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P=3.8,N=100】
38頁 9800字數+論文說明書+任務書+3張CAD圖紙【詳情如下】
從動軸.dwg
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裝配圖.dwg
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說明書【P=3.8,N=100】.doc
齒輪.dwg
目 錄
一、設計任務書………………………………………………4
二、電動機的選擇……………………………………………6
三、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8
四、傳動件的設計計算………………………………………12
五、軸的設計計算……………………………………………22
六、箱體的設計………………………………………………30
七、鍵聯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32
八、滾動軸承的選擇及計算…………………………………34
九、聯連軸器的選擇…………………………………………35
十、減速器附件的選擇………………………………………36
十一、潤滑與密封……………………………………………36
十二、設計小結………………………………………………36
十三、參考資料目錄…………………………………………38
一、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
題目:設計一用于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工作有輕振,單向運轉,兩班制工作。減速器小批生產,使用期限5年。輸送機工作轉速的容許誤差為5%。
(一)、總體布置簡圖
(二)、工作情況:
工作有輕振,單向運轉
(三)、原始數據
輸送機工作軸上的功率P (kW) :3.8
輸送機工作軸上的轉速n (r/min):100
工作效率η總:0.86
使用年限(年):5
工作制度(班/日):2
(四)、設計內容
1. 電動機的選擇與運動參數計算;
2. 齒輪傳動設計計算
3. 軸的設計
4. 滾動軸承的選擇
5. 鍵和連軸器的選擇與校核;
6. 裝配圖、零件圖的繪制
7.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
(五)、設計任務
1.減速器總裝配圖一張
2.輸出軸及齒輪零件圖各一張
3.設計說明書一份
(六)、設計進度
1、 第一階段:總體計算和傳動件參數計算
2、 第二階段:軸與軸系零件的設計
3、 第三階段:軸、軸承、聯軸器、鍵的校核及草圖繪制
4、 第四階段:裝配圖、零件圖的繪制及計算說明書的編寫
十二、設計小結
機械課程設計是我們學完了大學的全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大部分專業課之后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對所學機械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復習,也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大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的題目是螺旋輸送機上用的單級蝸桿減速器,對于我們這些新手來說,這是很大的考驗,我一千次一萬次的問自己,怎么才能找到課堂所學與實際應用的最佳結合點?怎么才能讓自己的設計在篇幅上簡單,在使用價值上豐富?怎樣讓自己的業余更近專業?怎樣讓自己的計劃更具有序性,而不會忙無一用?機會是老師,學校,以及無數代教育工作者給的,而能力是自己的,耐性是需要的。經過自己的琢磨,聽取了學姐,學長們的建議,還查閱了很多書籍,才做到了心中有數,才了解了機械課程設計的真正用意——培養自學能力,養成程序編輯的好習慣。我從來不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說法,認為那只是懶惰者自尋懶惰的借口,我要積極,要把握,要努力。我們自己能做到的僅此而已,因為人力也有所不能及。
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自己的大學學習情況做出總結,同時為將來工作進行一次適應性訓練,從中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這次課程設計的確顯得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是自己的心態問題,輕視這次課程設計,以為可以像以前一樣輕輕松松地通過,其次就是基本知識問題,由于以前上課不太認真,結果就落下了很大一截,自己很想好好的把它補上來,但一直沒補上來,說起這事情自己心里不免有些慚愧!從而就這樣,自己面對課程設計困難重重,在一次又次的打擊與挫折下,自己心里不免有點不滿起來,然而現實就是現實,沒辦法,課程設計是必須完成的.雖然自己心里有這樣的失敗感,但在外人看來,我就是行,結果自己只能強迫自己去前進!然而自己心里怎么也沒有高興感!
結果拿去給老師檢查的時候,也許一兩次還可以接受,但是在需要面對改正錯誤四五次的時候自己的心里不免郁悶和煩躁,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滿,但是從這次設計也可以看出一些問題:
1.心態:應該保持認真的態度,堅持冷靜獨立的解決問題
2.基本:認真學好基本知識,扎實自己的基本知識,使面對問題時不會遇到很多挫折,從而打擊自己的信心,結果使自己很浮躁,越來越不想搞這設計,故應該好好學習基本知識,一步一步的來,不要急功近利!
3.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樂觀的面對生活,堅持自己的想法和意識,也許老師和他人對你的要求高一些就不要抱怨,因為那時是對你好,使你更好的發展,滿足老師及他們廣告的要求!
在這次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懂得怎么樣去制定計劃,怎么樣去實現這個計劃,并掌握了在執行過程中怎么樣去克服心理上的不良情緒,黑夜過去了,我們收獲的是黎明。在本次設計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軸的選用上和校核上的問題,它將是我成功的關鍵。老天不會讓我太過順利,他在這最后的時刻設置的障礙,是要考驗我的能力。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我打了退堂鼓,我不能忍受長時間的無功而反,時間正在消磨我的意志。最后我還是鼓起勇氣,到處問,到處查資料,黃天不負有心人,在機械設計手冊上,我終于找到了該要的公式和知識點,然后對照書本,把整根軸的結構全部設計出來了,心中無比的興奮。
總的說來,雖然在這次設計中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我想這都是這次設計的價值所在,以后的日子以后自己應該更加努力認真,以冷靜沉著的心態去辦好每一件事情!
十三、參考資料目錄
[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北京大學出版社,許瑛主編,2008年8月第一版
[2]《機械設計(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貴,紀名剛主編,2001年7月第七版;
[3]《機械零件簡明設計手冊》,兵器工業出版社,楊黎明主編,1992年2月第一版;
[4]《減速器選用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周明衡主編,2002年6月第一版;
[5]《工程機械構造圖冊》,機械工業出版社,劉希平主編
[6]《機械制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劉朝儒,彭福蔭,高治一編,2001年8月第四版;
[7]《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第四版)》,中國計量出版社,廖念釗,古瑩庵,莫雨松,李碩根,楊興駿編,2001年1月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