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卷翻轉運輸機設計
41頁 12000字數+論文說明書+9張CAD圖紙【詳情如下】
導向桿.dwg
接頭1.dwg
接頭2.dwg
液壓原理圖.dwg
液壓系統.dwg
車輪組1.dwg
車輪組2.dwg
鋼卷翻轉運輸機設計論文.doc
鋼卷運輸車裝配圖.dwg
鏈輪.dwg
鋼卷翻轉運輸機設計
摘要
在冶金機械領域礦山生產當中,運輸小車用途廣泛,各種類型的小車名目眾多,按不同用途可分為運卷小車,過跨小車,換輥小車,軋輥小車等等。按驅動的動力源又可分電機拖動,液壓油缸帶動,總體是把設備或成品從一個地方轉移至另一處,本次設計的鋼卷運輸小車它的驅動是由電機來完成的,其大體組成主要由鋼卷翻轉機架總成,鋼卷翻轉機的行走機構,頂升裝置,翻轉機構、液壓總成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通過設計,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力學,機械設計,機械制圖的有關知識,電工技術,電氣控制技術,檢測技術,液壓傳動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一設計過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并加深對機電系統的了解 ,并接受基本的機械設計訓練和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的訓練,了解和學會一些新型電控裝置的使用。
本設計中的鋼卷翻轉機是一種非標準化機械設備,該設計采用了機,電液,聯合操作控制系統,在外觀設計及技術性能上有其簡捷獨特的一面,它整體布局合理,互換性強具有良好的結構剛性和穩定性,對我們所學專業是一個很好的運用實列。
在整個的設計過程中,用到了以前學過的機械制圖、CAD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原理、液壓傳動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在以前未必掌握的很好,在這個設計的過程中,經過反復的運用,很好的加深了對它們的理解。
關鍵詞:運輸裝置 液壓傳動 頂升裝置 ,翻轉裝置
Abstract
In the area of mines production of metallurgical machinery, the transport vehicle is widely used. And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Transporter. Those can be divided into transportation volume car, roll change car, etc. according to its different uses car.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Motor Drive, Hydraulic jack drive according to its drive source. The whole function of Coil Transfer Car is for transporting . This design of the Coil Transfer Car is driven by the motor and is made up of the the main frame by the coil assembly, coil cars running bodies, jacking device, assembly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Coil car is is a non-standard mechanical device, this design of the Coil Transfer Car uses a machine and electro-hydraulic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 And its design and technical properties is unique . It has a reasonable overall arrangement,and good interchangeability and stability . It is a very good instance for our major .
During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i used the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drawing, CAD drawing, mechanical design, mechanical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 on .During this process, I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related knowledge .
Keywords: transport vehicle 、hydraulic jacking device 、Lifting device
目錄
摘要 1
Abstract 2
目錄 2
1 概述 1
2 該設計中整體的方案及工作原理 1
3 機械系統的設計 3
3.1 鋼卷翻轉機車架總成結構設計 3
3.1.1 鋼卷翻轉機總體結構: 3
3.1.2 傳動裝置的結構: 3
3.1.3 鋼卷翻轉機車輪組安裝結構 3
3.2 鋼卷翻轉機行走機構的設計 4
3.2.1參考數據 4
3.3 選擇電動機 4
3.3.1 類型的選擇 4
3.3.2功率的確定 5
3.3.3工作機的阻力 5
3.3.4電動機的轉速的確定 6
3.4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參數和動力參數 6
3.4.1 計算總傳動比i 6
3.4.2各軸的轉速 6
