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直齒齒輪減速器設計【F=4000,V=2,D=450】
42頁 9300字數+論文說明書+8張CAD圖紙【詳情如下】
中間軸.dwg
二級直齒齒輪減速器裝配圖.dwg
二級直齒齒輪減速器設計說明書【F=4000,V=2,D=450】.doc
大齒輪.dwg
小齒輪.dwg
箱體.dwg
箱蓋.dwg
輸入軸.dwg
輸出軸.dwg
目 錄
1 引言……………………………………………………………………………… 1
2 傳動裝置總體設計……………………………………………………………… 2
2.1 設計任務書………………………………………………………………… 2
2.2 確定傳動方案 ……………………………………………………………… 2
2.3 電動機的選擇 ……………………………………………………………… 3
3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7
3.1 高速級齒輪的參數計算…………………………………………………… 7
3.2 低速級齒輪的參數計算 …………………………………………………… 11
4 軸及軸承裝置的設計計算 ……………………………………………………… 15
4.1 軸的設計、校核及壽命計算…………………………………………………… 16
4.2 齒輪的設計……………………………………………………………………… 28
5 主要零部件的工藝設計…………………………………………………………… 29
5.1 輸出軸的零件圖 …………………………………………………………… 29
5.2 輸出軸的工藝設計 …………………………………………………………… 30
6 編程 ……………………………………………………………………………… 33
結論 ………………………………………………………………………………… 35
致謝 …………………………………………………………………………………36
參考文獻…………………………………………………………………………… 37
1引言
齒輪傳動是現代機械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傳動形式。它的主要優點是:①瞬時傳動比恒定、工作平穩、傳動準確可靠,可傳遞空間任意兩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②適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廣;③傳動效率高,η=0.92-0.98;④工作可靠、使用壽命長;⑤外輪廓尺寸小、結構緊湊。由齒輪、軸、軸承及箱體組成的齒輪減速器,用于原動機和工作機或執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在現代機械中應用極為廣泛。
國內的減速器多以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為主,但普遍存在著功率與重量比小,或者傳動比大而機械效率過低的問題。另外,材料品質和工藝水平上還有許多弱點,特別是大型的減速器問題更突出,使用壽命不長。國外的減速器,以德國、丹麥和日本處于領先地位,特別在材料和制造工藝方面占據優勢,減速器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壽命長。但其傳動形式仍以定軸齒輪傳動為主,體積和重量問題,也未解決好。
當今的減速器是向著大功率、大傳動比、小體積、高機械效率以及使用壽命長的方向發展。減速器與電動機的連體結構,也是大力開拓的形式,并已生產多種結構形式和多種功率型號的產品。近十幾年來,由于近代計算機技術與數控技術的發展,使得機械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從而推動了機械傳動產品的多樣化,整機配套的模塊化,標準化,以及造型設計藝術化,使產品更加精致,美觀化。
在21世紀成套機械裝備中,齒輪仍然是機械傳動的基本部件。CNC機床和工藝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機械傳動結構的飛速發展。在傳動系統設計中的電子控制、液壓傳動、齒輪、帶鏈的混合傳動,將成為變速箱設計中優化傳動組合的方向。在傳動設計中的學科交叉,將成為新型傳動產品發展的重要趨勢。
2 傳動裝置總體設計
2.0設計任務書
1設計任務
設計帶式輸送機的傳動系統,采用兩級圓柱直齒齒輪減速器傳動。
2 設計要求
(1)外形美觀,結構合理,性能可靠,工藝性好;
(2)多有圖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3)按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完成相關資料整理裝訂工作。
3 原始數據
(1)運輸帶工作拉力 F=4KN
(2)運輸帶工作速度V=2.0m/s
(3)輸送帶滾筒直徑 D=450mm
(4)傳動效率
4工作條件
兩班制工作,空載起動,載荷平穩,常溫下連續(單向)運轉,工作環境多塵,中小批量生產,使用期限10年,年工作300天。
2.1 確定傳動方案
結 論
由于減速器是當今世界上最常用的傳動裝置,所以世界各國都不斷的在改進它,尋求新的突破,降低其成本,提高其效率,擴大其應用范圍。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就必須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解決過去計算繁瑣,繪圖工作量大及工作效率低,速度慢的問題?;谶@些方面,我們運用了功能強大的三維造型軟件Pro-E對減速器的各個組成零件進行三維實體造型并進行裝配,實現所設計的減速器在投產前的裝配檢驗。通過實體造型和裝配,檢驗并修正設計計算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使其布局更合理,使產品的設計更貼近生產實際,并能直接生成二維圖紙,為我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通過這次設計,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鞏固了一些原來遺忘、疏忽的知識點;原來不理解、沒掌握好的問題,也通過翻閱資料、請教老師,把它們都解決了。由于Pro/E是我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在造型中遇到了許多難題。通過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同學,我都一一解決了。通過本次畢業設計,我體會到了團隊的精神的重要性。同時,我也發現自己在本科階段幾年的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足,尤其是專業知識的應用方面,不能在實踐中很好的運用。通過這次畢業設計,使自己有了一種新的感受和認識,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將發揮的更好。
由于本人未在生產實際中真正切切的接觸過減速器及其零部件的設計生產,因此有些數據只是根據查閱資料獲得,離實際應用可能有些出入。
致 謝
在這半學期的畢業設計過程中,我遇到了好多困難。在此,我首先要感老師,正是由于他的指導和幫助我才能順利完成本次畢業設計。老師治學嚴謹、知識淵博。在設計的過程中,老師經常抽出時間和我們一起討論設計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和要求。我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他也會盡快的幫我們解決。
其次要感謝系領導給我們畢業設計提供一個良好的設計環境,便于我們順利的完成畢業設計.
最后要感謝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們,他們為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信息,幫我解決了很多難題,并且給了我很多的鼓勵,衷心的感謝你們!
參 考 文 獻
1 吳彥農,康志軍. Solidworks2003實踐教程. 淮陰:淮陰工學院, 2003
2 孫江宏,段大高. 中文版Pro/Engineer2001入門與實例應用.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
3 徐錦康. 機械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4 葛常清. 機械制圖(第二版). 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0
5 譚浩強. C程序設計(第二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6 徐士良. C程序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7 劉鴻之. C程序設計題解與上機指導(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呂廣庶,張遠明.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張彥華. 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5
10 周昌治,楊忠鑒,趙之淵,陳廣凌. 機械制造工藝學.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9
11 曲寶章,黃廣燁. 機械加工工藝基礎.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12 張福潤,徐鴻本,劉延林.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第二版).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13 寧汝新,趙汝嘉. CAD/CAM技術.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4 蔡漢明,陳清奎. CAD/CAM建設.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5 司徒忠,李 璨. 機械工程專業英語.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16 任金泉.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17 甘永力. 幾何量公差與檢測. 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