隨身攜帶的“活動房子”,也是它的保護殼。當敵人襲擊它的時候,石蛾會想出“金蟬脫殼”的妙計溜走!石蛾還會改變小鞘里空氣體積的大小
2、,讓自己一會兒浮到水面上曬太陽,一會兒沉到水底休息,像人類的潛水艇。
生活習性
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里;小鞘既是它的寓所,也是它的防御工具;可以利用小鞘在水里自由地升降。
2
蟬
外形特征
從殼中蛻變出來后,雙翼濕潤,沉重透明,翅上有淺綠色的脈絡,胸部略呈棕色,身體的其余部分呈淺綠色,有一處處的白斑。經過約兩個半小時,身體終于完成變色。
生活習性
幼蟲生活在地下四年,靠吸食植物根部汁液而活;出洞后,尋找到枝杈類的支點,便從殼中蛻變而出。
3
長腹蜂
外形特征
有著十分美麗而動人的身材,體態輕盈,身體中間部分十分瘦小,但后部非常肥大,由一根長線連接起來。
生活習性
3、
怕冷,將巢筑在煙囪等溫度高的地方;孤僻,喜歡流浪,將巢穴筑在離家族成員較遠的地方;堅持不懈、不辭勞苦地筑巢;將蜘蛛作為食物,蜂卵總是放在蜘蛛身上最肥的地方,方便幼蟲進食。
4
斑紋蜂
外形特征
腹部底端有鉤,并藏著刺。
生活習性
有自己單獨的房間,互不侵犯;幼蟲做的蛹室色澤勻稱,外形優雅;它們的蜜汁呈淡黃色,色澤均勻,為半流質體,非常濃稠。
5
螳螂
外形特征
形體優美,體色淡綠,薄翼修長;小嘴尖尖,脖頸柔軟,頭可以左右旋轉,俯仰自如;腰肢長而有力,內側飾有黑圓點,中心有白斑,圓點周圍有細珍珠點作陪襯;大腿前半段內側有兩行尖利的齒刺,外面只有四顆齒刺;小腿與大腿有關節相連
4、,也是一把雙排刃口鋼鋸,齒刺比大腿上的短一些,但數量更多更密。
生活習性
專吃活物,飯量極大,善于利用“心理戰術”制伏敵人;能夠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同類相食。
6
綠蟈蟈兒
外形特征
渾身嫩綠,體側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均勻,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生活習性
嗜食昆蟲,尤其愛吃沒有過硬盔甲保護的昆蟲;喜歡吃甜的食物;存在同類相食的情況;吃飽之后很安靜,夜幕降臨時分最為活躍。
7
角形蛛
外形特征
身穿一身灰衣,兩根暗色飾帶勾勒在身體兩側,在后部匯聚成尖狀。
生活習性
蛛網有21根輻射絲,對于破網很少進行修補,幾乎每天傍晚都會把網翻新;通過蛛網上的“電話線”感
5、知獵物。
8
蟋蟀
外形特征
剛蛻皮的蟋蟀呈栗紅色;成年蟋蟀的前翅透明,呈非常淡的棕紅色。
生活習性
生性孤僻,夜間活動;心靈手巧,通常選擇排水條件優良,有充足陽光的地方,親自建造住所。
9
螢火蟲
外形特征
身體呈棕色,胸部呈粉紅色,環形服飾的邊緣點綴著兩個紅紅的小斑點,有略為堅韌的外皮。有六只短足,還有兩片呈鉤狀的顎作為武器。雄性螢火蟲發育完全時會長出鞘翅,雌性螢火蟲終生保持著幼蟲形態。
生活習性
主要以蝸牛為食,捕捉時,先要用顎給獵物注入毒液,將其麻醉,再動嘴進食;螢火蟲無論雌雄、長幼,最后一個體節上的尾燈都可以發光;雌性螢火蟲到婚育年齡時,兩條寬帶在腹部下面發光
6、;螢火蟲發光的原因是氧化作用。
10
大頭黑布甲
外形特征
身體閃著黃銅色、金色以及佛羅倫薩銅色的光輝;穿著黑色衣服,襯以閃著紫晶光澤的緄邊;烏黑的鞘翅,有凸紋和凹斑的小鏈條,有無堅不摧的大顎。
生活習性
兇惡殘忍,喜歡吃蝸牛等軟體動物;嗜斗好戰,有的步甲會在殺戮時伴隨強刺激的氣味;遇到強敵仰臥在地,選擇裝死;習慣夜間巡獵。
11
朗格多克蝎子
外形特征
身長可達八九厘米,色澤金黃;它的肚腹是系五節相連的棱柱體,尾端還有一個第六節體,用于制作并儲存毒汁;毒腔終端是一個彎彎的螯針,既硬又尖;針尖不遠處有一細孔,毒汁從這里滲進被尖頭刺破的對方的傷口中;蝎鉗從口中伸出。
生活習性
生活在地中海沿岸;四月開始戀愛、婚配,婚配結束后,雌蝎會把雄蝎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