3.4.3 各軸的功率 6
3.4.4各軸的轉距 7
3.4.5鏈輪、鏈條的選取校核 7
3.4.6 軸承的選取校核 8
3.5軸的設計與校核 9
3.5.1軸的設計 9
3.4.2 軸的強度校核 9
4液壓總成的設計 13
4.1.工況要求 13
4.2動力和運動參數 13
4.2.1頂升截荇 13
4.2.2 速度 13
4.2.3 工作行程 14
4.3工況分析 14
4.3.1頂升油缸分析 14
4.3.2計算液壓缸尺寸及工況 14
4.4液壓缸主要尺寸確定 16
4.4.1頂升油缸壁厚及外徑計算 16
4.4.2工作行程確定 17
4.4.3缸蓋厚度得確定 17
4.4.4最小導向長度得確定 18
4.4.5缸體長度得確定 19
4.4.6缸體與缸蓋得連接形式 19
4.4.7活塞桿與活塞連接結構 19
4.4.8活塞桿導向部分的結構 19
4.4.9密封圖選用 19
4.4.10液壓缸的緩沖裝置 19
4.4.11 液壓缸的安裝連接結構 20
4.4.12進出油口形式及大小確定 20
4.4.13桿用雙耳環安裝尺寸 20
4.4.14液壓缸主要零件材料和技術要求 20
5 擬定液壓系統原理圖 23
5.1調速方式的選擇 23
5.2液壓缸動作回路的選擇 23
5.3確定供油方式 23
5.4液壓系統的組合 23
6 選擇液壓元件 25
6.1 確定泵的Pp Pn和規 25
6.1.1 泵的工作壓為確定 25
6.1.2泵的流量確定 25
6.1.3選擇液壓泵的規格 25
6.1.4泵電機的選定 26
6.2液壓閥的選擇 26
6.3定管道尺寸 27
6.4定油箱容量 28
7液壓系統的驗算 29
7.1壓力損失驗算: 29
7.1.1頂升油缸上升是油路壓力損失 29
7.1.2頂升時回油路得壓力損失: 30
7.1.3變量泵出口處的壓力Pp為: 30
7.1.4液壓系統的發熱與溫升驗算: 31
7.1.5有效功率: 31
7.1.6系統的發熱功率: 31
7.1.7散熱面積A 31
7.1.7油液溫升△t 32
8 總結 33
致 謝 34
參考文獻 35
鋼卷翻轉運輸機的設計
前言 在冶金機械領域礦山生產當中,運輸小車用途廣泛,各種類型的小車名目眾多,按不同用途可分為運卷小車,過跨小車,換輥小車,軋輥小車等等。按驅動的動力源又可分電機拖動,液壓油缸帶動,總體是把設備或成品從一個地方轉移至另一處,本次設計的鋼卷運輸小車它的驅動是由電機來完成的,其大體組成主要由鋼卷翻轉機架總成,鋼卷翻轉機的行走機構,頂升裝置,電纜坦克鏈,液壓總成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通過設計,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力學,機械設計,機械制圖的有關知識,電工技術,電氣控制技術,檢測技術,液壓傳動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一設計過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并加深對機電系統的了解 。
1 概述
熱軋廠生產的鋼卷,鋼卷從加熱爐到卷取區再到運輸鏈需120S,原來是由一條運輸鏈進行鋼卷的運輸,自從主軋線的設備經過技術改造以后,生產能力大幅地提高了,該條運輸鏈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運輸的需要,因此又增添了一條平行的運輸鏈,本設計中的鋼卷小車是熱軋廠卷取作業區為了適應高效,快節奏的生產需要,把成品鋼卷從S鏈運輸轉送到T鏈上的一種過渡小車,實現兩條運輸鏈的橫向連接。
鋼卷翻轉運輸機是一種機械化設備,該設計采用了機,電液,聯合操作控制系統,在外觀設計及技術性能上有其簡捷獨特的一面,它整體布局合理,結構緊湊,配套性好,互換性強具有良好的結構剛性和穩定性,操作人員在控制室里就可以方便操作。
2 該設計中整體的方案及工作原理
該設計中的鋼卷小車是一臺集機械,電氣,液壓聯合控制操縱的半自動化設備,以電力為動力源,變頻無級調速,傳感器監測安全預報,平穩安全可靠。在我廠卷取作業區,鋼板經過軋制后成鋼卷需運送到精整作業線,原來輸送鋼卷的一條S鏈承當著所有鋼卷的運輸,由于主軋線主體設備的改造,生產能力大幅地提高,而且該條運輸鏈比較成舊,設備老化,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因此需在S鏈平行的一側再增加一條運輸鏈,分擔其中一部分鋼卷和作備用鏈。但是由于現場條件的限制,兩條運輸鏈高低落差約5米,平行間距約14米,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一條鋼卷運輸小車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本設計主要組成有鋼卷翻轉機架總成,鋼卷翻轉機的行走機構,頂升裝置,電纜坦克鏈,液壓總成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鋼卷翻轉機的行走總成安裝在由鋼板組焊而成的鋼卷翻轉機架總成上,頂升總成裝在鋼卷翻轉機底面平臺之上,電纜坦克鏈用螺栓與鋼卷翻轉機的右側面向連接,隨車行走而卷曲。液壓總成則固定在鋼卷翻轉機架下半部的側面。操作人員在控制室里操作手柄,通過電氣信號操作鋼卷翻轉機的行走及頂升。而豎直的液壓缸及頂升立柱的四個側面有滑軌及其直線軸承導套副。該車的運行是由蝸輪蝸桿驅動機構來傳動,使鋼卷翻轉機在水平的軌道上左右行走,從而達到所設計的目的。
整車的工作原理:在所設計的鋼卷翻轉機中,主要的運動是行走機構的水平運動和液壓缸的豎直運動。行走機構應用交流電機驅動,宜采用變頻調速。液壓缸的上升和下降運動,可以采用節流調速的方式。
鋼卷由前方的翻卷機翻到鋼卷翻轉機的頂升托架弧面上,操作換向手柄,使豎直的油缸伸出,托舉鋼卷達到一定的位置,操作鋼卷翻轉機的移動開關,使鋼卷翻轉機在軌道上水平移動到目的地,然后操作換向按鈕,使油缸緩慢下降,此時鋼卷落到“V”支撐位置上,鋼卷翻轉機頂升立柱下落到最下位,操作鋼卷翻轉機移動按鈕,退出。
8 總結
本設計中的鋼卷翻轉機是一種非標準化機械設備,該設計采用了機,電液,聯合操作控制系統,對我們所學專業是一個很好的運用實。
在整個的設計過程中,用到了以前學過的機械制圖、CAD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原理、液壓傳動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在以前未必掌握的很好,在這個設計的過程中,經過反復的運用,很好的加深了對它們的理解,是一個很好的溫故知新的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的完成一個整體機電裝置的設計,在實際生活當中加以應用,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我感覺一個畢業設計下來,在自己的頭腦中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設計過程認識,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確實加強了機械設計和液壓系統設計的系統訓練。設計的過程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必須考慮到在設計這一步的過程中,將會對下一步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盡管說在設計的過程中,自己盡了能力去考慮的全面,但還是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有待去改進。最后感謝我的指導導師陸洪波,以及在我的設計過程中給與幫助和支持的老師同學們,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把所學的知識同自己的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自己,豐富自己,為自己的學習生涯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致 謝
經過一學期的忙碌和工作,本次畢業設計已經接近尾聲。作為一個本科生的畢業設計,由于經驗的匱乏,難免有許多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沒有導師的督促指導,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學們的支持,想要完成這個設計是很困難的。
在這里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XXX老師X老師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畢業設計的每個階段,從開展工作到查閱資料,設計草案的確定和修改,中期檢查,后期詳細設計,裝配草圖等過程中都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
其次要感謝我的同學,他們在我進行畢業設計過程中,給予了無私的幫助和指導。
最后感謝我的母校四年來對我的大力栽培。
參考文獻
[1] 鄒家祥.軋鋼機械.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
[2] 徐灝.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 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盧秉恒主編.機械設計制造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第二版
[5]邱宣懷主編.機械設計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6] 徐灝. 機械設計手冊(第一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
[7] 羅振才. 煉鋼機械(第二版)[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9
[8] 鞏云鵬、田萬祿、黃秋波.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
[9] 孫家驥. 礦冶機械維修工程學[M]. 北京: 冶金工業出版社,1994
[10] 張世昌、李旦、高航.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 甘 銳,胡英英.液壓升降機設計論述.液壓與氣動,2003,(7).
[12] 王萬永. 國外升降臺[J]. 起重運輸機械, 1986, (12) . 2001,(4)
[13]新編液壓工程手冊.上 雷天覺主編;楊爾莊, 李壽剛副主編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14] 孫寶鈞主編.機械設計基礎(第二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5
[15]胡家秀主編.簡明機械零件設計實用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10
[16]楊培元、朱福元.液壓系統設計間明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2
[17]袁承訓主編.液壓與氣壓傳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7
[18] MI Zhen-li,TANG Di,High Strength and High Plasticity TWIPSteel for Modern Vehicle[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21(4): 451-455
[19] Lamberterie B. Recent Evolution and Trends in the Steel Rolling Industry[A].Steel Rolling 2006 9thn International & 4th European Conferences[C], 2006
[20] Auxiliary feeder for a wire coiler V. E. Belenkov Metallurgist, Volume 20, Number 6 / 1976年6月